生死搶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我會不會傻掉?會不會失憶?”2月27日,31歲的彭女士剛剛清醒過來的時候,對過去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有點不敢確定。此時身邊沒有熟悉的親人,只有穿得如同大白一樣的醫護人員。她好奇地滴溜著眼睛,看著這陌生又魔幻的一切。一直護理她的中山市人民醫院內科監護室護士李斌樂了,“你比我還精,怎麼會傻!”

這一個多月,不僅她,甚至我市一眾參與救治專家和醫生,面對如此兇險多變的病例,也覺得超出了自己的經驗範圍。

“太難了!病人還沒崩潰,醫生卻要先崩潰了。”

“驚心動魄,現在回想起來搶救的時候仍然後怕。”

“整個過程,好像打仗那麼緊張。”

ICU、ECMO、產科、心臟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呼吸科、耳鼻喉科、超聲科、中醫、心理……眾多來自全市各大醫院的科室精英匯聚奔來。上呼吸機、上ECMO、24小時終端監控,兩三天一次搶救,他們與死神撥河,終於將她搶了回來。

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彭女士渡過的43天,絕不誇張。作為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她靠ECMO支撐21天,並最終成功撤機,成為全省首例ECMO撤機成功的危重症患者。

3月14日,彭女士終於轉出ICU病房,曬到了久違的陽光。護士們告訴她,現在全中山的市民都很關心她的康復:“你現在已經成為網紅了。”坐在陽光下的她才感覺自己回到了現實世界,也重新拉開了記憶的閘門,回到43天前與死神的初次相遇。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3月14日,彭女士在與死神搏鬥43天后,第一次曬太陽。 黃藝傑 攝

1

緊急遭遇戰,半小時內組團開戰

“心率170次/分,血壓下降,出現感染性休克。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她的生命可能就停止在那一天了。”講起2月1日那場遭遇戰,小欖人民醫院院長何淑明還記得當時的指標參數。

當日,咽痛、發熱且已孕晚期的彭女士來欖院就診,高度疑似新冠肺炎。市醫療救治專家組會診後建議轉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就在等待運轉期間,她的病情突然急劇惡化。

中山新冠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高文軍立即判斷,這個病人是一個危重症,指示要求停止轉運,就地搶救。當天中午,中山市人民醫院ICU主任李建偉、博愛醫院產科主任甘玉傑、兒科主任賴春華接到市衛健局通知,也奔赴小欖現場支援搶救。欖醫半小時內組建了超過30人的專家團隊,院內ICU主任池銳彬帶領搶救。

當晚8時,病人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確診為危重型新冠肺炎。此時,市二院發熱門診醫生任仲強、護士廖威龍與負壓救護車已急馳而來,隨時待命接走彭女士。等到他們將彭女士接回二院,已是2月2日凌晨一點多。回來時,兩人已是全身溼透,累到癱軟。

第 6 天

煎熬苦候時機 開啟救命神器

在負壓救護車另一頭等待接力的是一群重症科醫生。早在1月27日起,他們就已時刻等待著投入與死神的搏鬥。

市衛健局從市人民醫院、中醫院、博愛醫院、小欖醫院以及古鎮、東鳳、火炬開發區、東昇、西區等鎮區醫院的ICU抽調了共13名骨幹醫生,組成新冠肺炎的重症組,由市人民醫院ICU主任李建偉任組長。二院作為協調單位,共同負責該病人的救治。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在市二院參與救治工作的各大醫院骨幹精英。黃藝傑 攝

彭女士出現的症狀,每一個都足以讓生命止步。新冠肺炎(危重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多臟器功能不全、剖宮產術後、敗血症,現在都集於一人之身。氧療、機械通氣,幾天的救治後她仍嚴重低氧血癥。是時候啟用號稱為“救命神器”的ECMO(即人工肺)了。

其實這幾天裡,市人民醫院的ECMO團隊也一直在等待中煎熬,遲遲未能下場一搏的原因,在於上機需要一定的指標時機。能不能上?應不應上?什麼時候上?團隊一直在密切關注和評估,等待介入的“一線生機”。

2月6日,各項指標達到上機需求。市人民醫院副院長、ECMO研究室主任李斌飛率ECMO團隊為彭女士裝上了人工肺。也是從那天起,ECMO團隊、重症組醫生,一天24小時,十幾名醫護人員開始為彭女士的生命值守,一刻不敢鬆懈。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進入隔離病房要頻繁穿防護服、每個團隊監控指標不同,為減少對病人的干擾,病房裡加裝了探頭,連接每位醫生的手機,大家可隨時查看各項參數和病房情況,“直播”討論病情。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市人民醫院ECMO團隊專家李斌飛在指導搶救。市人民醫院供圖

第 19 天

上一分鐘沒事,下一分鐘搶救

監控探頭不僅24小時觀察病人,它同時還24小時“折磨”著醫生們。他們不管值不值班,那是上班看、下班看,睡覺前都要點開手機看一下各種參數才能安心,甚至半夜醒來也要看一下。

19日那天,凌晨兩點多才回到住處的李斌飛,又習慣點開監控看了一眼。“不對勁!血氧掉了兩次。這時群裡也有人發現了,值班醫生馬上進入病房檢查,立即開始心肺復甦搶救。”團隊各位醫生都奔跑而至。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位於市二院的ICU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在忙碌中。市人民醫院供圖

“心內、呼吸、耳鼻喉、超聲,一波波的醫生還有護士,各科室都進去協同搶救。還有需要的各種儀器也在緊急調過來。”從半夜三點,一直搶救到上午近十點,十多個醫護人員,才算把人從死神手裡搶救過來。

類似這樣的搶救,重症救治組組長李建偉說,幾乎是兩三天一次。有時前一分鐘看著還好好的指標,下一分鐘就會突然變化,有著17年ICU經驗的他都不禁感嘆,太折磨人。

“太難了!難在沒有經驗、文獻,全靠摸索。這個病人,每天一個方案。後來,每天都只能調整一個方向,變動太大了。過程幾乎容不得你犯半點錯。太難了。醫生們都快崩潰了。”

第 27 天

死亡病例的“心”發現

在國家、省的醫療系統內,各種新冠肺炎的死亡病例討論已在展開,許多病例與彭女士的發展方向相似。死神越逼越緊,醫生們的眉頭也越來越緊。每一次都靠搶救奪回幾天的喘歇,不是長遠之計。每日病情研判中,省、市的專家們在爭論中尋找著新的生路。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市二院ICU隔離病房。 市人民醫院供圖

市新冠肺炎危重症生命支持專家組組長、市人民醫院院長袁勇作為心臟方面的專家,就注意到了一些死亡病例中,病人右心明顯增大的現象。“用人工肺後,右心變大,血去不到左心,最後心衰而死。救命神器只能是延續,不能長期用,還是要靠其自身的肺恢復。我們不能走這條路子。”

每一種新嘗試都有風險,但中山的團體勇於擔當,敢先嚐試,而不是讓病人坐以待斃。專家團隊決定嘗試著減少人工肺的流量以降低右心的壓力,並讓病人間斷清醒,抽出痰液,增加通氣量。這個方案理論上可行,但需實踐印證,大夥做好了預案,準備不行就再退回來。人工肺的流量每隔一小時,就往下調一丁點。醫生們就在守在外面,緊盯著變化。

袁勇說,當天他從上午11點多,就坐在外面看著,調,一直到晚上六點多。“精雕細刻,是一點點調整出來的。”這個嘗試效果越來越好,讓已近乎絕望的醫生們終於看到了希望。經過不斷的調整,2月27日,已靠人工肺支持21天的彭女士成功撤機,成為全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ECMO撤機成功患者。

第 42 天

鍾南山說她可以轉出ICU了

成功撤離人工肺後,呼吸機繼續工作了十天。這十天裡,醫生們緊懸的心是一半興奮、一半緊張。這相當於原先有人扶著走路,沒人扶了,倒了怎麼辦?他們甚至做好了再次上機搶救的準備。很快傳來彭女士的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結果轉陰的消息。穩定一段時間後,3月8日,她身上的呼吸機也順利撤離。11日拔除氣切套管,轉為氧療。病人終於脫離生命危險進入康復治療。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轉入普通隔離病房後,彭女士正在吃香蕉。黃藝傑 攝

3月13日上午,鍾南山院士與省專家通過遠程系統對中山的兩例危重症患者會診。在詳細查看了彭女士當天的各項指標後,他表示這給中山市、全國都積累了很好的經驗,病人應該可以離開ICU。“對這些病人的治療,要像繡花一樣,精雕細琢,每個細節都要做好。這個工作,中山市還是做得非常好,最關鍵的是你們自己的團隊很爭氣,做得非常出色。祝賀你們。”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醫護人員將漫畫家小林老師的畫送給彭女士。 市二院供圖

與死神搏鬥的這43天,鍾南山與省專家一直對中山這例危重症案例非常關心,省裡還派了專家到中山市二院來參與搶救。李建偉說,這期間鍾南山曾三次對彭女士進行遠程會診,還親自打過電話來了解病情。“他還跟我們說,這個患者太年輕了,請一定要把她救回來。鍾院士的話給了我們巨大的鼓勵和信心。”

在轉出ICU前的一天,彭女士坐在床上,請醫護人員幫她錄製了一小段視頻:“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鍾南山院士,感謝全體醫護人員。”

3月14日上午11時,她轉移至普通隔離病房,繼續進行康復治療。在護士的攙扶下,她自己慢慢走到窗邊坐下,見到了久違的陽光。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中山日報記者通過對講機和彭女士對話。彭女士說,她會努力加油的。 黃藝傑 攝

43天時間軸

2月1日

彭女士到小欖人民醫院就診。因病情急劇惡化,在醫院立即實施剖腹產終止妊娠。當晚,其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隨後轉運到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隔離治療。

2月2日

小欖人民醫院檢驗科通知,患者血培養有細菌生長,考慮合併敗血症。

2月6日

患者開始上人工膜肺氧合器(ECMO)治療,上機後生命體徵穩定。

2月19日

一名恢復期患者捐獻的300ml血漿注射入彭女士體內。

2月27日

彭女士脫離ECMO,成為全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ECMO撤機成功患者。

3月8日

彭女士成功脫離呼吸機,不再需要呼吸機輔助呼吸。

3月13日

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彭女士進行遠程會診。

3月14日

上午11時,彭女士從ICU隔離病房,轉入普通隔離病房。

生死抢救!中山首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43天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記者 陳慧 謝瓊 通訊員 林茹珠 尹丹 盧鑫瑜

◆圖/黃藝傑 部分由市人民醫院、市二院提供

◆視頻統籌/謝瓊 陳慧

◆視頻字體設計、海報設計/蔡文強

◆視頻旁白/張房耿

◆視頻攝製/黃藝傑

◆二審:張鵬

◆三審:魏禮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