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三連熔斷 中國或成避險目標市場

美國東部時間3月16日早上,美股大幅低開,道指跌9.78%,納指跌6.12%,標普500指數跌7.47%,觸發本月第三次熔斷,美股暫停交易15分鐘。

“兩週內美股三次熔斷,國際市場的恐慌情緒已經發酵到極點。”3月16日晚,在香港一家外資銀行從事資產配置業務的梁珊珊(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從3月9日夜間美股第一次熔斷開始,她幾乎每天通宵加班。“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市場相對獨立的走勢,會吸引投行在資產配置時重新配比。”

數據顯示,最早處理疫情的中國市場,或成為世界資本避險的高地。

據港交所披露易信息,3月10日,摩根大通一天內大幅增持15家中國公司,包括郵儲銀行、中海油田、中石化煉化工程等,對中國平安的加倉幅度更是高達21億港元。

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3月9日數據表明,今年2月,海外投資者在國內債券市場交易規模達5999億元,同比大增161%。其中,境外投資者買入債券3635億元,賣出債券2364億元;淨買入1271億元,淨買入環比攀升134%。截至2月末,境外機構持有中國債券總規模達1.95萬億元,同比增29.03%。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國內經濟處於整體修復期,政策也在搶時間加快復工復產,“如疫情進一步蔓延,中國仍可能在經濟上面臨衝擊。”

股市黃金原油齊跌

“原本以為只是‘黑色星期一’,結果是‘黑色一星期’。”梁珊珊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自嘲道,自己入行5年,第一次在市場波動面前感到無所適從。

事實上,此前面對美股一週兩次熔斷,股神巴菲特已經感慨“沒見過”。而在過去一週,不僅美股遭遇兩次熔斷,全球13國股市也先後經歷熔斷。據統計,自2月19日以來,全球股市總市值累計蒸發超過100萬億元人民幣。

wind數據庫顯示,以全球可統計的128只股票指數來看,截至3月12日夜間,僅6只股票上漲;跌幅超過20%的“牛熊分界線”指數則有48只。

資本市場跳水的同時,國際油價在過去一週創下23%的跌幅,為近12年來最大。老牌避險資產黃金也進入暴跌資產名單:自3月9日美股觸發熔斷以來,金價連續5日下跌。3月13日夜間,COMEX黃金約報1592美元/盎司,較3月9日下調超過112美元。3月16日,全球金價仍在窄幅爭持。

“黃金價格與流動性關係緊密。恐慌情緒下,金融機構為維持流動性,將按一定次序拋售資產。”3月15日,珠三角某國有四大行地區負責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在銀行流動性紅線下,面對資產價格下跌,拋售資產不可避免。“先是股票,其次是信用債,之後是黃金等,各類資產概莫能外。”

A股迎“慢牛、長牛”

危中尋機,中國資本市場迎來難得機遇。

“對全球資產來說,重新劃分陣營的拐點已經出現。過去的優質資產現在可能成為風險資產,而中國被貼上‘風險資產’標籤的歷史將成過去時。”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在大的經濟體中,中國絕對利率相對較高,十年期的國債利率明顯高於其他國家;A股估值也處於全球股市窪地—加上中國經濟和企業仍具高成長性,這對全球資產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從估值看,美股整體在經歷10年的“長牛”後,正處歷史高位,而A股市場估值明顯較低:據國泰君安公佈研報顯示,經歷“黑色一星期”後,當前美股動態市盈率位於過去10年之中的85%分位水平;暴跌之前,這一數據接近歷史高點。反觀A股,經歷2015年以來持續的估值調整後,當前動態PE位於過去10年中的58%分位水平。

“考慮A股慢牛、長牛行情已形成,市場熱點活躍,增量資金源源不斷入市。市場大跌產生的震盪,給價值投資者提供了低位抄底機會。”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時代週報記者指出,美股目前處10年擴張週期頂部,A股則在10年週期底部。

從經濟基本面角度來看,國內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開始消退:根據工信部3月2日公佈數據,中國近半數省份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90%,中小企業復工比例超過45%;截至3月9日,六大發電集團的日均耗煤量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80.6%的水平。

人民幣初顯避險色彩

“當前國際市場風雲變幻,中國可能是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3月13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表示。

“人民幣初顯避險色彩,主要有兩方面因素構成。”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一是我國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顯著,復工復產統籌得當,確保經濟正常運行,提振了市場信心;二是中國國債納入國際主流指數,表明外資仍看好中國資本市場。此外,中美之間150多個基點的利差也吸引資金流入,加固了匯率“緩衝墊”。

“但要注意,目前市場對於人民幣資產的配置,更多是基於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顯著利差。這也是他們願意把人民幣資產特別是人民幣債券視為當前最核心的避險資產之一的理由。”梁珊珊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某不具名市場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指出,中國市場既沒有像瑞士那樣立足中立國的財富避風港效應,自身貨幣也缺乏世界貨幣級的高流動性。“所謂避險資產,更多是建立在經濟高增長、資產高回報上的。”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下調了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5個百分點至2.4%。

“一旦疫情全球進一步蔓延,拖累全球增長,仍可能對中國產生衝擊。”楊暢對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回顧上一次國際金融危機,受外圍經濟拖累,2009年淨出口對中國GDP增速的拖累高達3.9個百分點。如果今年全年GDP增速目標在5.5%―6%之間,意味著投資與消費對GDP同比增速的拉動,要達到9.4―9.9個百分點,“如果一季度僅能實現4%―5%的增速,那2―4季度的壓力會明顯放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