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前段時間看了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裡的喵喵和亮亮。

他們一見鍾情,愛得死去活來,非彼此不可。可激情過後呢?亮亮還是那個跟前任糾纏不清、夜不歸宿的男人。

而那個原本明媚的喵喵,卻因為太愛而越發敏感,亮亮一次又一次地觸碰底線,喵喵從懷疑到無理取鬧,再到精神崩潰。

最後他們大吵大鬧,不歡而散。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有人說,你愛一個人的樣子真醜。其實應該是,你愛一個不愛你的人的樣子真的很醜。

想起來了曾看到過的一段話:

一雙鞋,剛買的時候蹭上一點灰都要蹲下來擦乾淨,穿久之後即使被人踩一腳可能也很少低頭。

人大抵都是如此,不論對物還是對情,最初,你皺一下眉他都心疼,到後來,你掉眼淚他也不太緊張了。

乍見之歡易,久處不厭難!

若愛就好好愛,倘若不愛還請別傷害。


1


馬斯洛說,我們的需求有五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冷暴力的危害不可小覷。法國心理治療師瑪麗-弗朗斯·伊裡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說:“通過精神虐待,一個人真的有可能毀掉另一個人,將之稱為‘精神控制’也不為過。”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伊裡戈揚分析了冷暴力的各種表現形式,首先是跟對方說話時語焉不詳。“施虐者面對直接提問只會閃避。他一語不發,讓你以為那意味著智慧和修養。於是,你進入一個話不多但言辭閃爍、讓人覺得不安的世界。施虐者每每以退為進,從不直截了當。

他總是聳肩或嘆息,受虐者忍不住要問:我哪裡得罪了他?他為什麼討厭我?因為他什麼也沒說,所以任何事都可能是他不滿的原因。”

冷戰等於默默地把過錯加諸對方。拒絕對話,等於不直接明講卻在表示“我對你沒有興趣”,甚至“我眼中根本就沒有你這個人”。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你生氣了嗎?”

“沒”

“今天怎麼樣?”

“還可以”

“你想吃什麼呀?”

“隨便”

在感情中,最孤獨的感覺莫過於被喜歡的人冷落,對方不理會、不溝通還標榜著不生氣的樣子,真的殺傷力滿分。

張愛玲的那一句——在你面前我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我的心裡是喜歡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曾被無數人奉為愛情的至理名言。

可恕我直言,就算再喜歡,塵埃裡也開不出花。

因為綜藝《女兒們的戀愛》熱播,鄭爽和男友張恆又成了微博熱搜的常客。

但大概是相愛容易,相處太難吧!

當“鄭爽哄男友”刷上熱搜,我沒有看到想當然的秀恩愛,滿眼都是冷暴力的殘忍。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鄭爽和張恆,在一起之後也開起了“夫妻店”,兩人合夥創立了一個服裝品牌。

所以,“審美差異”對他們而言,不單單是男女有別那麼簡單,因工作需要好好溝通和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張恆的冷暴力不僅出現在感情上,更是蔓延到了工作上。

兩人為自己的品牌看樣衣,經過試穿後,鄭爽覺得都沒過關,還需要精進。說實話,對自己的品牌要求高、把控嚴,無論是從自身還是消費者的角度看,都不失為一件好事。

可張恆又不高興了。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他先是嘆氣不吱聲,緊接著表情凝固,臉就板起來了。鄭爽弱弱地詢問他的意見,可張恆呢?抱著手臂站在一旁,都沒正眼看她,不願理睬。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最後沒有一件滿意,張恆沒有溝通,也不打算商量改進方法,直接留下鄭爽一個人跑了出去。

等等,這樣的橋段,一般跑出去的不都是影視劇裡哭哭啼啼的女主嗎?

在之後的採訪裡,張恆也提到,他不爽的點是,這些衣服一個月前都和鄭爽對過,現在忽然變卦了,所以有情緒。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可倘若是這樣,為什麼不選擇直接溝通,畢竟是工作,難道正經職場上,方案被老闆否決,想的不是怎麼解決,而是冷戰嗎?

90年的張恆絕不是菜鳥一個了吧,可一出問題,就情緒爆發,全程黑臉,怎麼看都透著點幼稚和作。

感受到了男友的負面情緒後,鄭爽也不是不管不顧,相反,她小心翼翼地嘗試哄他開心。

電梯裡,鄭爽主動開口緩解尷尬,而張恆只是解釋道“自己有點累了”;


上車後,鄭爽又主動牽手試圖安撫男友的情緒,可張恆不為所動看向窗外;


未得到任何回應的鄭爽並沒有就此放棄,她還是努力溝通,可張恆還是拒絕了。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她說“心情不好是不是因為我呀”,他回答“沒有,有點累”;

她說“讓你承擔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他回答“跟衣服沒有關係”;

她說“那是我的問題和我的做事方式,對不對”,他沉默;

幾次溝通未果她都哭了,可他還是一言不發。

除了否認,就是長久的沉默,狹小的空間裡氣憤尷尬到極點。

沉默沉默沉默,難道沉默是你今晚的康橋嗎?

不由地,就想起了張恆出了名的那句跳,不聊了。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這樣的“恆式冷漠”當真就跟黃曉明的“明言明語”異曲同工,一樣自私,一樣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大到無法自拔。

看著捂臉哭泣的小爽,爽爸氣到摔筆,真的無法理解,有什麼話不能攤開了說?


2


伴侶間的溝通不暢和該不該分手其實是程度不同的問題,而現實中很多感性的女性往往容易“使錯勁兒”,溝通時總是用力過猛,分手又分得太過輕易。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蔡少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十分受用:“真的要站在對方的角度,多想一想,也不要太期待人家給你的反應。

在選擇通過分手解決問題之前,你應該知道,關於溝通的這三個“潛規則”。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有效溝通的潛規則之一:

允許對方暫時沉默

很多人在與沉默型伴侶發生衝突時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情形:你越是哭天搶地想馬上得到回應,他越是冷眼旁觀頑強抵抗——

“我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你能不能稍微吱個聲?!”

“煩不煩啊,你還想讓我說什麼?”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其實不止於兩性關係,在所有人際交往中,溝通這一行為都是講究時機和條件的。

溝通,作為需要另一半參與的“活動”,首要條件是雙方都需要有“願意溝通”的意識,因此對方有沒有心情參與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比如知乎上的女生提到:“吵架永遠是我在說話我在哭,我希望他能在這個時候跟我聊聊他內心的想法,能哄哄我……”

是,迫切希望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並沒有錯,但不能因為覺得自己想溝通的心情是“正義的”,就無視甚至漠視對方不想溝通的心情。

溝通,只有在雙方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彼此時,才會真正開始。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對於常常在兩性關係中扮演更多“要求者”角色的女性而言,你需要在兩個人的溝通又疑似出現了“要求-退縮”的徵兆時,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不要再陷入這種惡性循環的模式之中。

因為當雙方都失去理智,你所謂的溝通,可能已經脫離了溝通的目的,而變成了一場情緒的發洩;而對方看似無動於衷的沉默中,亦充斥著憤怒和恐懼。

因此,允許當下的不溝通、不表達,選擇後退一步,反而是在重建溝通的可能。

張晉在與蔡少芬的相處中,曾習慣第一時間用“對不起”去緩解衝突,結果非但沒解決問題,自己還會覺得更加委屈:“我都說對不起了,你還要我怎樣?”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而脾氣向來火爆的蔡少芬在溝通受挫時,也總是習慣用分手去“要挾”對方。

久而久之兩人都發現:“如果問題還沒有嚴重到那個份上,還不如不說話,其實(暫時)不說話,也是一個很好的處理方式。”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後來蔡少芬受了委屈,會選擇在出差的飛機上給張晉發信息,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我是有些東西做得不太好,但是你的態度,也會讓我受傷。”

而張晉在看到信息後也會表達:“我沒考慮到你的感受,對不起。”

冷靜下來的溝通,不僅讓張晉和蔡少芬更容易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表達歉意與愛意,也讓彼此間的感情在當下的緊張氣氛緩和後變得更加深刻而親密。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有效溝通的潛規則之二:

明確自己的溝通目的

研究兩性關係長達40年的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曾在《愛的博弈》一書中提到:“

我們對未解決的事項的記憶力,要比對已完成和終止的事件的記憶力強約兩倍。

也就是說,伴侶間的溝通如果能夠以雙方達成共識為結局,那這段“互相傷害”的經歷就會被迅速淡忘,成為一塊夯實感情的基石,不再繼續影響兩人關係的後續發展。

反之,如果溝通的過程只是一方純粹的發洩情緒,而另一方急於滅火,想通過沉默或道歉草草了事,那這些積攢下來的矛盾就是讓彼此心生間隙,直到最終走向分手的局面。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曾在《親愛的客棧》中瘋狂撒狗糧秀恩愛的闞清子和紀凌塵就是如此。

儘管兩個人的相處中存在很多分歧,可任何問題,在紀凌塵的親親和撒嬌面前,都可以被往後放;而無論大事小事,闞清子的情緒總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發生爭執往往習慣用“錯了嗎”去拷問對方。

她沒有意識到,我們溝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向對方要一句保證和道歉;而溝通的結果是否算數、是否被執行,則對未來感情的走向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同事說她身邊的一位女性朋友,在與男友產生分歧時,就非常擅長以“達成目的”為導向的溝通方式。

比如,女生曾不遠萬里地出國看望男友,結果到了之後,對方卻沉迷於遊戲遲遲不肯下線,而被“晾在一邊”的女生更是滿肚子委屈。

換作其他人,可能早按捺不住一肚子火氣,開始埋怨和哭訴對方的“不領情”。

但這位女性朋友卻沒有這樣做,她躺在床上,左右思量了一會兒,拉起凳子就坐在男友旁邊陪他一起打遊戲,男生滿眼詫異說:“你怎麼不去休息?”

女生說:“我們難得有一起相處的時間,我想陪著你。”

男生聽罷,心裡又感動又自責,決定陪著女生一起;而這位女性朋友,就這樣不動聲色地達成了自己的“想要男朋友陪伴”的目的。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其實伴侶間的有效溝通,往往要依仗這種“懂換位,能共情”的表達方式,而好的表達方式,一定來自於對溝通目的的明確判斷。

所以,有效溝通的第二個“潛規則”,是要知道自己的核心需求,並保證一定的溝通效果,以防止自己放出去的話變成“空響炮”,徒有響聲,沒有價值。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有效溝通的潛規則之三:

理解比共識更重要

親密關係中經常會出現,彼此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可辯駁的真理或常識,而無法達成共識的情況,但只要雙方的分歧合乎情理,彼時理解便比共識重要。

如果既無法達成共識,又無法相互理解,那能給到對方按照自己的軌跡去生活的自由就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三觀一致的前提下,溝通的第三個“潛規則”就是:理解比共識更重要,要允許對方做自己。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記得結婚65年,卻幾乎從未吵過架、紅過臉的日本建築師修一和妻子英子,就曾在《明天也是小春日和》的生活隨筆集中,分享過他們應對分歧的方式。

你可能很難想象,這對相處融洽的老夫妻,首先在飲食習慣上,就完全不一樣。

修一最愛吃的土豆,卻是英子最討厭的食材;修一愛吃傳統日式早餐,英子卻鍾愛西式早餐。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於是,為了讓各自都吃到自己滿意的食物,英子每次都做兩種餐食;

而為了讓丈夫吃的開心,英子更是會花心思,用修一喜歡的食材,變著樣式地為他烹飪美味。

她從不強迫修一去吃他不喜歡的蔬菜,但卻會溫情地說:“我做飯的最大心願,就是聽到他說‘好吃’”。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而修一也從不會勉強英子去改變她的生活方式。

修一做事縝密,喜歡整理,所有東西都要仔細分類,擺放整齊;而英子卻不夠細心,粗心大意,比如有時會忘記關煤氣,忘記關水龍頭……

但修一從不責怪妻子,更不會苛責,而是用留言提醒她——在煤氣爐旁寫著:“正開著煤氣呢,別忘了”、洗衣機旁寫著:“正在洗衣服,別忘了”。

英子從年輕時,就喜歡收藏餐具,儘管已經買了很多,但下次看到喜歡的還是忍不住買買買。而修一不但不阻攔妻子的購物慾,反而會說:買吧。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英子感嘆道:“修一從來沒有干涉過我的自由,現在回想起來,我想做什麼,想買什麼,他都由著我。這,很難得。”

修一和英子,他們都能允許對方做自己,是因為他們都深刻地瞭解自己,也清楚彼此身上都有讓對方不爽的點。

只是那些不爽在愛意麵前,變得無足輕重罷了。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我想溝通的意義,一定是幫助我們在分歧中更加了解對方的需求,也更加認識到自己的侷限,從而儘可能去尋求一種“求同存異”的平衡局面。

當然,如果你在理智溝通、正確表達和充分理解後,對方仍未作出改變,那或許儘快從中抽身,才是更直接有效的應對方式。

最後,不論是作為“需求者”還是“沉默者”,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來之不易的感情,也嘗試著在某些時刻,把“我們”放在“我”之前。

婚戀中的冷暴力:一種“精神控制”

世界上所有的冷暖,都來自於自知。所有的冷暖,都需要通過和他人的溝通來讓他人知道。

如果真的想要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共度一生,那就請把自己的冷與熱去告訴對方。因為兩個人在一起,本質上就是一種連接,如果彼此沒有溝通沒有看見,連接就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