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自公元291年開始,西晉帝國內部就因重臣楊駿被殺而混亂了起來。賈南風、司馬亮、司馬越等人都想要藉助這個混亂的局面奪取最高的統治權。各地的藩王也不甘心自己落於下風,於是紛紛起兵加入到了這場權力爭奪戰中,進而引發了八王之亂,使中原大地重新陷於戰火之中。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西晉重臣楊駿

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繼位稱王,定國號為漢,史稱漢趙。劉淵在開國不久後便向西晉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在前期與晉軍的野戰中幾乎逢戰必勝,殲滅了西晉王朝大部分主力部隊。在隨後的兩次洛陽攻堅戰中,漢軍卻又連連敗陣,只能暫時放棄吞併西晉的計劃。

公元316年,劉曜在攻克洛陽後又率兵攻入長安城(西晉新都)中,俘獲西晉末代皇帝司馬鄴,正式完整了對西晉帝國的征服運動,而這次征服運動也被稱之為永嘉之亂。西晉雖然亡於永嘉之亂當中,但這僅僅是表面現象,實際上內部早已經出現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而西晉帝國早已經被這些不安定因素拖向了崩潰的邊緣。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西晉帝國版圖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統治階級內部鬥爭不斷,拖垮了西晉的國力

毋庸置疑的是,賈南風命楚王司馬瑋誅殺重臣楊駿是八王之亂的導火索。楊駿為楊太后一黨,一直提防賈南風有篡權擅政的舉動出現,於是將禁衛軍的掌控權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賈南風也意識到,想要奪取西晉的最高控制權,就必須對楊駿開戰,否則無法越過禁軍這一道巨大的門檻。公元291年,賈南風操控司馬衷下發了勤王令,命司馬瑋率軍圍攻楊駿。不僅如此,就連楊太后的太后之位也被廢除,自此楊太后、楊駿一派政治勢力被徹底消滅,而這也引發了新的變亂。《資治通鑑·晉紀·世祖武皇帝》

中曾有相關記載:

"及帝即位,賈后不肯以婦道事太后,又欲干預政事,而為太傅駿所抑。殿中中郎渤海孟觀、李肇,皆駿所不禮也,陰構駿,雲將危社稷。黃門董猛,素給事東宮,為寺人監,賈后密使猛與觀、肇謀誅駿,廢太后。又使肇報汝南王亮,使舉兵討駿,亮不可。肇報都督荊州諸軍事楚王瑋,瑋欣然許之,乃求入朝。駿素憚瑋勇銳,欲召之而未敢,因其求朝,遂聽之。二月,癸酉,瑋及都督揚州諸軍事淮南王允來朝。"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皇后賈南風畫像

楊駿雖然死去,但朝政仍然需要有人負責主掌,依靠智商不足的司馬衷是完全不現實的,於是司馬亮登上了西晉的政治舞臺。此時的賈南風並不滿足於當前現狀,而是希望朝政盡出自己之手,於是又操控司馬瑋誅殺了司馬亮。

但僅僅過去了一天,賈南風就過河拆橋,誣陷司馬亮遇害是司馬瑋一手策劃的,將司馬瑋也判處了死刑。自此,賈南風終於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成為了西晉背後的最高控制者。

賈南風一派成員司馬倫的野心也在此時慢慢膨脹了起來,先是借賈南風之手除去了太子,隨後又栽贓給賈南風將其下獄逼死,而司馬倫也成為了新的控制人。

司馬倫德行敗壞,名望不足,在誅殺賈南風之後更是自封為相國,引起了其他司馬氏藩王的不滿。在公元301年時,司馬倫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廢司馬衷帝位,自己改元登基。到了這個時間節點,西晉的政治局勢已經徹底崩壞,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人以討伐叛逆之名起兵進京,誅殺司馬倫,正式掀起了八王之亂的序幕。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篡位稱帝的司馬倫畫像

筆者認為,歷史上經常出現統治階級因爭奪權力而爆發武裝衝突的案例,這種類型的戰爭通常都都會給國家帶來難以磨滅的影響,比如西漢初年時期的七國之亂,就使得西漢的經濟向後倒退了許多。還有南北朝時期發生的侯景之亂,直接使梁國從繁榮走向了衰敗。再比如唐代的安史之亂,更是直接將巔峰時期的唐帝國拉入了深淵。

當然,例外也是有的。比如明代初期的靖難之變,燕王朱棣就通過兵變的方式奪取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但並沒有直接使明帝國走向衰敗,反而走向了繁榮。

但是,八王之亂是徹徹底底擴垮了西晉的國力和氣運,這是毋庸置疑的。在長達十六年的內亂當中,西晉統治者忙於鎮壓平叛,無力發展經濟民生,致使西晉的經濟狀況向後倒退了多年。再加上西晉統治者昏庸無能,無法儘快解決這一可能會毀滅帝國的叛亂,使八王之亂陷入了拉鋸戰中,更是對西晉的國力是一種無休止的消耗,最終西晉走上了亡國之路也算得上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沒有徹底根除南匈奴帶來的威脅

關於這一條原因,實際上不應當責怪任何人,而是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特殊現象。早在西漢初年,封建統治者就開始與匈奴鬥智鬥勇。漢高祖劉邦北伐的失敗宣告西漢帝國初期失去了進攻匈奴人的資本,於是漢廷更改對匈奴的外交政策,以和親的方式恢復了和平狀態。

漢武帝繼位後,西漢帝國已經發展到了巔峰時期,漢武帝藉著這個機會糾集了全國之力向匈奴發起了總攻,併成功逼迫匈奴遠離中原王朝。但是仍有幾支匈奴部落選擇投降於漢廷,並被漢廷允許留在帝國周邊地帶。在隨後的日子裡,漢廷與這些匈奴人形成了良好的友誼。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漢武帝劉徹畫像

到了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中原重新陷入內亂,而這些匈奴人也開始蠢蠢欲動。曹操為平定北方,派遣曹彰北擊匈奴,將被征服的匈奴人重新安置在新的地區居住,同時還將其分成五部,避免這些匈奴人再次對中原構成威脅。《晉書·載記》中曾記載:

"中平中,單于羌渠使子於扶羅將兵助漢,討平黃巾。會羌渠為國人所殺,於扶羅以其眾留漢,自立為單于。屬董卓之亂,寇掠太原、河東,屯於河內。於扶羅死,弟呼廚泉立,以於扶羅子豹為左賢王,即元海之父也。魏武分其眾為五部,以豹為左部帥,其餘部帥皆以劉氏為之。太康中,改置都尉,左部居太原茲氏,右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興,中部居大陵。劉氏雖分居五部,然皆居於晉陽汾澗之濱。"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髮生後,這些不死心的匈奴人再次開始活躍了起來,並在劉淵的領導下逐漸介入到中原事務當中去。在八王之亂給西晉帝國帶來嚴重打擊後,劉淵又雪上加霜,舉全國之力攻向西晉都城洛陽,致使西晉還未從戰亂的負面影響中走出來就直接走向了崩潰和解體。

在筆者看來,劉淵的進攻無疑加快了西晉帝國的滅亡速度,而南匈奴之所以有影響西晉國運的機會,是因為自漢至晉的君王都沒有驅逐南匈奴才留下的安全隱患。南匈奴居住的地區比較靠近中原王朝的腹地,不但能夠第一時間窺探到中原大勢,還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凝結成一股龐大的力量影響中原王朝的歷史走向,所以這也是西晉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南匈奴領袖劉淵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皇帝個人能力不足,無法有效穩固封建統治

西晉僅僅傳國三十七年就走到了盡頭,在這期間一共出現了四位皇帝,分別是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和晉愍帝司馬鄴,我們先從晉武帝司馬炎說起。由於晉愍帝司馬鄴執政時期西晉已經病入膏肓,所以本文不將其納入討論範圍。

司馬炎作為西晉的開國皇帝,自然有著極為優秀的個人能力。當然,不能否認西晉的根基早在司馬懿時期就已經開始逐漸形成了,到了司馬昭時期,更是讓司馬氏成為把握曹魏政權的第一大家族。而且司馬昭還吞併了蜀漢,再次擴寬了曹魏的疆域版圖。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曹魏權臣司馬懿雕像

司馬炎最大的功績便是在司馬昭的基礎上進而吞併了江東吳國,使自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得以終結,三國最終重新一統。但司馬炎在吞併吳國後就沉浸在自己的文治武功中不可自拔,認為自己可以堪比秦皇漢武,進而不過問政事,躲在深宮之中只顧享樂。

公元290年,司馬炎因病去世,因長子司馬軌很早就夭折了,所以在臨死前指認次子司馬衷為新帝。《晉書·帝紀》中曾有相關記載:

"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臨朝,不設樂。詔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賴祖宗遺靈,宰輔忠賢,得以眇身託於群后之上,昧於大道,不明於訓,戰戰兢兢,夕惕若厲。乃者哀迷之際,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猶欲長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號。然日月逾邁,已涉新年,開元易紀,禮之舊章。其改永熙二年為永平元年。'"

晉惠帝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昏庸,實際上這也不能怪他自己,而是因為他本身的智力就存在問題。皇后賈南風為了讓司馬衷繼承皇位,常常以作弊的方式矇蔽司馬炎的考驗,這才導致司馬炎在死前作出瞭如此錯誤的決定。從這封繼位詔書來看,此時的司馬衷似乎頗有雄心,準備開創一番功業。但從他後來的舉措來看,這封詔書應當是下屬官員替他代擬的。同時,在各地藩王看來,司馬衷擁有如此低下的智商還能夠坐擁天下,實在是不公平,所以從這一時期開始,藩王們就漸漸心生反叛之意。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晉惠帝司馬衷畫像

八王之亂過後,司馬熾繼位為帝,但實際上卻與傀儡並無區別。此時西晉的統治權已經落在了司馬越手中,政令也都出自司馬越之手,司馬熾則基本無法干涉。在司馬越攝政的這段時間裡,西晉內部一直進行著激烈的政治鬥爭,再一次削弱了西晉的實力。而此時的皇帝司馬熾卻絲毫沒有辦法除去權臣,只能就這樣眼睜睜看著西晉毀於司馬越之手。

在筆者看來,西晉四代皇帝中的前三代(除司馬鄴)都要為帝國的滅亡承擔很大一部分的責任。縱觀中國古代史,不難發現很少有封建朝代像西晉這般盡出"無能"之輩,和西晉頗為相似的便是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晉主與齊主不同的是,晉主是個人能力不足,而齊主是過於貪圖享樂,最終導致國力日益衰弱走向了滅亡。

從司馬炎攻克吳國開始,就整日處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之中,對於朝政也漠不關心,從這一時期起國家內部的矛盾就開始逐漸顯露出來。到了司馬衷一朝,更是沒有處理好皇帝與宗親之間的關係,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伏筆。而隨後繼位的司馬熾更是不能夠做到政由己出,導致西晉錯過了八王之亂至永嘉之亂中間這段難得的發展時間,最終只能坐等西晉滅亡。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晉武帝司馬炎畫像

西晉為什麼僅僅維持了三十七年的統治就宣告滅亡了?

結語

從司馬炎完成統一的那一日起,西晉帝國的內部就出現了潛在的風險因素,這種風險主要來自於外戚和藩王勢力的膨脹。司馬炎本想著培植這兩股勢力以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但卻在後來演化成了外戚和藩王奪取政權的大型內亂。不但沒有起到預想效果,反而給帝國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

再者,南匈奴也是威脅到西晉統治是否穩固的一個非常大的因素。在中原王朝國力十分雄厚的時期,南匈奴尚不敢作亂。即便是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際,在曹操的運籌帷幄之下,南匈奴仍然不敢覬覦中原。直到八王之亂後,再也沒有一股勢力能夠制衡南匈奴,這才導致了匈奴人的崛起和最後對西晉王朝的致命打擊。

自賈南風誅殺楊駿開始,意圖奪取政權的這些人最終都落得了死於非命的下場。無論是賈南風還是司馬倫,最終都沒有長久擁有這份不屬於自己的權力。而這些在八王之亂中為了奪權而相互攻殺的政治人物們,大多被自己謀害他人的方法害死,真可謂是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參考文獻:

1.《資治通鑑·晉紀·世祖武皇帝》

2.《晉書·載記》

3.《晉書·帝紀》

本文內容來自今日頭條號:史官錄 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