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彭玉麟(1817~1890),字雪琴,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这个名字远没有其他几个那么有知名度,但却一直是我内心中极为敬重的一个名字。

对于彭玉麟,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同时也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和亲切。当我们在晚清那段混乱的历史中,惊讶于曾国藩的坚韧,钦佩于左宗棠的刚毅,感叹于胡林翼的儒雅时,却很少有人关注到彭玉麟,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这个身居高官却淡泊名利、坎坷一生却矢志不渝的雪帅。但当他以“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的潇洒“事了拂衣去”时,当他以“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的痴情“独念旧时爱”时,当他以“彭公一出,江湖肃然”

的刚正“要留清白在人间”时,他便是老易心中关于文化的一种信仰。

自学成才、超然淡泊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的人生并不是一路顺风

彭玉麟的人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虽然出生在一个家境不错的家庭中,但是年少丧父,族亲欺压,所以不得不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肩负起家庭的生计,被迫去给富贵人家充当文书来补充家用。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越是在逆境中的成长,越能显示彭玉麟的与众不同和魅力非凡。

彭玉麟就是靠着“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让自己在那个乱世有了“一鸣惊人”的资本。道光三十年(1850年),李沅发起义,彭玉麟从衡州协标兵随往镇压。彭玉麟借此崭露头角,被授予蓝翎顶戴,但他却辞官不就,而是选择去耒阳一家当铺做了管账先生。

后来,在那个“人人自危”的乱世,当耒阳城里的百姓听说有农民起义时,于是一窝蜂地出城避难去了,毕竟

“千古艰难唯一死”,大多数老百姓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生存问题。但是当铺的老板又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家业,于是恳求彭玉麟帮他看家,哪知道彭玉麟竟然爽快地答应了,关键是彭玉麟还成功了。第二次又有农民起义爆发时,老板又留下彭玉麟来看家。并且这次起义军是真的攻进了耒阳县城,但彭玉麟依靠自己出色的组织和军事能力,收集富户家的兵器,然后分发给当地居民,临时组织了一支“部队”,以此保全了耒阳城。耒阳县令因此保举彭玉麟为当地的绿营把总。可彭玉麟却淡泊名利,给主人留下书信一封,飘然而去。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曾国藩为了请出彭玉麟“三顾茅庐”

在衡阳练兵的曾国藩听闻其事,觉得人才难得,于是决定亲自登门拜访,邀请彭玉麟出山相助。但彭玉麟几乎没有细加思考就直接拒绝了,一则彭玉麟不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二则彼时他也正在为母守孝。

但是不甘与如此人才失之交臂的曾国藩不久后又再一次“二顾茅庐”,但依然被拒绝了。彭玉麟的心中挂念的不是功名,而是文人的那种超脱与固执,深情与淡然。他的心中有诗酒田园、文章情趣便足够了。

“三顾茅庐”时,曾国藩用了“曲线救国”的“激将法”,以人生信仰为感召,才勉强把彭玉麟请出了山。

我们不难看出,彭玉麟是一个并没有什么“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也算得上是一个清高的读书人,但恰恰是这种“清高”最能打动人心。一个文化人必不可少的应该是一个读书人的风骨,如果从一开始就抱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目的,那么当读书变成一种工具的时候,文化人也就显得没有那么纯粹和高尚了。

投笔从戎、勇谋双绝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彭玉麟功不可没

自从彭玉麟加入湘军后,真正向世人展现了什么叫做“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由于他在与太平天国军队的作战中骁勇善战,善于谋略,富于创新,咸丰三年曾国藩让他创立了湘军水师,购买洋炮,制造大船,训练将士。

第二年他率领湘军水师于湘潭败太平军,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虽然后来在湖口被石达开打败,但是彭玉麟重整旗鼓,又配合陆军于大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紧接着,率湘军水师攻占湖口、九江、安庆,升任水师提督兼兵部右侍郎。在攻占天京(今南京)的战役中,他亲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第二年他攻下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了天京粮道,成为攻陷天京的大功臣。

在剿灭了太平天国后,他一心扑在清军长江水师的建设中,为清军这支水师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他率领旧部将士并增募新军,迅速前往两广部署海防。他临危受命,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南海前线,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后来长江水师被李鸿章全盘接收,成为北洋水师最主要力量。彭玉麟成为近现代中国海军的创始人。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打仗是一把好手

彭玉麟长于计谋,应变有方,作战勇猛,善驭部众,在湘军中素著威望。彭玉麟作战时是出了名的足智多谋和无畏生死。史料记载的小孤山之战,当湘军水师进攻小孤山时,太平军“缘岸列炮,丸发如雨”,舰艇若无遮挡,水师官兵不得不思考

“避炮子之方”。但试验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彭玉麟想出一招“以血肉之躯,植立船头,可避则避之,不可避者听之”。亲自“植立船头”,只说一句:“今日,我死日也。义不令将士独死,亦不令怯者独生矣”,便率湘军战船勇往直前,直扑小孤山,太平军岸炮齐发,湘军水勇则“出其矫捷之身手,与敏锐之眼光”,能躲则躲,不可躲则成仁,“有俯侧避炮者,皆目笑之,以为大耻”。在太平军的猛烈炮轰下,湘军死伤虽众,但仍然“战两日破之”。彭玉麟十分高兴,写了一首诗:“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孤回”,并制为诗笺,分送好友。可见彭玉麟真是“日日争命于锋镝丛中”,“百战功高,仍是秀才本色”

岳飞有名言:

“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在彭玉麟身上,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不要钱的文官,也能看到一个不怕死的武将。很多时候,我在想,是什么在支撑着彭玉麟“不怕死”的信念呢?古往今来,像彭玉麟这样以文臣之躯亲冒矢石的并不多见。一个文人应该是要忠于自己的文化信仰的,是有自己心中的道义的,是在追求和践行自己的大爱的。彭玉麟在个性上、功名上固然是清高的,但是对于江山社稷、国计民生,他也是爱得深沉的,所以他才可以把自己的生死看得那么的淡泊和凛然。我们常说文化是用来升华自己的思想的,彭玉麟这种表现不就是文化对思想最好的升华吗?

多才多艺、有情有义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兵家梅花是彭玉麟的代表作

我们通常会把“能人”和“才人”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时势造英雄,有些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他本身有多大的才华,而是顺应了时势。但彭玉麟却是多才多艺的代表,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才情并没有轻浮其道德、模糊其初衷。

彭玉麟酷爱画梅,一生画了上万幅梅花图。他所画之梅堪为一绝,笔下的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被称为“兵家梅花”,与文人墨客的梅花相去甚远。其所画之梅,身姿虬曲,铁骨铮铮,古拙苍劲。枝间的梅花,吐蕊绽放,生机盎然特别是他的“墨梅图”更是冠绝,与郑板桥的墨竹齐名,被称为“清代书画二绝”。

彭玉麟之所以如此钟情于梅花,是为了纪念自己逝去的爱人——梅姑

。那是一个辈分和年龄都比彭玉麟大的女子,她是彭玉麟外婆的养女。两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在情窦初开的时候私定了终身。但在那个世俗的社会,彭玉麟和梅姑最终还是挣脱礼法的束缚,从而劳燕双飞。梅姑出嫁四年以后,便死于难产。彭玉麟伤心得捶胸顿足,在梅姑坟前立下誓言,要一生画梅,以万幅梅花纪念她。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的诗词造诣也很高

“前机多为因循误,后悔皆以决断迟”,彭玉麟用了整整40年的画梅,在纪念着自己心中的旧爱。文人的爱是冲动而华丽的,能像彭玉麟这样“终生难忘”、“始终如一”并不多见。他画的梅花就如他的人格和情感:干如铁,枝如钢,花如泪。就连辞官隐居期间,他在湖口水师昭忠祠旁边建厅,也遍栽梅花,号称“梅花坞”(即现在的石钟山著名旅游景点梅花坞);在家乡筑“退省庵”后,更是整日在庵里吟诗画梅,画上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彭玉麟的痴情不言而喻。

彭玉麟的才情不仅仅体现在他高绝的书画造诣上,他每画一副梅花图,都会题诗一首来寄托了对梅姑的爱恋、思念、牵挂、愧疚和悔恨。一万多副画,一万多首诗,我们除了能看到彭玉麟永不停歇的爱,也能看到他永不枯竭的才。“无补时艰深愧我,一腔心事托梅花”“三生石上因缘在,结得梅花当蹇修”,“颓然一醉狂无赖,乱写梅花十万枝”……这些诗句缠绵悱恻,款款深情,悲怆伤感,字字泣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才子和痴情是很难统一的。“风流才子”也许并不是说明那一种风流,然而历史上那些大名鼎鼎的才子,如元稹、司马相如、钱谦益等,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把感情当作是才气和名气的战利品、附属品。只有当一个人的才华和他品行高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时候,文化的纯粹和文人的清高才会显得那么让人钦佩和崇拜。

无欲无求、敢做敢当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无欲则刚,方显彭玉麟之高洁

彭玉麟在当世便以“三不要”闻名于世: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但这并不代表彭玉麟是一个不管不顾的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他的时候,他总是会不计得失地挺身而出。如果说这是人性中刚与柔,那么彭玉麟无疑是个刚柔并济的人。

  • 不要官:一生共辞六次官

第一次是咸丰十一年辞去安徽巡抚(相当于安徽省委书记)之职。后来因为统军的需要,挂了个兵部侍郎的虚职。第二次是同治四年二月,彭玉麟推辞了天下人垂涎三尺的漕运总督第三次是同治七年六月,他又上疏请辞已当了七年的兵部侍郎(虚衔都不要了)。

第四次是彭玉麟离职休养三四年后,被朝廷任命为兵部侍郎兼光绪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待到庆典一结束,他又立即上疏请辞。后来慈禧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长江巡阅使的职位。第五次是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为其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彭玉麟不为所动,朝廷无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给左宗棠。第六次是光绪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的国防部长)。与过去一样,他接旨后即请辞,朝廷未准。

彭玉麟的辞官不是为了惺惺作态,也不是为了明哲保身,而是发自骨子里的清高和洒脱。相反,只要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会义不容辞地勇挑重担。在第六次辞官未果不久,中法战争便爆发,彼时已是69岁高龄的彭玉麟不但不再推辞,而且主动请缨。毅然决然地赶赴前线,军人的信仰,家国的情怀,死生的价值,道义的光辉,才是彭玉麟披着“官身”的理由,中法战争书写了中国近代军史上少有的辉煌,其中就有彭玉麟的功劳。中法战争结束后,光绪十一年三月,他便上疏请辞兵部尚书之职,朝廷未予接受。他又于这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

鉴于他的执着,朝廷最终接受。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心中装的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

  • 不要钱:不置产业不积财

彭玉麟曾说过:“顾十余年来,任知府,擢巡抚,由提督,补侍郎,未尝一日居其任。应领收之俸给银两,从末领纳丝毫。……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以庇妻子。”

事实上彭玉麟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咸丰四年(1854)冬,彭玉麟率湘军水师配合陆师攻陷了田家镇后,清廷奖励4000两白银,他却转而用于救济家乡。他在给叔父的信中说:“想家乡多苦百姓、苦亲戚,正好将此银子行些方便,亦一乐也。”还要求他叔父从中拿出一些银两在家乡办所学堂,期望为家乡“造就几个人才”

当他得知儿子花费2000串铜钱修葺了家中老屋之后,即去信严辞斥责:“何以浩费若斯,深为骇叹”,说他一贯将“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并不来信告示于我,遽兴土木;既兴土木之后,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外人不知,谓吾反常,不能实践,则将何颜见人!”,即便他儿子修葺后的老屋也不过是三间土墙瓦屋而已。

按清朝制度,凡文武官员于正式薪俸之外,由国家另行发给养廉金一份,于离职之日一次发给,以奖官守,并杜绝贪污。据此计算,彭玉麟自咸丰五年至同治元年,七年之间,应得养廉银二万一千五百余两,

但他分文不取,全数上交国库充作军饷。

曾国藩说:“查彭玉麟带兵十余年,治军极严,士心畏爱,皆由于廉以率下,不名一钱。今因军饷支绌,愿将养廉银两,悉数报捐,由各该省提充军饷,不敢迎邀议叙,实属淡于荣利,公而忘私。”曾国藩之言,更能让我们对于彭玉麟的高风亮节有所了解。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得罪高官也在所不惜

  • 不要命:身先士卒勇冠军

彭玉麟打仗不怕死是湘军中闻名的,前文也已经提到过了,但那也仅仅是冰山一角。比如,咸丰四年(1854),彭玉麟刚刚出山,即率领左营水师参加围攻岳州之战,遭到太平军猛将曾天养的拦击。在激战中,彭玉麟“奋不顾身,右肘中弹,血染襟袖,仍裹创力战”,被誉为“勇略之冠”。

同为中兴名臣的胡林翼在奏折中称赞他为“忠勇冠军胆识沉毅”,曾国藩也在向朝廷报告军情时称:“查彭玉麟管带水师,身经数百战,艰险备尝”,并赞扬其“任事勇敢,励志清苦,实有烈士遗风”。被曾国藩以“烈士遗风”赞许的人只有两个,

一个是新宁人江忠源,另一个就是彭玉麟。

彭玉麟为国家社稷不惜死的作风,从他在“中法战争”临危受命之时,向朝廷的上书中也可以窥见一斑:“畏首畏尾,其如外侮日肆,凭陵何哉!臣德薄能鲜,不知兵,尤不谙陆兵,调度水师三十余年,我行我法,惟秉诚实无欺之血忱,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御侮之情怀,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彭玉麟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下决心不与腐败官员为伍。他任长江巡阅使治理水师及兵部尚书的时候,秉公办事,疾恶如仇,严惩恶势力,甚至不惜得罪清廷高官大红人曾国藩和李鸿章。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纵容部下违反军纪被他多次弹劾,就连曾国藩出面求情也没有用。李鸿章的的侄儿李秋升仗势欺人、横行乡里,被他杀之后快:“此人不除,安庆难安宁”。此外,彭玉麟的一个外甥曾任知府,由于贻误军机也被他杀了。

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民间流传下一句佳话:

“彭公一出,江湖肃然”这便是老百姓对于彭玉麟最直接的认可和历史对其刚正廉明最有力的证明。

为官典范、信仰模板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衡阳彭玉麟故居前的雕像

彭玉麟身为大清名将、朝廷重臣,一生不慕名利、不避权贵、不治私产、不御姬妾

。虽然一生六辞高官,却在国家危难之时,抱着年迈多病之躯,临危受命,抵御外敌。一生画梅吟诗,纪念与他相恋早逝的梅姑,痴情重义,终生不悔。在权贵当道、腐败之极的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成为了一个极为罕见的清廉、正直、淡泊、重情重义的名臣。

如他自己所述:“臣素无声色之好,室家之乐,性犹不耽安逸,治军十余年,未尝营一瓦之覆一亩之殖,以庇妻子。身受重伤,积劳多疾,未尝请一日之假回籍调治。终年风涛矢石之中,虽甚 未尝一日移居岸上”,“臣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

陈宝箴在悼念他的挽联中写道:“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是生平得力语,万古气节功名都从此”,这在封建官员中,是不可多得的。

一个文人或者官员,很多时候习惯于把自己尊严和体面当作是自己的骄傲与本领,然而,历史证明,只有真正忠于大义、诚于气节的尊严和体面才会在历史长河中愈久弥新地散发出光辉。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彭玉麟也曾逃避过,但是他的逃避不是放弃,当他觉得自己还可以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比任何一个人都会拼尽全力,这是对无情现实的反抗,关键这种反抗是清醒的,是正义的。灵魂里那一丝正义的力量,终于向整个世界呐喊出震耳发聩的声音。

彭玉麟的一生成功得让人羡慕,却又正直、痴情、洒脱得让人钦佩

彭玉麟的风骨值得敬仰

当一个人的信念能够坚持到不惧生死的时候,那么这个信念也就变成了信仰。当一个人的情感能够维持到沧海桑田的时候,这种情感也就变成了一种感动。这种信仰和感动是永不过时的,即便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被灌输的世界观,甚至评判成功的标准都有了本质的区别,但是,我们永远都应该为了自己心目中信仰而阳光地活着。这也正是彭玉麟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彭玉麟,绘画、打仗、诗词、爱国皆是有口皆碑的,更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个长情、清廉、刚正、忠勇的人。“能让高位,闻危事则不辞,完一世功名,是谓真廉兼大勇;最爱苍生,遇奸人则必剪,问后身因果,若非菩萨便金刚”,不正是对他最好的评价吗?也正是这样的人为我们的文化,涂上了一层光亮。

彭玉麟没有同时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么出名,但是,我希望人们在阅读晚清那段历史的时候,一定要谨记这样一个人,政治中除了阴谋、权力、血腥之外,还有彭玉麟这样的人代表着我们文化的信仰,清澈、纯粹、健康、积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