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散茶好还是饼茶好,该如何来选择?

荼蘼未盡


普洱茶是散茶好还是饼茶好,该如何选择?

普洱茶的存在形态有散茶和紧压茶两种。关于选择散茶好还是饼茶好,我觉得各有千秋,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



一、散茶

普洱茶散茶在市场上有些作为普洱茶原料来销售,而有些是带包装,包装里装的是散茶。我个人也喜欢喝普洱茶,口粮茶我也比较喜欢选择散茶,由于我喝的茶叶比较多,散茶对于我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茶叶,适合喝茶量大的茶友,建议短期内喝完,普洱茶散茶不利于储存。


1、普洱茶散茶是一种方便茶,想喝就喝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散茶不需要随身携带茶刀或者茶针,也不需要撬茶,散茶省去了撬茶的麻烦,想喝茶时直接拿来冲泡即可。

2、散茶的条索均匀完整,更利于观察。很少出现碎茶,冲泡起来可以完整的观察普洱茶叶底的状态,不会出现喝到一嘴茶渣的情况。

3、散茶建议在短期内喝完,不适宜储存。喝茶量比较大的茶友,我觉得选择散茶是挺不错的。有些茶友一个月能喝一斤的茶叶,散茶就比较符合这样的茶友。散茶条索的空间较大,转化得也特别快,但是不利于凝聚香气,不适宜长期的储存。



二、饼茶

1、普洱饼茶适合长期存放,适合爱好收藏茶叶的茶友。市场上百分之八十的普洱茶,都是以紧压茶,以饼茶居多。用笋壳包装一提7饼茶叶,主要是更利于后期转化,达到更佳的口感。


2、喜欢喝老茶的茶友,适合选择普洱茶饼茶。普洱茶是可以存放的茶叶,经过时间的沉淀,内含物质慢慢的转化,茶性变得温和不刺激,茶汤果胶丰富浓稠,口感醇厚顺滑,滋味愉快,普洱茶更适合以饼茶储存,达到老茶的姿态。

我认为,散茶在短期内喝完,喜欢方便不麻烦的茶友,可以选择散茶。如果喜欢收藏普洱茶,喜欢喝老茶的茶友,那么选择饼茶比较适合。


大麦如意


喝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常见的有紧压型的砖、饼、沱和没有压过的散茶,很多刚接触普洱茶的茶友常常问道;普洱茶散茶好还是饼茶好,该如何选择?

饼茶、沱茶、方茶、砖茶等形式的普洱茶叫“紧压茶”,把普洱茶做成紧压状是为了方便存储。反之就是散茶,依照旧时说法,一二级作散茶,三四级作沱茶,七八级作饼茶,九十级作砖茶,而现下的普洱茶,其外形与其质量等级早就无关了,在以前确实存在差异,但那是很久以前,现在基本没有差异。

茶饼经蒸压以后,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降低藏茶成本。紧压型茶叶在后发酵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个聚拢茶香的作用,可以不让茶叶味道过快的散发掉,使得普洱茶香味可以越来越浓郁。而且紧压茶茶体内部的温、湿度比较稳定、陈化均匀持久,更耐储藏。

散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与空气充分接触发生氧化反应,达成较理想的品饮效果,另外也保留了更原始的茶性。

总结;作为口粮茶,有良好的存储和条件,就散茶。如果是想要长期以收藏为主,追求“越陈越香”最好选择紧压型的砖、饼、沱茶。


马帮私房茶


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从外形上有散茶和紧压茶之分,而普通紧压茶又分为饼茶、沱茶、砖茶等几种。如何区分这些茶类,哪种茶品质更好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

一、普洱茶形态

散茶

普洱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的零散的叶形,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即为散茶。普洱茶散置有利于茶友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沱茶

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因为一个茶坨的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容易购买和零售。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下凹,颇具特色。

茶饼

饼茶有大有小,通常所说的七子饼就是这种茶(七饼放在一起)。标准的七子饼都是每饼357克,与当时出口到欧洲市场按磅来计算有关系。七子饼中以笋壳加上竹子的包装最为传统。到目前,这种标准的茶饼依然占大多数。

茶砖

茶砖又称蒸压茶,俗称边销茶,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黑砖、花砖、茯砖、青砖、米砖茶是用机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二、紧压茶评判

关于紧压茶的辨别,主要看这几个方面:外形要求外形匀整正直;棱角统一,不缺边少角;厚薄一致,松紧适度;模纹明晰,条索划一紧结;色彩以黑褐,棕褐、褐赤色为正常。紧压茶常见形态较多,购买时不要以品级和外形作为权衡的惟一标准,应该从外形、汤色、叶底、味道等方面综合评判,进行品质辨别。

三、散茶和紧压茶哪种好?

散茶也自有它的优势,茶条完整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因为没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鲜甜,取用方便,非常适合日常饮用。紧压茶饼茶经蒸压以后,成某些形状如圆形饼状,大小不同的沱型,方茶,砖茶等等,茶体较散茶紧实,尽管它的透气性能不如散茶好,但占据的存茶空间小,有利于较小空间的大量储藏,降低藏茶成本。

从口感上来说,不管饼茶还是散茶,茶友们可能感受不出太大的区别。新茶味道鲜爽,如果直接高温蒸压,茶饼会有闷熟的青味,不过有更好的自然后发酵条件,转化一段时间后口感才会更好,生茶更是如此。紧压茶因有一定的形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品饮时,比有“草茶”之称的散茶多了把玩、鉴赏的快乐。何况普洱紧压茶多为“方”、“圆”两种形制,它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散茶、饼茶各有千秋,散茶保留有茶叶的原汁原味,口感鲜爽,而紧压茶一般来说适合存储,后期品饮效果更好。茶友们在选茶之际应根据个人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内容来自东家制茶师态与度茶业的分享。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东家APP


现代工艺制作的普洱熟茶,由于有渥堆发酵的过程,茶质损失已多,新茶新喝可以不用压制成饼,散茶更好些。


但一般来说,普洱茶要经过保存,转化一段时间后口感才会更好,生茶更是如此。从这个角度讲,一般来说,普洱茶还是饼茶更好。理由如下:

1、普洱散茶易吸附异味。毛茶占空间大,与空气接触面大,会导致茶内水份与空气中水份交换过于频繁,茶体吸收空气中含的各种杂味,同时放出自身茶味,最终令茶叶产生异杂味。

2、普洱散茶易受潮。因受外环境变化影响大,散放茶由于体积增大也更容易受潮而导致湿仓,甚至发霉。

3、普洱茶有利于茶味的保存。压制的饼茶,占空间小,有利茶气、茶味的保存,特别是松紧度合适的压制茶,转化最快。

4、

普洱饼茶有利于接菌种。饼茶制作中有一个高温蒸软茶叶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关键,能够让茶叶更加有利于接菌种,从而增加转化必备条件。因为经过蒸气回软,然后再压制干燥,等于是一次短暂的发酵工艺,更有利于去除青味,提香。

5、普洱饼茶有利于均衡转化。茶饼压制过程中也能让茶叶的细胞壁破坏更多一点儿,茶叶的细胞壁破坏达到30%左右才更加有利于均衡转化。现在很流行抛条揉捻,而抛条的细胞壁是不能破坏到30%的。

有些茶友认为芽尖散茶更好。对此,专家说,芽尖由于嫩度高,揉捻中不用力也能让细胞壁破坏达标,如果新喝,芽尖不需要压制。而如果存放,那么芽尖也需要转化,也需要接菌种,也就更加适合压制了。

以上内容由懂茶帝(公众号:hcyd321)提供。欢迎专业人士不吝赐教!


懂茶帝


 散茶和饼茶只是普洱茶的一种形态,虽然都是普洱茶,但是饼茶和散茶存着一些区别。

普洱散茶,又称晒青毛茶。它保持其茶叶原本的叶形,没有经过气蒸重力压制,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茶条完整而少断碎,能够清楚地看到原料的品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甘甜,散茶更容易取用,更便于观察叶底。

普洱茶饼,在制作工程中把散茶进行蒸压成茶饼,茶砖,沱茶等各种形状。散茶在压制成茶饼的过程中,经过了高温蒸压,压制成型。长时间被压制的茶叶因有了自然的发酵条件而使其有更好的口感,更利于长时间存储。

散茶和茶饼之间,如果从越陈越香以及后期转花来说,那么普洱茶还是饼茶好。所以很多普洱茶都是蒸压成形的,蒸压工序是普洱散茶与普洱茶饼的本质区别。按照官方的定义来说,普洱茶国家地理产品标志的定义中有明确的加工程序,就是“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入库。”经历4个完整阶段的茶,才称之为普洱茶。普洱散茶的话,严格意义来说它的名字是“晒青毛茶”。








这妹妹我见过


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多以饼、砖、沱三个形态的压紧茶为主。作为普洱茶生产厂家,我们将以自己的专业为大家解读:散茶为何要制成压紧茶,散茶与饼茶又该如何选择。

严格意义上来说,问题里所提到的“普洱散茶”,还算不上真正的普洱茶。之所以这样说,不是为了质疑提问者的专业性,而是知道这些后,更容易对散茶与饼茶做出选择。

2008年《GB/T2111-2008普洱茶国家标准》里,给普洱茶的定义为: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备独特的品质特征。据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定义里所提到的“晒青茶”,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普洱散茶”;而定义里所谓的“特定的加工工艺”,其实指的是压制、塑形工艺。也就是说,晒青茶仅是普洱茶初制工艺完成后的半成品,生茶还要经过塑形、压制,而熟茶还要经过发酵、塑形、压制。

其实,晒青茶散存也具有一定的陈化空间,而且陈化的速度一般比压紧茶要快。之所以一定要压制、塑形,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晒青茶散存,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在转化过程之中容易挥发流失。制成压紧茶之后,更容易留住普洱茶的茶香,也更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转化。

2.晒青茶散存,由于每片芽叶之间的间距较大,在转化过程中仅限于一芽一叶之间。将茶叶压紧之后,便填补了每片芽叶之间的间隙,让普洱茶的转化有了更多可能。

3.晒青茶散存,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这固然让茶叶的转化更为快速,却也大大缩短了茶叶的保质期(最佳品饮期),而且转化也不如压紧茶那般循序渐进,越陈越香。

总体来说,饼茶与散茶,口感上都有各自的品饮特点,若仅是当做日常品饮,其实两者不相上下。若考虑到普洱茶的后期陈化价值,个人认为还是饼茶更好一些。

分享完毕,欢迎各位茶友留言交流,谢谢观看!


开明古韵普洱茶


我推荐饼茶,分析及原因如下。

散茶特点:散茶最大的优点是取茶方便。另外能更好地观察茶叶情况,比如生茶能更好滴看到叶片完整度、嫩度、马蹄等,熟茶能看出等级、卫生情况、发酵深度、叶底色泽。但散茶不容易存放,特别是生茶,占用空间太多、容易吸收异味、容易受潮、运输易碎,要干净、卫生、妥善的保存难度很大。特别茶商量大,很难做到精益储存。

饼茶:茶饼密度大、体积小、不易受潮、香味留存好,但每次取茶不方便,特别是在办公室等场所。另外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同样的茶、同样的年份储存,味道不一样,饼茶方式储存的茶汤更重、香气更好。

所以,我们还是建议饼茶,有两个原因:一是买到储存不好的散茶概率很大,轻则茶味不足、异味,重则卫生难以保证、对人体不利。二是饼茶更有利于贮存、方便饮用、茶味也更好。

而饼茶不容易取茶这一点,如果是近期频繁饮用的茶,可以提前撬散成小块状,用密封袋或陶罐储存。如果是偶尔饮用或不饮用的茶,少量用密封袋储存,大量可用纸箱置于干燥、避光、无异味的环境。


简普饮艺普洱茶CLUB


散茶:散茶又称毛茶,指普洱茶鲜叶采摘下来后,只经过初加工(萎调、杀青、揉捻、凉干)后的茶。散茶新鲜松散,方便饮用。

饼茶:散茶不利于长途运输和长久储存,后期都要再加工成型,在成型中,可以压成不同形状的紧压生茶。如果想做成普洱熟茶,则需要进行渥堆发酵,发酵成功后,再进行分捡、压饼。

普洱散茶和饼茶哪个好?

散茶没有收藏价值,茶叶间空隙较大,不能锁住香气,氧化面多。保存得好可以留2-3年,但基本就没有什么香气了。

但新散茶(出品半年内的茶)因为没有经过二次加工,条索完整且叶面鲜嫩,保留了强烈的清香味和明显的苦涩感。同时散茶饮用方便、清爽的优点也吸引了不少茶人的喜欢。

饼茶利于收藏,在较好的储藏环境下会发生陈化,茶叶上的微生物开始活动,转化成对我们身体有益的菌种,茶汤的颜色慢慢由黄绿色转化成黄红色,口感由原来的清爽变为浓厚,香气根据普洱茶的产地不同,发生的变化也不同。但保存得当的基础上,饼茶越陈越香的说法得到了广泛认同。

了解更多普洱茶知识,请关注守兴昌号。


守兴昌号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聊聊散茶是怎么来的。

传统的普洱茶的生产和销售的流程:茶农粗制,源头的茶商收毛料,厂家找茶农或者茶商收毛茶,进行精加工,压成沱饼砖或者其他的产品。

近些年,随着普洱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茶友自己会上山收茶做茶,这样一来散茶的数量就相应的少了,但是笔者记得早几年至少有三四成的还是以散茶销售为主,也就是说除了大厂,很多小厂或者外地茶商也介入到了散茶的精加工里面来,客观上也提升了普洱茶的行情。

言归正传,散茶到饼茶,有几个关键步骤,特别是蒸压成型和干燥,这两步看似普通,其实除了减少存储空间,更重要的是有进一步的杀青和稳定后期发酵品质的作用,也就是说,饼茶的后期陈化效果肯定会优于散茶,这是工艺决定的,无它。

题主提到了收藏,对于普洱茶而言,饼茶的收藏价值肯定是优于散茶的,后期的口感也会更胜一筹。

另一方面,散茶的价格因为少了加工的步骤,成本也略低一些,而且便于观察茶叶的品质好坏,对于识别茶叶有更大的意义。

至于哪种更好,就看题主的目的是什么了,建议还是饼茶优先,谢谢!


星掠残阳AYR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了!

第一个方面:品饮!

如果茶友想早早的体验到普洱的特殊魅力,那不妨喝一些散茶!毕竟散茶接触外界的空气与水分多一些,氧化的也快一些!对应的就是茶汤对胃黏膜的刺激也小一些!

喝当年的散茶,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此茶的山韵与气韵!香型、茶气、韵味等等都会一览无余!

同时,因为散茶转化较快,对于那些肠胃不太好的人来说,也可以尽早的能一品此茶了,不用等那么多年!

第二个当年:存储

散茶的缺陷也是有的,因为接触面广,所以转化的更加迅速,花香、蜜香等游离性芳香物质容易散失!对于后期的转化现货影响很大!五年以后的散茶香气是没办法同饼茶等紧压茶相比的!

想打算长期储存的话,尽量不要存散茶!实在不行可以二八开!多存紧压茶!

而且从普洱茶的金融属性出发,也建议多存饼茶等紧压茶!这样在以后的交易时也比较方便!而散茶的交易空间比较小!很多人是无法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