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的胡子去哪儿了

即使是一个偶尔能够想起诗和远方的人,定会知道谢灵运这位南北朝时期才高一斗的大诗人。就写诗方面,谢灵运可是货真价实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还是位发明家,发明了“谢公屐”。

大凡才能之士往往爱嘚瑟,好作,谢灵运也未能免俗,公元433年,只有49岁的谢哥终于作死了。原因很简单,他本来是在广州被宋帝监视居住的,可是他时髦了一把,想以武力手段逃离北上广,结果被太守发觉告发到皇帝刘义康那里被处以“弃市”之惨刑。

谢灵运的胡子去哪儿了

老谢有一把光洁亮丽、丝般柔滑的漂亮胡子,而且超长,和关羽有得一比,可谓是美髯公第二。据《五杂俎》记载,“谢灵运须垂至地”,怎么也应该有一米五吧。谢灵运被处死弃市,那么他的胡子哪儿去了呢?捐了。捐给谁了呢?菩萨。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嘛。广州有座祗洹寺,供奉了一座维摩诘菩萨像,维摩诘是位居士修成的菩萨,也是一个大胡子,同时又是谢帅哥心目中的偶像。

谢灵运的胡子去哪儿了

据《隋唐嘉话》里记载,从小就笃信佛教的谢灵运,在临刑前,追了一把偶像,把自己的这把漂亮胡子无偿的捐给了寺庙。谢灵运升天后,袛洹寺住持赶紧塑造一座维摩诘菩萨像,并遵照他的遗愿,命人在收殓谢灵运尸体时割下了那漂亮的大长胡子,装饰在维摩诘菩萨像上,完美的实现了老谢同志的遗愿。

也是得亏寺庙里的和尚们对谢灵运的胡子异常爱惜,严防死守,不允许外人染指,谢灵运的胡子在维摩诘菩萨的头上一挂就是270年,一直保存完好。

唐朝初年,就是唐僧取经西去的那一年,有个小偷光顾袛洹寺,企图偷走谢灵运的胡子,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向蹿高走低的小偷失手了,从佛像上掉了下来,摔断了腿。俗话说做贼挖窟窿全靠不吱声,这下完了。究竟是维摩诘菩萨发威,还是谢灵运显灵,我们就不知道了。

经过小偷风波,袛洹寺声名大振,香火不断,香烟缭绕,香客如云。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名声太大也有麻烦,这不,袛洹寺的故事传到了长安,祸事来了。

当时的长安流行一种游戏名叫“斗百草”。 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游戏,刘禹锡的诗句中有“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说的是春秋末期的时候,吴王和西施就已经在宫中玩斗百草了。

谢灵运的胡子去哪儿了

斗百草分为文斗和武斗。

文斗就是各人把自己收集的知道名称的各种花草拿来,然后大家互相报花草名比输赢。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又说:“我有君子兰。”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狗牙草。”那个说:“我有死不了。”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知道的花草名称多,谁就能报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武斗就简单了,就是比较自己的拉力技巧、草的韧性,双方互套,然后再拉,谁的草断了,谁就输了。

谢灵运的胡子去哪儿了

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是个好斗的主儿,她游戏人间,对斗百草兴趣十足。当然安乐公主玩的是“武斗”,草本身的韧性、干枯程度、用力的技巧,都是胜负的变数。

当时,有些人作弊,相当于今天赌场上的出老千,他把更有韧性的人或动物的毛发偷偷儿掺在草茎中,确保能够百战百胜,安乐公主当然想这么干。

本来这也没什么,好胜心而已,随便从头上扯一两根头发就能达到目的的事情,在安乐公主这里就不一样了。

她听说了袛洹寺的故事,听说了谢灵运的胡子,觉得谢灵运的胡子已经开了光有法力加持,应该比一般的毛发要好得多。

谢灵运的胡子去哪儿了

于是,一队人马远赴广州,冲进寺庙,强行剪走了维摩诘菩萨佛像上谢灵运的胡子。胡子太多,安乐公主用不了这么多,又不是斗胡子;又担心别人学她的样子,就把剩余的胡子统统剪碎扔掉方才罢休。谢灵运的胡子就这么“胡子埋没随百草”,没了。

真是小偷易躲,公主难防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