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連日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式逐漸好轉,全國多地的企業及公司單位依規有序地開啟了復工復產模式。

汽車行業也不例外,據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11日,復工率已達90.1%,員工返崗率77%,復產率接近40%。其中,長安、奇瑞、吉利、江淮、華晨、重汽、宇通、金龍陝汽等18家企業已全部復工。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雖然車企盼來了復工復產,不過此前因疫情而按下的“暫停鍵”導致整個汽車行業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銷量成績便是最為直觀的表現,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內車市1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0.4%,2月同比下滑達到78.5%,因此1-2月汽車銷量累計同比下降41%,出現近20年來最大幅度的汽車銷量數據下滑。

針對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中汽協也是“操碎了心”,相繼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包括:調整對企業“雙積分”的考核,延緩國六、達標車型、ETC等政策要求;繼續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包括優化並延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繼續加大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儘快出臺政策激發消費潛力,包括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解禁新能源汽車限購,調整小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率,出臺汽車下鄉促進消費政策等。

對於車企,降薪似乎更能立竿見影

中汽協提出的多項政策建議,還需要時間去研究制定以求“對症下藥”。並且,政策的實施能否帶來成效,也有待時間去驗證。那麼,對於迫在眉睫的車企而言,似乎降薪更能立竿見影。

上汽集團打響“降薪”第一槍

日前,根據網上曝光的文件顯示,上汽集團旗下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及技術中心將執行最新降薪方案,主要調整是自3月起下調員工月績效獎金髮放比例。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最新方案中績效獎金從3月份起進行下調,在原比例中再按一定的折扣發放。其中H崗及以上崗位的績效獎金髮放額度為43%,下降了接近六成。

除了績效獎金打折扣外,文件中還透露該公司將取消全員休假補貼、書報券,高溫補貼調整,取消技術中心服裝費等,且一線員工全勤獎更改為生產奮鬥獎,根據產銷量安排適時發放。

隨後同屬上汽系的上海匯眾被曝“降薪”22.2%、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則被傳員工績效工資最多扣除三分之二。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3月銷量不達標,北汽領導/員工將扣除工資和免職

日前,北汽集團內部下發一份《零售中心全員銷量考核方案》,為確保3月份任務達成,零售中心制定全員銷量掛靠方案,對3月份業績進行考核。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其中,對副總級別的高管,未完成3月份整體批發任務,將扣除50%-70%的月度整體工資,甚至進行免職處理。對事業部一線領導,未完成事業部3月份批發任務,進行免職+扣除20%-40%月度工資。對銷售部全體員工,掛靠事業部整體批發完成率,進行扣除一定比例的月度工資。

員工降薪30%,江鈴控股停工停產

日前,江鈴控股有限公司內部下發一份“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員工收入調整的通知”,該公司經總裁辦公會審議通過,決定對停工停產期間所有員工收入進行調整,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該措施自3月13日起開始執行,至公司正常恢復生產經營為止。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通知顯示,江鈴控股所有員工收入(基本工資+業績獎)進行下調,執行副總裁以上的職位收入下調40%,副總裁到普通員工級別的收入全部下調30%。

此外,江鈴控股對於停工停產期間提供正常勞動的員工額外發放一定比例的收入補貼,同時取消未至公司上班的員工津貼。在通知批示一欄,為江鈴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陸澤勇。

除了上述車企以外,事實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已有相關動作披露。傳統車企中的比亞迪、二手車領域的車置寶/優信/大搜車/車好多(瓜子二手車母公司)、造車新勢力領域的威馬汽車、博郡汽車等均被爆出降薪傳聞。

關於車企紛紛“降薪求生”的舉措,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是特殊時期的一種降低成本的措施,也是保證企業正常運營的一種手段”。

所謂特殊時期,主要是指:汽車行業連續兩年遇冷、疫情的來臨加劇企業的業績壓力、即便復工也無法完全正常開展業務、產業鏈上下游運轉仍舊受阻、本身成本難以負擔……

那麼,降薪真是車企眼下的唯一出路?廣汽集團似乎有著不同的見解。

為車企打樣,廣汽官宣不會對員工降薪

正當車企掀起了“降薪潮”自救,而廣汽集團卻拒絕以降薪的方式降低疫情對公司的風險。

3月16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通過網絡發佈會的方式表示,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導致上月生產停滯,公司不會通過削減員工薪資度過難關。

那麼,廣汽究竟會做出如何的調整?又會對車市起到怎樣的啟示作用?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據瞭解,2019年廣汽集團累計銷量達到206萬輛,原計劃2020年銷量目標增長8%(即222萬輛),由於疫情導致廣汽集團前兩月銷量大幅下滑,廣汽集團將由原來增長8%降至3%(即212萬輛)。

從曾慶洪的“官宣”來看,廣汽集團要比其它車企所實施的政策更為人性化。廣汽不會降低員工的薪資,此外還將採取一些列的措施控制成本支出,包括壓縮管理費用,降低出差住宿和交通標準、設計開銷等更加務實的舉措。同時,在確保員工加班費用的前提下,加班加點生產彌補人員缺乏造成的產能不足,未來員工將加班加點,每週六日工作。

降薪是企業為了在特殊時期生存不得已而為之,但勢必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假如你是員工,相信哪怕是增加工作量,也不願意降薪。而眼下這一特殊時期,廣汽集團的一些列舉措似乎為車企打了一個樣,降薪並非是車企的唯一出路。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降薪看似是眼下車企最為立竿見影度過難關的方式,不過想要治標又治本,仍需要提振消費。

為響應中汽協的呼籲,現已有佛山、廣州等多地出臺相關政策,車企也紛紛出臺相應的購車優惠政策刺激銷量。

比如廣州市提出,2020年3月至12月底,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作出最高享受1萬元補貼,對置換或者購買“國六”新車的給予3000元補助,也是繼佛山後第二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汽車消費政策的城市。

除了地方政府出臺政策救市,車企們也在積極採取行動自救,各大車企紛紛推出線上購車活動,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俞經民等車企高管更是直接試水線上直播售車,同時車企們還採取了一些為經銷商減負的措施,比如取消考核指標、直接發放補貼、降低還款風險等。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馬拉車市近期也注意到,多家汽車企業掀起了線上直播潮,從“雲上市”到“雲看車”、“雲賣車”……幾乎覆蓋了汽車銷售的大部分環節。

不過,直播潮一片火熱,也引發了一些爭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直播的高流量與低轉化,並不會為汽車企業帶來實質性的銷量。

而最為有效拉動汽車消費的方式,似乎只有靜待各項新政的出臺。

以2019年購置稅減半政策為例,汽車銷量一躍猛增46.2%。如果能調整小排量(1.6L以下)汽車購置稅率,無疑能惠及更大範圍內的消費者,同時也進一步刺激汽車消費。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再以限購地區適當增加號牌為例,目前限購城市的汽車消費仍有很大空間,這其中有很多消費者既有消費意願又有消費能力,只是因為牌照限制抑制了消費,如果能在疫情期間進行適度放開,使得消費能力得到釋放,對於整個行業而言都將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

降薪“治標不治本”,車市回暖仍需提振消費!

對於中汽協提出的眾多建議,各地方政府也應該因地制宜,從而“對症下藥”。

馬曰:

降薪是企業面臨特殊時期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式,實屬無奈之舉,畢竟鍋裡有了,碗裡才有。並且相信扛過這段特殊時期,企業員工薪資也會逐漸恢復。不過,我們更願意看到類似廣汽集團較為人性化的解決方式,畢竟在困難之時,只有上下齊心協力,方能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