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煌上煌擴張 滷味界三足鼎立格局能否改變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近日,休閒滷製品行業風起雲湧,剛開放特許經營模式不久的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黑鴨)宣佈招募經銷商。與此同時,行業的另一巨頭江西煌上煌集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煌上煌)也不甘示弱。在2019年業績報告中,該公司表示今年將會新開設1200家門店。隨著周黑鴨和煌上煌開足馬力,包括絕味食品在內的滷製品三大巨頭的座次是否會生變,誰會脫穎而出?

周黑鴨煌上煌擴張 滷味界三足鼎立格局能否改變

資料圖 中國商網 孫瑞/攝

周黑鴨、煌上煌開足馬力

3月13日,周黑鴨發佈公告表示,公司將公開招募經銷商。周黑鴨方面發給中國商報記者的文件顯示,周黑鴨此次招募計劃主要針對商超、便利店的經銷商,並對其提出了五點要求:具有合法經營主體資格,擁有足夠的經營資本;深耕快消行業,具有廣泛渠道資源;擁有操盤知名零售品牌終端渠道經驗,具有專業的經銷運營團隊;具備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認同周黑鴨企業文化,共同拓展市場意願強。

據悉,長久以來,頗有“個性”的周黑鴨堅持直營模式,直到去年底才放開了特許經營。如今,該公司公開招募經銷商則被外界解讀為“渠道的深入變革”。

與此同時,滷製品行業另一巨頭煌上煌也將佈局於渠道。該公司在2019年業績報告中表示,今年計劃新開設門店1200家,門店總數將突破4000家。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煌上煌門店數量為3706家,同比增加23.2%。

上述兩則公告一出,瞬間在行業掀起波瀾。“周黑鴨能否重回巔峰”“煌上煌對周黑鴨窮追不捨”“煌上煌離周黑鴨還有多遠”等說法不絕於耳。

據瞭解,從絕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絕味食品)和周黑鴨的“兩強爭霸”,到如今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的“三足鼎立”,滷製品行業波瀾不斷。如今,周黑鴨和煌上煌已開足馬力,滷製品行業已硝煙瀰漫。

後來者居上

在滷製品行業三個巨頭中,最早嶄露頭角的當屬煌上煌。據悉,作為“醬滷行業第一股”,煌上煌於2012年登陸深交所。不過,煌上煌並沒有藉資本東風起實現迅猛發展。2012-2015年,煌上煌營收基本維持在8億-11億元之間,門店數量也僅增長几百家。直到2017年,煌上煌創始人褚建庚、徐桂芬夫婦的的大兒子褚浚當選公司董事長,煌上煌才開始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17-2019年,煌上煌營收分別為14.78億元、18.97億元、21.17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41億元、1.73億元、2.2億元。

第二家登陸資本市場的巨頭則是有著“正宗出身”(公司在湖北)的周黑鴨。據悉,憑藉著直營模式的“高標準”,堅持高端化路線,周黑鴨一度是滷製品行業的佼佼者,並於2017年成功登陸港交所。

然而,2018年以來,周黑鴨收入和利潤雙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周黑鴨實現收入32.18億元,同比下滑1.12%,淨利潤5.4億元,同比下滑29.09%。2019年上半年,周黑鴨實現收入16.26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淨利潤2.24億元,同比下滑32.41%。值得注意的是,周黑鴨的淨資產收益率下滑更為明顯。數據顯示,2015-2018年,周黑鴨的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84.57%、35.96%、20.05%、13.29%。

相比之下,於2018年進入資本市場的絕味食品發展較為平穩。據悉,絕味食品非常擅長“跑馬圈地”,藉助加盟模式,以實現快速擴張。數據顯示,2015-2018年,絕味食品營收分別為29.21億元、32.74億元、38.5億元、43.6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01億元、3.8億元、4.97億元、6.31億元。2019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實現營收24.9億元,同比增長19.42%,實現淨利潤3.93億元,同比增長26.18%。

你更看好哪隻“鴨”

三大巨頭企業各自身懷“絕技”,卻也有各自的短板。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諮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絕味食品擁有強大的網絡終端和靈活的發展模式,其產品性價比較高。但是,絕味食品不可避免地面臨更多食品安全問題,以及較低的利潤水平;堅持高端化路線讓周黑鴨利潤水平較高,但目前發展受阻;煌上煌的品牌力較小,消費者品牌認知優勢較弱,不過目前正在逐步提升中。

如今,周黑鴨和煌上煌加大布局力度,休閒滷製品行業三巨頭未來的座次是否會有變化?對此,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周黑鴨通過便利店系統擴張全國的做法是可行的,但此後周黑鴨就將面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困擾,以及利潤的減少。更為重要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位於湖北的周黑鴨影響最為嚴重,未來前景堪憂。煌上煌或將針對周黑鴨的現狀而進行超越性佈局,加快開店計劃。預計今年底,煌上煌營收很可能會超過周黑鴨或者與周黑鴨縮短至很小的差距。”

徐雄俊也坦言,“周黑鴨的硬傷在於固守陳規”。他表示,作為曾經的行業佼佼者,周黑鴨本可以保持優勢,但卻被絕味食品趕超,造成如今的被動局面。實際上,周黑鴨需要變革的不僅是發展模式,還有管理文化。

與此同時,絕味食品並不是高枕無憂。據悉,絕味食品目前全國門店數量已超過1萬家,在新一輪“跑馬圈地”後,絕味食品下一步將如何發展也備受業界關注。此外,絕味食品採用的加盟模式,雖然有利於快速擴張,但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很大的隱患。

朱丹蓬坦言,“目前行業的‘蛋糕’已經固化,很難實現大的增長,未來絕味食品可以探索平臺化發展,比如做一些貼牌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