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信任是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親子關係:信任是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親子對話趣談

“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想先聽哪一個?”放學路上,兒子說。

“先說壞消息吧,先苦後甜嘛!”

“壞消息啊,有些頭暈,頭疼,下午不去上課了,你要和班主任請假哦。”

“是否學習太累了?”

“不是,估計體育課打籃球累著了。”

“那麼好消息呢?”忍不住問。

“英語競賽獲得了一等獎。”

“祝賀,真是太好了。”幸福來得這樣自然,聽了不由心花怒放。

作為參加高考自主招生報名條件,這次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是最好機會。之前獲得過三等獎,也還準備了一些其他材料,不過最好再有個這樣的硬件。

“不錯,具體說說。”

“英語課上老師說獲得了一等獎,正式通知與證書稍後到。”

“去年獲得一等獎的鄰班那個同學,刷了一套書的真題,而今年我刷了兩套書的真題。”

這種競賽基本就是學生抽學習時間默默準備,兒子當時網購了資料狂刷真題,說起準備競賽的感受,直言收穫卻很大,體會到付出創造價值,過程產生意義。

的確,過程努力要比最終結果重要,因為努力是自己可以掌控的,結果是比較平衡出來的,非自己可以決定。

親子關係:信任是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親子良好關係基礎是信任

孩子進入青春期,是家長們最頭疼的時候。換句話說,被孩子搞得頭疼,也才正常。

初中時有段時間也與兒子“鬥爭”過,當發現講道理無效時,被迫採取了“示弱”方式:管住嘴、放開手。

換個高大上的說法,就是信任孩子,或者說一開始被逼無奈,虛情假意“信任”,慢慢發現信任真是一個好方式,自己省心,孩子舒心。

可以說,這麼多年來,給予孩子最大的幫助,或許就是充分信任。

於是,初中時兒子與同學晚上騎車去大學宿舍住,假期與好友去青島方特遊樂園玩,組織朋友做火車去日照,自己參加外出遊學鍛鍊,我們對此表示贊同。

初中時堅決不參加課外輔導學習,堅持跟著新概念老師學英語。高中有段時間堅持住校不讓接送,前段時候提出要一對一學習,我們尊重個人意願,

高二暑假提出用壓歲錢買遊戲機,我們開始也不贊同,經過溝通,他說,“初中沒玩過,大學不會稀罕玩這個,高三沒有時間玩。現在再不玩的話,就沒有這種體驗了。”一席話說的似乎頗有道理,於是商定有條件買吧。

人人都具有努力向上的內在動力,如同一顆橡樹種子。可是這種努力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來自周圍環境的全力支持,心理學上稱之為“抱持的環境”。

如果借用一個通俗的詞語來表達,我想莫過於“信任”。當我們心裡對孩子有美好的景象,努力做到“心像事成”,才會言行一致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與真誠,在個人心理體驗中不斷髮現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

畢竟,成長是無法代替的,與其諸多限制,不如信任放手。

信任孩子,意味著給予自由的時間,獨立的空間,承認擁有尊重與被尊重的平等權利。實際上,青春期的孩子,最在意的是家長給予平等的態度,信任則是這種態度的外在表現罷了。

信任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承認並接受孩子有犯錯的權利,理解並接納孩子會犯錯的嘗試。孩子自己嘗試各種活動時,難免會有差錯,比如家長最關心的學習成績下降。可以說,能否接受孩子有犯錯權,是檢驗家長是否真正信任孩子的標誌。

只有家長真誠做自己,孩子才會真實做自己,從而才會發揮信任的魔力。

其實,這在心理學上早就有過研究結論,那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或者叫羅森塔爾“期待效應”,因為充滿信任的期待,才會求同存異,才有良好關係,才能目光放遠。

記得當年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口號,“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奇蹟”。借用在我們對孩子的關愛上,我想可以類比為,“給我一個信任,還你一個好孩子。”

這裡的“好孩子”,不是指學習多麼出色,也不是非要取得多大成就,而首先是指品行良好、心態積極、努力上進,簡單說,就是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我們還會擔心沒有幸福的未來嗎?

親子關係:信任是送給孩子的珍貴禮物


信任孩子就是信任自己

當然,信任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問。

曾經諮詢過一個高中生,訴說同學關係不夠好,尤其討厭某位曾經的好同學,看見就厭煩。從這個孩子描述的生活小事可以看出,性格較為偏激,認知極端化,表現出社會關係支持度過低,太渴望追求良好的同學關係,結果表現得適得其反,同學們紛紛敬而遠之,其實根源在於親子關係的缺失。

這個學生成績不太好,進入高中學習美術,離家並不遠,可是父母因為忙於生意,要求孩子去住校。據孩子說,每到週末回家,原本想述說同學關係,學校困惑,可是父母上來就是一頓批評,認為缺少鍛鍊,要他頑強起來,根本不顧及孩子內心實際痛苦。

這樣的父母,也許會認為因為信任孩子,才放手要去住校,強行進行鍛鍊。殊不知,缺少良好關係鏈接的“信任”,不過是盲目的自以為是。不去關注孩子心理困惑的“信任”,就是“瞎子放羊隨它去”,“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記得多年前聽過一位老兄高論,當時就頗為認同,他說,“只要我們當家長的做的還不錯,孩子能差到哪裡去呢。”做好自己的事,放手孩子的事,才算有共鳴,才會發揮信任的力量。

家長自己不努力,試圖借所謂“信任”,希望孩子積極向上。如同我國著名心理學家許又新教授說的,家長自己不務正業,以為給孩子買架鋼琴,就可以培養出道德情操高尚的孩子,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信任,要建立在彼此理解與溝通基礎之上,還有身體力行,而不是藉口信任而撒手不問。

記得在兒子網購了那款兩千多元的遊戲機時,我們約法三章:暑假時間自己安排,開學時間打包裝箱。開學前一天,自己主動把遊戲機裝箱,束之高閣,因為人是自尊動物,有著自尊需求,會自我積極評價,你給予了充分認可,他感受到了信任,也會還你積極回應。

我們信任別人,從心理學的角度,其實信任的是自己。

我們對外面的人事作出的任何反映,不在於這些人事,這些僅僅是引子而已,真正決定我們對人事看法、行為、情緒的,都不過來自我們大腦。

心理是腦的機能,我們所能夠憑藉的只能是對自己的把握,當我們有了自信態度,也就有了信任別人的底氣。

當我們能把自己當自己,信任自己,才能把孩子當孩子,從而讓孩子做自己。

信任,讓我們走得更輕鬆,讓我們看到更美麗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