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古代的選拔制度

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哪些選拔人才的方式呢?

察舉制

察舉也就是選舉, 是一種由下向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漢代察舉的標準, 大致不出四條, 史稱"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約起於西漢, 下迄東漢未改。 不過有時單舉其中的一二科, 或全舉四科, 均有詔令臨時規定。察舉的標準雖僅有四科, 但察舉的具體科目卻很多, 主要有孝廉、茂才、賢良方正、文學 (通常指經學) 以及明經、明法、尤異、治劇、兵法、陰陽災異等臨時規定的特殊科目。 這些都是功名, 有了功名, 便可實授官職。漢代選官以"鄉舉裡選"為依據, 體現的是尊重鄉里輿論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但是, 輿論評價一旦與仕途沉浮相聯繫, 就容易被某些有權勢、 有影響的人物或社會集團所控制、所利用。說白了這種選舉模式缺乏公平性,容易被人操縱。

細數中國古代的選拔制度

徵辟制

徵辟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 主要有皇帝徵聘與公府、州郡闢除兩種方式。 皇帝徵聘是採取特徵與聘召的方式, 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的人士, 或備顧問, 或委任政事。

闢除是高級官員任用屬吏的一種制度。漢代闢除官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三公府闢除, 試用之後, 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薦舉與察舉, 可出補朝廷官或外長州郡, 故公府掾屬官位雖低, 卻易於顯達。一種是州郡闢除, 由州郡佐吏, 因資歷、功勞, 或試用之後, 以有才能被薦舉或被察舉, 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長吏。

細數中國古代的選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

在漢末軍閥混戰的衝擊之下, 鄉里組織遭到破壞, "鄉舉裡選"的傳統做法難以為繼。在此情況下, 三國時的曹魏御史大夫陳群制定和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在朝官中推選有聲望的人擔任各州、 郡的 "中正官", 負責察訪本地士人, 按其才德聲望評定九個等級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 然後根據士人的品級, 向吏部舉薦。吏部依據中正的報告, 按品級授官。起初, 這一制度是致力於解決朝廷選官和鄉里清議的統一問題, 是對漢代選官傳統的延續, 也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繼承。但到魏晉之交, 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 著姓士族"所壟斷, 他們在評定品級時, 偏袒士族人物, 九品的劃分, 已經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 此後的三百年間, 出現了"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勢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 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

細數中國古代的選拔制度

科舉制

隋文帝廢除維護門閥貴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 於開皇七年 (587年) 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兩科。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 因為是分科取士, 所以名為"科舉"。王朝開始用公開考試的方法來甄別人才高下, 從而量才錄用, 這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 為以後歷代所沿用。

科舉制度為以後歷代王朝所沿用, 但到了明清時期, 專重 "四書""五經", 以八股文取士, 禁錮了士人的思想, 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是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的文化因素。

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作者。

哪個選拔制度更好? (單選)
0人
0%
察舉制
0人
0%
徵辟制
0人
0%
九品中正制
0人
0%
科舉制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