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道德经》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是否可以应用在生活中?

默然90286172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道德经》第五章描述“天地不仁”中的一句话。

原文语译“天地无所谓仁爱,将万物当成草狗,圣人无所谓仁爱,将百姓当做草狗。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虽然虚空但不会穷尽,越抽动它风量越大。话说多了,只会加速失败,不如守着虚静”。

认真解读语译便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话说多了,就是加速你的失败不如守着道。“道”不说话,保持虚静状态,但是它的作用并没有减弱,顺从事物规律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发挥出来。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一经典句,完全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任何单位都有规章制度,家庭也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自古以来行成的“道”规,守住“道”规,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话说多了,只会加速失败。这里指的失败就是说你不会管理,话说多了确实没有人听,没人听你的话,你就发挥不了作用。反而破坏规章制度。你这个管理者是做不下去的,免了你也是应该的。

对社会中的每个人来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经典句也很受用,少说话,多做事,用实际行动表达个人意愿更受人欢迎,并可得到管理者的认可得到重用。有句俗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少说话有能避开是非之事,可以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

总之,天地宇宙自然是没有偏见的,对谁都很公平。在现实社会中常说的就是万事万物不可能绝对公平,但天地是绝对公平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一经典句,应用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公平的。千真万确!


刘梦辉1445414400581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老子》当中的一句名言,很多从来没有接触过《老子》的朋友,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随口引用它。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要正确老子说这句话的用意,就必须把它与《老子》第48章以及第49章的前半部分联系在一起。

1、难以捉摸的暗分子云。

《老子》第48章说,“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历代的注家都知道老子这是在谈论道,但是,老子究竟谈论了有关道的哪些问题却认识不一。

河上公说,“道冲而用之冲,中也。道匿名藏誉,其用在中。或不盈,或,常也。道常谦虚不盈满。渊乎似万物之宗。道渊深不可知,似为万物知宗祖。挫其锐,锐,进也。人欲锐精进取功名,当挫止之,法道不自见也。解其纷,纷,结恨也。当念道无为以解释。和其光,言虽有独见之明,当知暗昧,不当以擢乱人也。同其尘。当与众庶同垢尘,不当自别殊。湛兮似若存。言当湛然安静,故能长存不亡。吾不知谁之子,老子言:我不知,道所从生。象帝之先。道自在天帝之前,此言道乃先天地之生也。至今在者,以能安静湛然,不劳烦欲使人修身法道。”

王弼说,“夫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故人虽知万物治也,治而不以二仪之道,则不能赡也。地虽形魄,不法于天则不能全其宁。天虽精象,不法于道则不能保其精。冲而用之,用乃不能穷。满以造实,实来则溢。故冲而用之,又复不盈,其为无穷亦已极矣。形虽大,不能累其体,事虽殷,不能充其量。万物舍此而求主,主其安在乎?不亦渊兮似万物之宗乎?锐挫而无损,纷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汙其体,同尘而不渝其真,不亦湛兮似或存乎?地守其形,德不能过其载;天慊其象,德不能过其覆。天地莫能及之,不亦似帝之先乎。帝,天帝也。”

现在,我们知道,老子所说的道,就是星云。这些星云并不是我们现在已经观测到的、并且有恒星在其中正在形成的中晚期星云,而是还没有凝聚任何可见物的早期暗分子云。这种暗分子云主要以原子、分子和尘埃的形态而存在,其物质密度甚至比真空还要低,根本不向外发射任何可见光。

“道,盅,用之而弗盈”,谈论的是星云的形状。星云有自己稳定的形状,用《老子》第69章的话说,“独立而不改”。如果有一个足够大的杯子可以把道给装进去,那么像喝水那样倾斜杯子,道并不会像水那样流出杯子。

“渊呵,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谈论的是星云与万物之间的关系。万物所依附行星,以及行星所依附的恒星,都有毁灭的那一天,也就是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的时候,整个星系的物质还原到原子、分子、尘埃的状态,被强劲的恒星风吹向遥远的星际空间,成为暗分子云形成的材料。

“湛呵,似或存”,说的是暗分子云的物质密度非常小,基本不能阻挡光线的穿越,好像透明的。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谈论的是道的形成的复杂性,以及道在历史上的悠久性。在数千万年甚至上亿的时间里,来自于数千光年范围内超新星爆发的物质逐渐聚积成的暗分子云,谁也无法把它的物质来源说得清楚。所有的星球都是从星云当中形成的,而且,越是早期的星球越大,寿命越短。现代天文学认为,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都是由轻元素构成的巨型恒星,第二代及之后恒星才会含有重元素,体积也会更小,寿命也会更长。

2、在虚空中运动的地球

“多闻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出自《老子》第49章前半部分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从河上公开始,历来的注家在理解这段文字的时候,都只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一个“虚”字之上,从“虚”字出发来解释整段话的含义。

河上公说,“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空虚,和气流行,故万物自生。人能除情欲,却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

其犹橐籥乎。橐钥中空虚,人能有声气。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言空虚无有屈竭时,动摇之,益出声气也。”

天地之间空洞虚无,有中和之气流行,所以万物才能够自然生成。如果人也能够除掉七情六欲的牵缠,退却美味的诱惑,使五脏保持清虚,神明自然会存留其中。这就如同风箱中空虚,所以才能有声气的存在。风箱因其空洞虚无,所以发出的声气是没有穷竭的时候,只要摇动它,声气就能从中溢出。

橐和籥确实是中空的,但这中空是看不到的,只是感觉到的。橐和籥能够看得到的形状和大小,几乎所有人都自动地无视了。夫何故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了让自己显得高大上,哪怕是错了也再所不惜。

橐和籥都是在冶炼工坊中使用的一种非常古老的工具,其作用为冶炼炉灶提供更多的空气以提升炉膛的温度。橐是牛皮制成的椭圆形皮囊,籥则是连接橐和冶炼炉灶的圆形管道,橐大而籥小。被橐压缩之后的空气,通过籥输送到冶炼炉灶里。

老子以橐喻天,以籥喻地,不仅有形状,还有大小。橐大,在外为天;籥小,在里为地。

以今天的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来理解,老子以橐籥来比喻天地,正是一个完整的地球的形状。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地球在上下左右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支撑,悬浮在虚空之中却不会掉下去。不仅如此,地球在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

3、认识星云和地球是认识地球形成过程的前提。

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探讨地球的形成问题。但是,直到现代天文学建立,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1543年,出版了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哥白尼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认识到太阳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处置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日心说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天文学的建立。在这个时候,我们才有能力真正理解“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1758年,法国天文爱好者梅西耶进行巡天观察的时候,发现了一种云雾状的天体,似彗星却又静止不动。经英国天文学家米歇尔反复观测验证,这种云雾状天体被命名为星云。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宇宙体系论》,根据米歇尔对昴星云的观测结果,提出了太阳星云假说。他假设太阳系形成于一个假想的太阳星云。太阳星云是由极其弥散的星云气组成的。愈早期,星云气越弥散。

对星云的认识历程,跟《老子》对道的认识历程极为相似。《老子》第59章说,“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

4、闻道之后的首要工作是为道,而不是知道。

《老子》第3章说,“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好的闻道者,读了《老子》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坚持不懈地为道;普通的闻道者,读了《老子》之后也知道为道却缺乏恒心和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差的闻道者,读了《老子》之后哈哈大笑一阵就完了,在他们看来闻道就是为道,《老子》读了也就读了。

老子为什么希望大家读了《老子》之后就去为道,而不是把《老子》所涉及的内容都搞明白了之后再去为道呢?

道,具有微、希、夷这三大特征。这三大特征当中的任何一个,都超越了人的认知能力。如果不借助非常先进的仪器,或者大幅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根本没有办法认识道,只会把道当作什么都没有的“无”来对待。《老子》第58章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

如果我们把识道作为闻道之后的第一项工作,那就等到两千多年之后的十八世纪吧。谁又能够等待这么长的时间呢?

与其坐在那里等死,不如先为道,等到条件具备之后再去认识道。

5、集中时间和精力处理核心问题,不要为细枝末节分心。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知识非常多,多到数字都用尽了,也无法把全部知识标注出来。面对如此众多的知识,谁也不想企图去全部掌握。庄子有句话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在这个时候,就不要像个好奇宝宝似的,什么事情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去做自己已经决定要做的事情。就闻道者而言,就是为道。就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而言,决定了就义无反顾,不要希望在实施之前能够把所有的疑问都消除,也不可能在实施之前把所有预案都准备好。


Pai老子行动


理解《道德经》中的某一句话,不能割裂地看,否则极容易断章取义。

所以,如果要解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八个字,需要做三方面了解:

  • 这八个字出自《道德经》中那一章,前后文都讲了什么事儿。


  • 这八个字在文中的语境,以及在《道德经》里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

  • 道家治国理政的思想到底该如何理解。

第一、八字出处及释义

这八个字出自《道德经》第五章,也是书里直接讨论治国方法的一章。

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
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这一章老子用三段论的方式来讲述了一个道理:该如何治理国家、社会。

首句直接提到了“圣人”,要区别于儒家所认为的圣人,这里是指上古时期治理国家的天下共主,比如尧、舜等人。道家把圣人和天地视为同等地位,这种观念叫做: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

在道家的观念里,天地这种崇高的事物是绝对公正的,比如羊是吃草的,天地不会因为羊要吃草就创造草这种生物,同样也不会因为草会被羊吃掉就改变羊的习性。万物自有其规律变化,天地绝不干涉。

圣人秉天地之德而生,看破了这个道理,所以圣人治理国家,完全是依靠万物的习性而引导,并不会设置规则来约束。

这就是“圣人不仁”,是说圣人治下,就像天地一样公正,决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次句用了一个比喻来加以说明,圣人为什么会以此观念来治理国家?

老子把圣人的方法比作“橐龠”,“橐”是“囊橐”,也就是柔软的口袋,用以包容万物;而“龠”就是“管籥”,是像笛子一样中空的乐器。这两种事物分别对应“虚而不屈”与“动而俞出”。

用这两种事物做比喻,是因为他们都是中空的,这代表着无为。如果内里有阻碍,就是有为,结果就是“橐”不能容物,“龠”不可发声,失去了本来的功用。

在最后一句,老子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多言数穷里的“数”,要读作“sù”,和“速”是同一含义。前半句是假设,“多言”就是过多地干预事物的发展,结果就是迅速失败,而不如守中的含义是呼应上文“橐龠中空”的说法,即按照规律来引导事物的发展。

第二、《道德经》里不止一次表达过类似的含义。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是在讲不能过多干预事物的发展,只需要顺其自然加以引导即可。这种思维是与儒家相对立的。

儒家讲求设立规则,用创造出来的规矩来治理社会,而道家恰恰相反,它认为儒家的做法最终会导致混乱,这就是“有为”与“无为”的分歧。

道家认为,如果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施以帮助,那么会使得事物失去自我的本真,一旦外力失去,必然会导致失败。这就是为什么道家反对儒家的“仁”,而认为天地、圣人是“不仁”的:

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若惠由己树,未足任也。

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得风雨的摧残的,只能在某一段时间好看,但没有实用性。

所以《道德经》中经常会出现反对儒家提倡道德的行为。

比如第二章就说明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就是说如果订立了一个标准,那面必然会让事物的发展受到影响,有了一个比较,一个标杆。有美就必然有恶,有善就必然有不善。

所以在《道德经》第十八章就提出来:

六亲不合有慈孝,国家混乱有忠臣。

慈孝的产生必然是因为有不慈不孝的出现,忠臣的称呼必然是因为有非忠臣的出现,要想树立标准,就必须先将整个社会搅乱。就是人为地给事物发展设立标杆所产生的后果。

第三,道家的“无为”治国可以和现实生活产生联系

道家的“无为”是“不妄为”,而不是什么都不做。毕竟在这一章中,“守中”本身也是一种行为。

但在事物发展的时候,道家认为该如何做呢?其实用八个字可以表示:

卡住关键,顺势而动。

即在事物发展的时候,根据其所需要而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行地去约束。因为如果人为过多地干预,很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这就像如果一个害虫被人类所灭绝了,那么可能会导致以这种害虫为食物的其他物种相继灭绝。

所以,学习道家“无为”的思想,最主要的是如何判断形势的发展,判断出这一发展过程里所必须经历的节点,以此来展开合乎规律的引导。

比如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并没有改变三匹马本身,而是利用取得胜利的条件,对赛马的过程加以引导,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胜利的规则就是整个事件最为关键的节点。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等等学派,其与现实的联系都是极为紧密的,几乎没有空谈理论的学说。

所以,学习《道德经》的实践意义,其实就是在总结事物发展的过程,找到可以为自己所利用的节点。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本是出自《道德经》第五章,但现在已经发展成汉语词汇,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理解“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话,可以从其在《道德经》原文中的意思、老子想表达的思想以及在如今社会生活中的运用等几个方面来看。

一、《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刍(chǔ)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橐(tuó)龠(yuè):古代鼓风吹火的器具。

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刍狗,即束草为狗,为巫祝祭祀用的东西,用物即弃,并不爱惜。天地养育万物,圣人治理百姓,亦是如此,“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并不爱惜。老子所谓的“不仁”,是任其自然,没有贬义。

橐龠,像后世用的风箱一样。橐是箱的外壳,龠是里面送风的管子。虚,空。屈,竭。天地如大风箱,里面是空的,但空气无穷无尽,不断运动,即比喻虚无以生万物,运行无所底止。

数,谋略。穷,尽。说的越多,越是陷入困境,不如守持正中。即,越说越说不清。正如风箱一样,越鼓动风也就越多,越多就越杂,越杂就越乱。这就证明“无言”的好处,但是,不说话也不能传道,只好取个守中的办法。既要说明,又不多说,这就是“不如守中”。

老子其实在告诫统治者,不要颁布太多政令,政令太多,会加速国家的灭亡,不如持守虚静。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道德经》的整个系统是相辅相成的。《道德经》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告诉人们,世界是客观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释这个世界,人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能等同于客观世界。世界是道,是客观真理,人的认识是可道,是主观真理。

知之后是行,既然人类对这个世界有错误的认识,一旦造成后果,是不可逆转的,不可修复的,所以,不如不为。不言,不争,不敢为天下先,以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等都是无为的一个具体运用。

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句话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当然可以应用在生活中。

1.从国家角度来看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体现出来的治国思想就是政令不在多,更不在繁,而是需要保持稳定,保持定力,才能够做到“蹄疾而步稳”。

政令过于繁琐、具体,就可能会陷入穷于应付千变万化实际情况的局面。应对的方式应该是“守中”,守住底线,守住原则,守住根本,万变不离其宗,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从个人角度来说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慢慢地发展成汉语词汇,可以给人以启迪,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个分寸的把握就要凭借智慧了。

“多言”并非指“话多”,而是不要随便表达自己的灌多,“言多”可以,但须“不失”。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讲话,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经过再三思考就说话,那后果是很可怕的。


不定时读书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于《道德经》通行本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而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甲乙本中记录的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这个世界到处探求、追随万物是没有尽头的,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中心,向“道”靠近,找到问题的根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那么,在生活中是否可以运用呢?当时是可以的。

比如,在职场中的各位领导者,如果能放下自己的欲望,不为自己的名利地位去捞取,而是更多的考虑帮助你的下属,关爱他们,你的员工越有他们就会越追随你。

反观我们的职场上,尤其是一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老板们在做的是什么?①给员工画大饼,许给你高工资,许给你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不跟你谈钱,一到真金白银就打哈哈,恨不得这儿扣你点,那儿扣你点;②给员工打鸡血,每天早上开晨会,唱歌、跳舞,鼓舞士气,培养员工的狼性思维,使劲往前冲。

你可以观察一下,你身边的此类公司都怎么样了,要不就是要死不活地继续运行,要不就是公司倒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领导者,你没从根源上找到问题。一个员工之所以追随你,为公司赚取利益,首先他自己得先得到点什么,不是空的大饼,也不是公司未来美好的前景。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是员工自己能力的提高。

所以,领导者,先放下自己名利上的追逐,你往外散财,员工得到起码的利益,他们就会追随你。时间久了,你看淡的那些名利也自然而然就到来了。


浅晓微微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道德经第五章中的话。按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多说话是没有好处的,(遇到事情,与己无关时,不要多评论,与己有关时,不用多辩解,该承担的承担就行了。)不如清静无为的顺其自然。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沉默是金”。这句话难以理解,就在于“数”与“中”两个字上。在中国文化中,“数”大约与命运相关,而“是”就是“中庸之道”。这样,“多言数穷”的意思双可以解释成,喜欢多话的人大多命运不会很好,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你自己猜出了领导有退兵的打算了,自己偷偷做好准备就行了,或者不用表现出来,等命令下了,与别人同时准备也不迟。但他便便抑制不住卖弄小聪明的欲望,终于送了自己的命。这就是“多言数穷。”命运之路中断了。“不如守中”,《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守中,就是不做任何形式上的反应,顺其自然。

以上大约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解释清楚了。下面,和有兴趣的网友一起学习一下《道德经》第五章。我个人没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只想把晋朝王弼对这一章的解释和大家分享一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王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矣。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瞻矣。若慧由己树,未足任也。

天地不仁,是道家与儒家的根本不同。儒家认为天地是有情的,在董仲舒的时候,形成了天人感应的思想。道家认为,天是无情不仁的。天生万物,不是为了给某一生灵提供好处。而万物就摆在那里,生灵各取所需。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王注: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

因为天地是无情不仁的,圣人治天下要与天地合其德,故圣人也要顺其自然。以百姓为刍狗。王弼的解释,与现在许多专家们的解释略有不同。现在大都把“刍狗”解释为祭祀用的草狗。王弼解为,兽吃刍,人吃狗,是自然现象,与今天所说的,牛吃稻草鸭吃谷,各有各的福相似。背后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圣人治天下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王注:橐,排橐也。龠,乐龠也。橐龠之中,空洞无情无为。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天地这中,荡然任自然,故不可得而穷。犹若橐龠也。

现在的解释把橐和龠(上有草头)合在一起解为风箱。大约不错,但橐和龠以前是两个东西,橐是风鼓子。

龠是乐器,可以吹出乐声。老子拿这两件东西打比方,是因为这两样东西中间都是空虚的。因为中间是空的,才能鼓出风,吹出声来。表达的意思与十一章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一致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王弼注:愈为之,则愈失之矣。物树其恶,事错其言。不济不言不理必穷之数也。橐龠而守数中,则无穷尽矣。弃己任物,则莫不理若橐龠有意于为声也。则不足以其吹者之求也。

愈为之,则愈失之是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比如越想努力干好某件事,越干不好。物树其恶,是说事物越是要表现给别人看,越显示出恶来,做事情也往往因言语上出错。橐龠的例子,其逻辑不太好理解。守数中,今天可以理解为按正确的方法使用,就会不断有风吹来,有声发出。但王弼之意,还是在于清虚自守之上。因此,多言恐怕还有夸耀之意。



七月流火140400643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出自老子所著《道德经》,表面意思是:有些人话多,常让自己走到穷途末路。与其这样还不如保持安静。

此说法很多人非常认可,觉得生活中要坚持“沉默似金”准则。也有人不认可,觉得老沉默这样太闷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样似乎更好。于是正反两方意见产生。

诸般皆下品,唯有得道高。老子唯一相信的是道,在他看来道高于一切。这就像现代许多人相信钱一样,拼命去追求它。而老子在沉默中,高于一切物质等级……,正所谓“三个不开口,神仙识不透”。

当大道废弃后,老子认为才会有仁义这种说法;当人过分讲究聪明智慧时,老子认为虚伪就会因此发生。 

对于善良这种美德,老子抱着衡量态度,他从说话质量上有不俗的判断,他认为”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那些善良的人不会于精于说三道四的,而花言巧语的人根本谈不上善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老子的道。

看看周围现实世界,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情况,人们需要学习的东西会持续增多,灯红酒绿,正负能量都在拼,人们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很多没用的知识。单纯追求金钱常会让人的身心疲惫,情欲也变得繁杂无比;而追寻大道的人,虚假矫情会一天天减少。

但这个时代,你想沉默就能永不说话吗?不能!鲁迅先生就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什么时候说话,什么事上说话,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变得非常重要。为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百姓生死要敢于仗义执言,要勇于呐喊唤醒,寻常交往中,尊重他人就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更让人放心,善于做事就要知分寸,不乱嚼舌头。

这不,几千年后的今天,老外终于也总结了一句:我们花了一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大半辈子来学会闭嘴。

现代人,也并非要一味沉默,新的时代更需要“不飞则已 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的奇才出现。




吉诚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因此,“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句是教诲我们,从心上来讲,要修养诚敬谦和的仁德。诚是真诚,敬是恭敬。内心有真诚,外面言行都表现得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够谦卑,必定能够跟人和谐相处,这是仁德。有这种诚敬谦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够敏于事而慎于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语自然就会谨慎。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从事上来教我们存养仁心。

《论语》里有一段是“司马牛问仁”.司马牛是宋国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长叫司马桓,这个人不仁。为什么?他想谋反,想把国君(当时是宋景公)谋害了,自己可以当王。司马牛他跟他的哥哥相反,他是一个很有仁德的人,他不愿意参与到他哥哥谋反的计划当中。因为弑君篡位这是天下人皆得以诛之,会招来灭族之祸的。所以当时司马牛也非常地忧虑,忧国忧兄,他是进退两难。这个时候更需要慎言,说话稍不谨慎,可能会有难以挽回的过失。

说到底,还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个分寸的把握也要凭智慧。智慧从哪来?心地清净就有智慧了。人为什么没有智慧?多半因为有私情。私是自私自利,情就是感情用事。《大学》里面讲的,“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就是让我们心正,要放下私情。

所以《道德经》上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讲话,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经过再三的思考就说话,那这后果可能是很可怕的.




搞笑云世界


1.这是老子《道德经》天地不仁一篇,提到天地、万物、圣人、百姓、仁等词语。整个片段显然有所特指。

2.多言,确切讲,不是少说话的意思。放在这大的词语构成的语境中,指的是政令繁苛。数,通“速”,加速的意思。多言数穷,意思是政令繁苛导致快速败亡。

3.不如守中。意思是不如持守无为中空清静的状态。

4.为什么将“中”解释为无为清净中空的状态呢?是因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前面还有一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古代风箱,中间中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就是说,这风箱,中间空虚的部分不会竭尽,鼓动起来风吹不息。

5.个人认为,张默生对于”不如守中“”中“的解释比较确切。他说,儒家的”中“,强调不走极端,合乎中庸。老子这的”中“是中空的意思。

6.这句话应用在生活中,可以用引申意,引申为少说话,去除很多主观偏见和贪念(因为片段中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无所偏爱,自然存在,并不具有人的感情倾向。祭祀用的刍狗,祭祀挖了烧掉,仅仅是一种客观作用的发挥,与仁慈不仁慈没有关系),这样,就可以像天地一样长久,和圣人一样效法天地,顺其自然。老子讲的其实是一种无为自然的人生态度,非常适合养生养心。


有猫有料


        这句话是老子的《道德经》的一句话,因为他写的话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每次回味起来都有不同的感触与收获。

       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句话简单翻译过来所说的无非就是与其说那么多话,不如少说话多做事。从现实生活活当中,如光说不练那和过去街头打把势卖艺的有什么区别。

       在工作当中,光说不干,也会慢慢失去领导的信任。在交友方面,光凭一副嘴皮子,朋友也会离得越来越远。经商方面,货卖一张皮,广凭一张嘴,没有干货,只会耍嘴皮子,久而久之,也就会慢慢失去了诚信。

       高调做人,低调做事。只会喋喋不休的说一堆空话,不如塌下心来做事。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也是这个道理。什么时候说话,什么事上说话,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变得非常重要。寻常交往中,尊重他人就做一个善于聆听的人更让人放心,善于做事就要知分寸。

       看看周围世界,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情况,唯有多学多做事,丰富知识,强大自己才是硬道理。诸上所述,这句话和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以上个人观点,有不妥之处,望高人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