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三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节选)白居易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主持人董卿点评:这个“愁”是暗暗地在心底滋生的感觉。

嘉宾康震点评:《琵琶行》里面最核心的是音乐描写,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写“梨花一枝春带雨”时,当时30岁。这首诗是十年以后写的,40岁的白居易依然显示出了非常优异的艺术创作力。一个人的艺术创作力究竟能维持多长时间?白居易回答了这个问题。30岁的时候,他还只是长安郊县的一个小官,和朋友游了一趟仙游寺,想起当年天宝往事,写了《长恨歌》。写得非常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回眸一笑百媚生”,这诗一出来,立刻轰动天下。

十年以后,到了江州,遇见了一个商人妇,听了一曲琵琶曲,立刻引发了艺术天才无边的想象。仅仅是这一段音乐描写,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一会儿疏一会儿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间关错综,反应的是诗人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他是江州司马,这个女性是歌女出身,双方地位差距很大,仅仅一首琵琶曲,他就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于底层民众的心态认同,说明白居易是非常伟大的,能够俯下身来与对方平视,交换内心。《琵琶行》不愧是千古佳作,备受推崇,应该反复咏叹,方得其中真味。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三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嘉宾蒙曼点评:白居易是中唐人,与好友元稹开始把眼光投向世俗生活一样,他们都在向世俗文学致敬,向世俗生活致敬,想俗乐致敬。琵琶是俗乐的首领,琴是雅乐的首领。古人说,这个人是剑胆琴心,他不能说是剑胆琵琶心。江州司马到这个地方,听见俗人宴俗乐,有俗世的哀愁,他有感于心,写了《琵琶行》。其实《琵琶行》在当时也是世俗文学,白居易在选自己诗集的时候,常常对这种文章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说有“风情”,包括《琵琶行》也都是属于“风情”类的。可是后来历史恰恰选择了这些当时可能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文章。所以说很多东西,美好的东西,有创造力的东西,有生命力的东西,都产生在民间,在生活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