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渣男已經成了當代社會男女的公敵,屬於過街老鼠的存在。


對女性而言,渣男騙財騙色。


對男性而言,渣男是可惡的不講道理的競爭對手。


神奇的是,雖然大家在公開語境裡都是在譴責渣男,但現實是大多數渣男過的都不是很差,很多過的相當瀟灑。


甚至還有不少女孩直言喜歡渣男,不少男孩暗地裡也很羨慕渣男。


所以研究為什麼渣男可以在大家都敵視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存在,並且可以獲利,甚至收穫一些羨慕,就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為什麼一個明明是有問題的存在,反而獲得取得了更大的便宜?


事出反常必有妖,反直覺的事情往往有著合理的解釋。


在我看來,渣男群體屬於極為純粹的利益驅動者,做的一切事情只為達成目標,甚至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操作具有大量所謂成功人士的特質。


目的明確,簡單直接,高效執行,不擇手段,道德感低,擅長心理研究,習慣從利益角度思考問題,儘管他們不懂這些理論,但是在犯渣的過程中,這套東西總是在起作用。


甚至可以說,很多所謂成功人士,其實只是商場上的渣男。


畢竟自古以來,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的,沒有一個是善茬。


從渣男的角度思考問題,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我們先從目的說起,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目的談行為。


渣男的核心目的是什麼?


通過交易,從女孩身上掠奪資源。


不管是金錢,還是性,本質都是一種資源掠奪。


在保證掠奪的同時,還要確保能夠讓自己利益最大化,可以全身而退。


其實就是一種佔便宜的交易。


一切策略都應該是圍繞這一目的來進行的。


在確認目的後,那麼第一個要做的是什麼?


市場調研。


簡單說,就是女孩喜歡什麼樣的男孩,不論是裝扮也好,談吐也好,交往機制也好,都要完全圍繞女孩的需求來進行。


交往這件事情,就像做生意一樣,雙方總得在對方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點,不然人家憑什麼和你交流?


做生意,瞭解用戶需求是基礎中的基礎,知道你的目標想要什麼,然後滿足她。


這其實是很多直男不容易討女孩喜歡的核心原因,守著自己價值觀不放,在市場上就是那種又臭又硬的品牌,除非碰上極為對眼的消費者,不然根本賣不出去。


對不起索尼,我不是說你,索尼大法好。


低階渣男只有一套策略,狂轟濫炸,就像很多品牌的市場部不知道怎麼做運營,除了砸錢撒幣什麼都不會一樣。


而高階渣男,則會有一個精準的動態策略,依據目標的反饋,快速調整自己的執行方式,達到高適配性與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平衡。


就像牛逼的市場部是知道看ROI來動態調整投放策略的,甚至一看渠道轉化率和用戶活躍度就能看懂流量質量,單純亂撒幣不能說沒用,只能說不夠聰明。


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當有了對女孩的基礎理解和有了基礎的執行策略後,渣男們是怎麼做的?


很簡單,廣撒網,快速試錯,高效迭代策略。


很多人以為渣男只會纏著一個女孩,實際上不是,一個渣男會同時在短時間內對大量女孩進行相同策略的試探。


同一個撩騷話術,可以一天用幾百次都不膩歪,甚至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女孩的微信,都沒法成為渣男。


為什麼要大量的去撩騷?


因為用戶基數決定了最終付費用戶的個數。


首先,不同女孩的特點,個人性格,玩笑尺度,敏感話題都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女孩就是一個【滾】就拉黑,有的女孩會更加包容開放,有的女孩或許是不喜歡也不會很直接的拒絕,人是有多樣性的。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大型的控制變量的對照組實驗,用同一套話術去撩不同的女孩,收穫的實驗數據是非常有效的模型迭代要素。


其次,廣撒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降低失敗率,一個失敗了,立馬換人就好了,不在難搞的女孩身上多浪費1秒鐘,這樣的效率非常高。


就像很多詐騙廣告弄得很弱智一樣,就是快速篩選掉腦子好使的,騙腦子不好使的人成功率才高呀。


記住,渣男的目的是從女孩身上佔便宜,而不是一定要和具體某個女孩交往,一旦有了非你不可的目標,那就不叫渣男了。


最後,收集到的數據和反饋,可以非常有效的迭代自己的撩騷策略,迭代話術。


哪怕渣男們沒有這種思維模式,也不影響他們迭代,因為同時和大量女孩撩騷,這個強度下,人本能的反應速度和回饋效率都會提升。


光靠肌肉記憶都能提升撩妹話術。


這麼大量且密集的訓練,就是一頭豬,也能成為情聖。


這套東西,在商業上應用的非常普遍,就是敏捷迭代,最小成本商業模式驗證,又叫MVP。


每個渣男,其實都是在踐行MVP。


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當通過大量的話術和撩騷,篩選出一批可能容易上鉤的女孩的時候,很多渣男就會進行更直接的篩選。


早期的篩選是海選,現在是要精選。


精選的方法很直接,拉近關係的同時單刀直入的去表達自己的需求,盡最大可能試探女孩子的底線。


篩選出一批尺度更大,更大概率成功的女孩子,然後做精準策略打擊。


這個在商業上,類似通過用戶畫像來做精準用戶篩選。


只不過現在的商業是通過用戶的自動標籤來打tag,而渣男是手動來做,並且方案比較原始,例如大尺度玩笑和更大尺度的爆照需求。


這一步的用戶流失率和女孩拉黑率其實相當高,但最終留下的,就是精準用戶,基本算是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


假如之前同時和300個女孩聊天,到了這一步的如果能有10個,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一般商業精準用戶的轉化率能做到3%也很不差了。


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一個也沒撈到,但其實也不是問題,總結失敗經驗,再重複之前的步驟就可以了。


渣男都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


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當收穫精準用戶後,需要的就是集中優勢資源來超出用戶期待,從而達成交易。


為什麼和渣男一比,很多普通男孩顯得沒有足夠的魅力?


很簡單的道理,因為渣男本身又不圖長期關係,只圖短期快感,所以當然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所有優點集中爆發,並且無底線的討好女孩,滿足女孩的一切需求。


而很多普通男孩是考慮到了維持長期關係的成本,所以在交往過程中往往看得更遠,也會更多的在一些細節上提出意見,力圖雙方平等交流,講道理,因為考慮到了以後。


這樣的差別會導致兩個問題。


第一是渣男的心理優勢,因為完全沒把女孩當回事兒,也根本不考慮負責,所以心態特別特別好,你說什麼就是什麼,而且特別放得開,這其實會給女孩一種大氣的感覺。


第二是渣男的行為優勢,由於不考慮長期投入和維護成本,所以完全可以集中優勢資源直接轟塌用戶認知。


一個只考慮眼前,一個看的更長遠,當然策略就不一樣了。


這就像是跑馬拉松,正確的策略是前20公里不跑太快,而是保留體力留著最後分配發力。


而渣男其實只跑那前1000米,跑完就換一場比賽,所以一上來就是沖沖衝,這當然是不一樣的速度了,很多渣男都該改叫快男。


而有趣的是,情感本身也是衝動的,所以很多女孩很吃這一套。


畢竟渣男可以在短時間帶來超出她們期待的新鮮感,被寵溺的感覺,當閾值被擊穿的時候,往往也會不顧一切的給到回報。


投桃報李也是人的本性之一。


不是說她們傻,而是信息不對稱,她們以為後面還有更好的更長期的,實際上渣男就是一波流。


這其實和很多商家靠砸錢收穫到用戶信任後一把割完韭菜就跑是一樣的。


割韭菜真的是無所不在。


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當和女孩發生了更實質的關係之後,渣男們面臨抉擇。


要麼是結束關係,要麼是榨取更大的價值。


這裡其實就涉及到了商業上的用戶精細化運營。


用戶精細化運營,本質上通過不斷滿足不同用戶的癢點,從而在不同用戶身上實現更大的價值榨取,這個價值往往是金錢。


早期給用戶投入了這麼多,不從用戶身上榨取價值是不合理的。


很多渣男不懂這個道理,但他們本能性會去嘗試從女孩子身上獲取額外的利益。


這裡涉及到的操作有很多,不過核心還是對於心理的把控。


要知道絕大多數女孩子是非常善良的,尤其是一旦認定了一個愛人,大多數女孩都是不做他想的,渣男一旦獲取了女孩的信任,不少人會借錢,乃至騙貸,很多女孩子出於情感衝動,是會腦子一熱的。


當年我調研學生貸催收案例的時候,起碼有30%的女生都是幫男朋友借的錢,即使我是個男的我都覺得這些男的很差勁。


當然很多女孩其實也不傻,這時候,很多渣男還有進階操作,一種是針對之前的超出期待,做反向操作,可以冷淡。


由於很多渣男都是短時間給到女孩超出期待的體驗的,一旦突然變冷淡,很多女孩會下意識的出現不適應,然後渣男一會兒熱情,一會兒冷淡,最終導致女孩心態崩掉,徹底患得患失,出現心理漏洞,束手就擒。


這種控制用戶期待值的操作,在商業上很常見,就是用於榨乾用戶價值的。


甚至生物學上,巴甫洛夫老師也做過非常著名的實驗。


還有一種操作是引入競品,激發女孩的危機感。


絕大多數女孩對於配偶都是有明確的領地意識的,渣男要做的就是模糊這種領地意識,讓女孩感受到似乎還有別的女孩對他感興趣,從而激發保護本能,給出渣男更多的優待,這裡就包含了金錢。


放在商業上,這其實就是典型的靈活使用補貼和活動槓桿來調動用戶的神經,往往應用於各種大促,通過倒計時以及限時限量等方式激發用戶的危機感,從而促進成交。


當然玩脫了就會口碑崩盤。


不過渣男不在乎,實際上在渣男那邊,口碑本身就不重要,甚至更差的口碑還能成為一種吸引力,去吸引那些特別好奇的女孩。


很多女孩潛意識裡是有徵服浪子的慾望的,這同樣也容易被利用。


只可惜真正的浪子,都是大豬蹄子。


為什麼“渣男”總是如魚得水? WeLens


這一堆東西看下來,我想大家也能看明白為什麼渣男會過的不差了吧?


因為他們的一切操作手法,其實大多數都是符合商業規則的,而且是被人類屢次驗證過的商業規則。


所有不道德的操作背後,都是明確的商業邏輯和強大的執行力。


並且其實商業邏輯都沒有渣男的邏輯強大。


因為正常的商業邏輯哪怕是短期投入,也要考慮長期受益,而渣男不需要,他們是那種割韭菜的邏輯,賺了就跑。


這就代表他們在操作的時候可以更加無底線,更加直接。


而很多直男們談戀愛還都是手動操作,這遇到工業化流水線的渣男策略,還是無底線競爭策略,這怎麼打?用綠帽子打?


二者競爭的時候,誰更沒底線,誰更有優勢。


所以最終就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市場的活力和價值都在降低。


男孩們兩極分化,一部分化身渣男,一部分表示不談戀愛屁事沒有,愛誰都不如愛自己直接。


女孩們也兩極分化,一部分情感閾值也在不斷被渣男提高,一部分被傷害後覺得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當然,渣女其實也有一套類似的操作邏輯,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最終男女對立就這麼產生了,大家都覺得自己沒錯。


實際上他們也確實都沒錯,每個人都做出了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優選擇,但市場就是變質了。


魔幻現實,就是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