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3月20日,又是一年春分。

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自此夜短昼长。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但是这个节气,又跟“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有什么联系呢?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古人根据气候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这四组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看作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而农耕文明最重要的产物之一,便是生产出了粮。有了粮,黄帝才会叫杜康管粮,杜康才会因缘巧合酿出了酒,然后,曹操才能举杯狂饮,对酒当歌。

把“农耕、黄帝、杜康、曹操”放到一起,想到的当然是杜康酒!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杜康酒在酿造过程这件事上的匠心“六要素”,居于首位的都是粮。而春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一环,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的地位也极为重要。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个时节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大地万物蓬勃向上。

然而,人类历史几千年,便是春意盎然的时候,也总有提不起赏春兴致的事情。

古有欧阳修,在“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忍不住“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今有新冠病毒未根治,从冬到春惹人愁。尤其是在全球疫情正在扩散的艰难时期,即便是桃李争艳,戴着口罩出门,也总觉得给这新鲜的春景蒙了一层忧愁的薄雾。

此时此景,又不免让人想起统一中国北方,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从古至今,人人都知道“杜康一醉解千愁”,却不知这“忘忧之酒”,之所以能“解愁”,是因为在装进坛里、倒进酒杯、饮入腹中之前,早已经历了诸多“磨难”,蚌吐珍珠一般,只留给后人最晶莹、最珍贵的东西。

而这个“磨难”,就要从很久很久之前的黄帝时期说起了。

源起,一往而深

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位管理粮食的大臣叫杜康。他把丰收得到的粮食都堆放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后非常生气,下令说:以后如果粮食再霉坏,就要处死杜康。当时,黄帝正在准备与陆浑族大战,征调来的粮食无处存放,杜康十分着急。

有一天,杜康在空桑涧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桑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的树干,树干里面已经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里,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在大家的赞同下,一齐动手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掏空,不几天就把粮食全装进树洞了。谁知一时间粮食不缺,装在树洞里的粮食顾不上用,时间一长,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竟然慢慢地发酵了。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桑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就大步走过去,想把这些野物弄回去让大家吃。谁知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是在睡大觉,杜康一时弄不清是啥原因。正在纳闷,一头野猪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一见人就马上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只醒来逃走了。

杜康正纳闷的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一处装粮树洞跟前舔着什么。杜康连忙躲起来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也摇摇晃晃起来,走不远都躺倒在地。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想看看刚才山羊舔的是啥。不看则罢,一看把杜康吓了一跳: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味道虽然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来了兴致,不觉已喝了很多,慢慢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见刚才躺倒的山羊都跑掉了。他顺手摘下了腰间的尖底罐,接了一罐水浆带回到杜康村,杜康把他看到的情况,向其他管粮食的人说了一遍。又把带回来的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人说把此事赶快向黄帝报告,有人不同意: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被降了职;现今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知道了不杀他的头,也要把他打个半死。杜康不慌不忙地向大家说:“事到如今,不管是好是坏,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着尖底罐,便去找黄帝了。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黄帝听完杜康的话,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都认为这水是粮食的元气,并非毒水,应该给这种水起个名字。当时,为黄帝造字的大臣仓颉站出来说:“酉日得水,咱就造个‘酒’字吧!”从此,黄帝就命杜康用粮食造起酒来。

黄帝死后,杜康在杜康村专门酿酒,并把造酒秘诀传给了后人。

工艺,传承创新

如今,在汝阳县城北50里的蔡店乡杜康村仍然保留着杜康造酒遗址。

《直隶汝州全志》卷九载:“杜康石八,城北五十里,杜康造酒处,有杜水,《水经注》名康水。”该志卷九又载:“杜水涧,城北五十里,因杜康造酒于此,故名。”

这里所说的“杜水”,便是杜康造酒时用的水,取自杜康河畔的玄武古泉。泉水水质清澈,因天然的玄武岩地质构造,使水中含有大量的锶、硅等有益微量元素,取之酿酒,酒质芬芳馥郁,回味绵甜净爽。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除了特殊的水质,酿酒原料也因其对酒品风味质量的重要影响而有着超高标准。原粮要求新鲜、无霉变和杂质,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单宁含量适当,脂肪和果胶质含量要低,不得含有超量的有害物质,对于谷粒原料要求籽粒饱满,有较高的干粒重,其水分含量为14%以下等。

从古人杜康始酿秫酒,到取千年古桑之桑泥为窖泥,经数十载培育和养护,利用大量古桑仙泥窖池中栖息着的多种有益微生物群,保证酒味的醇厚甘美。

在坚守传统的用叉装甑、老五甑工艺、择时取酒、手工酿制等秉承古法的酿造工艺之外,杜康控股的酿酒大师们又针对发酵和储存两大白酒酿造核心环节率先导入了精细化管理标准“分区发酵”和“分区储藏”,使酒体的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缔造了中国高端白酒品质的新标准。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水、粮、窖泥等原料和酿造工艺的统一,保证了酒祖杜康“醇厚、甘美”的一致性酒体 风格;根据窖龄不同的分区发酵和分区储存,则使得不同窖区的产品又能自有风格、各自芬芳!

据说,至今杜康酿酒工艺都被认为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一支奇葩。从“初作秫酒”开始,其工艺都是将粮食固态发酵,再通过蒸馏将乙醇、酯类等酒味成分变成气体,然后通过冷凝,掐头去尾,将其中的一部分馏分分离出来,从而成为清洌透明,柔润芳香,纯正甘美,回味悠长的杜康酒。

几千年来,岁月更迭,杜康酿酒工艺的严谨和传承却从未间断。而杜康酒,则在杜康人的坚守和创新中,历久弥香。

农耕、黄帝、杜康、曹操…”这几个词放到一起,你会想到什么?

如今,春分已来,白昼均分,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春耕春种的好时节马上又要到了。古人虽已仙去,但五千年前杜康造出开天辟地第一杯秫酒,却在华夏文明的漫漫长河中传承不朽。期待着疫情尽快结束,好在新粮播种之时,饮一杯杜康陈年浓香,共庆安康。(供稿:杜康控股;编发:赵伟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