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在面對疫情大考時,中國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發展軌跡是可以被改變的。

一般情況下,病毒流行的過程會是指數級別的增長,達到最高峰,然後在所有易感人群都已感染或患病之後,逐漸開始下降。但這樣的情況並未在中國發生。

中國的流行病學曲線是“非常規”的,中國疫情在增長階段就被掐滅了,病毒的傳播被阻斷了,無論是收集到的數據,還是觀察到的社會現實,都清晰地顯示了這一點。

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中國疫情發展動態趨勢(截至2020-3-18 24:00)

疫情是一場大考,對於公共衛生體系、醫療企業來說,亦是如此。

作為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企業,GE醫療這次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抗疫生死時速

疫情暴發之初,“時間緊迫”成為最大的難題。在那個時刻,疫情“風暴眼”的武漢,面臨著醫療物資告急、患者暴增、防控艱難等一系列難題。

生死搏命之間,速度最為重要。

抗疫資源聚集速度直接反映在企業的響應速度。

早在1月29日,GE就宣佈捐助價值2000萬元人民幣醫療物資及現金,支持疫區抗擊疫情。其中,包括價值1000萬人民幣醫療設備包括疫情救治的關鍵設備——患者監護儀和超聲設備。

與此同時,GE醫療第一時間為收治新型肺炎患者的武漢定點醫院提供了3臺移動X光機、8臺超聲8臺呼吸機,供其免費應急使用。

“中國速度”決戰的背後

疫情最艱難的時期,疫區中心“一床難求”。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

  • 火神山醫院,1月23日開建,建築面積達3.4萬平方米,1000張床位,2月2日交付投用,2月3日正式收治病人。
  • 雷神山醫院,1月26日開建,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1600張床位,2月8日交付投用,當晚正式收治病人。

短短十幾天,兩家醫院建成。這背後,是無數醫療企業“疾如雷電”的速度。

GE醫療提供了武漢火神山醫院所有病區的床旁超聲。工期緊急,這些設備均先從火神山籌備倉庫進行預裝機,再由GE醫療的工程師們人拉肩抗徒步運往各個病區現場安裝。

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床旁超聲在火神山裝機

而隨著疫情擴散,全國各個市縣同樣面臨嚴峻態勢,多地要求緊急配置CT影像設備投入臨床。

時間緊迫,GE醫療迅速協調各方力量,在湖北遠安縣⼈⺠醫院、陝西省安康市中心醫院第三醫院、天津津南醫院等院區內創造性地用3天時間完成CT的裝機與培訓。

在湖北省交通封閉的情況下,為了保證設備儘早投⼊到戰“疫”⼯作,保質保量交付,CT應⽤培訓團隊提前設計了

全套遠程培訓解決⽅案,採⽤獨有的CT虛擬機、E問2.0平臺、CT應⽤學院等新技術平臺組合培訓的⽅式,根據需求可以在設備裝機前、裝機中和裝機後實時提供遠程應用培訓支持。


“諾亞計劃”接棒

曾經有人說過:千萬不要浪費一場危機。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一場危機發生的時候,它雖然暴露了社會體制等方面的缺陷,但同時也指出了為了彌補這些缺陷,我們需要改革的方向。

中國後新冠時代,到了全民反思總結並分享中國智慧給全球的時候。

針對公衛痛點,結合一線醫護人員的經驗反饋,3月19日,GE醫療召開線上發佈會,“諾亞計劃”(Noah Action,N 計劃)正式發佈!

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諾亞計劃”線上發佈會

“諾亞方舟”,象徵著無數生命曙光。“諾亞計劃”將從創新技術、流程管理、人才培養三方面直面公衛難題,助力中國和全球建立應急防疫體系。

  • “諾亞1號”一體式方艙CT檢查室方案:快速交付靈活擴展,為醫護人員提供隔離防護,配備CT自動定位、醫護隔室操作功能。
  • “諾亞2號”一體式放射科:CT和X光機設備雙機合一,一站式完成發熱門診放射影像檢查流程。單臂固定式X光機快速用於肺部、呼吸道影像檢查,進行輕症患者的排查;CT設備則將在病毒性呼吸系統疾病檢查中發揮更多價值。
  • 在線教育模式:持續推進
    人才培養與公共教育,應對疫情之下影像人才需求的激增以及基層醫療一直存在的人才匱乏。
  • 聯合醫準智能開發AI工具輔助篩查,包括肺結節AI檢測系統和肺炎AI檢測系統:幫助醫生快速發現、減少漏診;智能化測量體積、密度、CT值等數值;AI智能隨訪功能更是在臨床端潛力巨大。這種AI產品不僅可以用於當前的疫情情況下的防控急需,尤其在疫情結束以後,對於常規肺炎的鑑別診斷,也起著長期的重要作用。通過把AI工具融入設備及臨床路徑,GE醫療將提供更有效率的流程管理

由於目前暴發的大型疫情,大多與呼吸系統有關,GE醫療的諾亞計劃還包括呼吸系統流行病影像診斷標準和臨床路徑探索,希望聯合影像領域專家,探索發熱門診設備配置、診療流程標準路徑等。

短短兩個多月,從抗疫生死時速、到產品研發到迅速推出惠及長期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中國,為中國”的集結速度再次體現。


破題公共衛生的挑戰

“和平年代”,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性很容易被低估,進而忽視對檢測能力和應對方案、人員和防護用品儲備的投入。

但從2003年的SARS-CoV、2009年的H1N1甲型流感病毒、2012年的MERS-CoV、2015年的埃博拉病毒、2016年的寨卡病毒、2017年的H5N7禽流感病毒到這次的新冠病毒都在告訴我們,新發病原體的暴發在世界範圍內越來越頻繁。

因此,後新冠時代,並不是結束,而是新一輪防控的開始。建立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成為必須,“平戰結合”,才不會在疫情來臨時倉促上陣。

疫情期間,中國醫療體系所暴露出來的最本質的兩大問題:一是缺設備,二是缺人才

① “平戰結合”,完善設備資源體系

醫療設備資源不足的問題在疫情期間呈幾何級升級。這在“戰役”時期,尤為致命。

發熱門診在抗疫期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哨兵”作用——上海現有117家發熱門診數據彙總顯示,超六成確診病例從發熱門診篩查而出,九成以上疑似患者源自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的CT設備升級成為疫情時期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CT影像學特徵的結果被列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

另一方面,大量醫院的發熱門診和CT檢查區相距較遠,容易增加病毒傳播以及患者交叉感染的幾率。

對此,GE醫療緊急研發,推出了“諾亞1號”一體式方艙CT檢查室方案。不僅可以用於“戰時”,也可以根據醫院的未來發展規劃進行應用。

疫情期間:可安置室外臨時搭建的場地或室內場館等,提供疫時影像檢查專區,全面保護醫患安全;

疫情結束後:可移機至固定場地的醫院放射科,或升級為GE諾亞方艙車載CT,進而成為應急儲備。

除此之外,“諾亞1號”具有多重優勢:

  • CT配置了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化天眼系統,可通過3D傳感器對人體進行自動精準定位,無需醫護人員進入檢查間為患者調整體位;單個患者可節省30%的掃描時間;每天可掃查300人次
  • 同時採用醫患隔離雙通道設計,掃描間和操作間相互獨立,有效避免醫護人員接觸。

3月13日,為保證發熱門診發熱患者胸部CT篩查工作需要,佛山市中醫院在發熱門診前快速安裝了一臺GE的“諾亞1號”一體式CT檢查室,並已經投入使用。整個項目交付僅用短短10天。

該方案同時滿足日常發熱門診、急診與疫時隔離區影像檢查需求,是核心疫區外的廣東省內首套,更是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開始以主動預防型思維升級發熱門診的典型代表。

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設置在醫院發熱門診旁的“諾亞1號”

② 應對公衛難題,人才是長遠之道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了應對突發疫情,幾乎集結了全國的醫療人才力量援助武漢;然而,在疫情最緊張的時期,仍然出現醫療人才不足的狀況。

但人才培養非一朝一夕之事,更是功在平時。本次疫情中,CT影像學為確診貢獻了力量,也必將為未來的防疫流程的確立提供參考,CT影像學人才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增。

針對醫療影像人才在應對大型突發事件中暴露的短缺問題,GE醫療迎難而上,加大投入線上教育模式:

  • 基於GE醫療的“e學e用”平臺,未來一年內,諾亞雲課堂將邀請CT影像領域的權威專家,解讀新冠肺炎防控、病毒性呼吸系統疾病影像診斷案例。
  • 面向基層影像醫生每月舉辦“呼吸系統、肺部CT影像技術講座”,並通過“CT好技師”大賽培養肺部影像掃查人才,預計未來三年內將惠及5000~8000名一線醫生。

GE醫療CT影像設備的培訓將進一步升級,實現全面的現場和遠程培訓緊密結合的方式:保證設備使用現場培訓的同時,增加不定期的遠程指導和分享。

疫情大考,GE醫療的破題之路

肆虐兩個多月後,中國境內的新冠疫情終於在全民抗擊下一路向好:方艙醫院逐步關閉,各地新增患者趨於個位數,280個城市實現疫情病例“清零”,支援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踏上歸家旅途……

中國已然處於“後新冠時代”,我們即將迎來“春天”。

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的醫護人員、企業爭分奪秒打造的解決方案,或將成為全球抗疫的利器。無論對於中國來說,還是對無數的參與貢獻者來說,這份答卷都值得驕傲。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