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不着,是失眠,还是抑郁症?有没有向精神病发展的趋势?

珍鸢尾


我们现在需要了解失眠的概念,

首先,失眠即因睡眠延迟、频繁觉醒和早醒所致的睡眠不足;失眠也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睡眠障碍;患者不仅主观感到睡眠不足或异常,而且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且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失眠的发生率高达45.4%,而意识到自己患失眠的人群只有25.9%,很多人还没有重视自己的失眠症状,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到惊讶。

我们按照失眠的性质可以把它分为生理性失眠和病理性失眠

生理性失眠包括环境因素(如生活习惯改变、更换住所、声音嘈杂)、生物药剂因素(如咖啡、浓茶、中枢兴奋药)、躯体因素(如疼痛、瘙痒)、长途旅行导致生物钟紊乱等等。

病理性失眠也可以分为暂时性失眠、失眠症,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失眠和失眠症可不是一个概念。

在医学上失眠症有相应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失眠可引起病人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失眠症有什么样的诊断标准呢?

  • 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难以维持睡眠,或睡眠质量差;

  • 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 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 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

显然失眠这个症状和抑郁症确实存在着联系,但不代表我们有失眠表现就一定发展为抑郁症,单纯的睡眠障碍可能只是危险因素而已,很多人通过自我调节也是可以缓解失眠的,那么较严重的病人通过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或者药物治疗也是可以改善睡眠,恢复社会功能的。至于失眠会不会导致严重精神障碍的发生,我想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抑郁症本身就属于精神疾病,如果说失眠严重会发展成什么,那情感障碍可能性最大,至于其他严重的精神障碍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解释。

我们在门诊遇到很多患者开睡眠药物,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总吃镇静药物会不会成瘾?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有没有对身体影响小的药物?在人们心目中特别期盼有一种灵丹妙药来解救他们。

在现实中,我们目前发展起来的三代镇静药物都无法满足所有的期望,但在治疗失眠的表现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广大患者最好根据自身失眠特点选择镇静药物。

入睡困难

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速的药物。如司可巴比妥、三唑仑、咪达唑仑、扎来普隆、唑吡坦、水合氯醛

夜间易醒

选择能够延长睡眠时间的中长半衰期的药物。如羟基西泮、硝西泮、氟西泮、艾司唑仑

早醒

选择长效镇静催眠药物。如地西泮、硝西泮、氟西泮、氯硝西泮

服用镇静药物应在需要很多注意事项,首先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最好在每次门诊开药建立门诊处方,方面出诊医生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从而更好的指导患者增减药量。长期使用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一般不宜连续使用超过3-4周;开始时应给予最低治疗剂量;长半衰期催眠药对于从事机械操作的人员有潜在的危险性(如司机、技术工人等);严格避免催眠药物与其他中枢抑制药物合用(服药期间避免饮酒、过量吸烟等);老年人服用剂量宜少,尤其慎用短半衰期药物;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苯巴比妥类药;儿童不宜使用催眠药物,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应忌用。


精神知多少


失眠的定义:

失眠指的是个体对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不满意。通常表现为早醒、维持睡眠时间短暂或入睡困难。(这里解释一下何为早醒:通常觉醒时间较预定时间早30分钟以上;入睡困难:主观上睡眠潜伏期延长30分钟以上)。上述情况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周至少出现3日。题主所说,每天都睡不着,是明显的入睡困难,已经构成了失眠。


失眠对机体的危害:

长期失眠会导致人的精力不足,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过分担心,紧张不安,甚至出现烦躁、爱发脾气的表现,影响人际关系交往和合是社交问题。长期失眠还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很多人反应自己变傻了,逐渐向抑郁方向转化,所以说,长期失眠可能导致抑郁,高血压、增加心梗的危险。




失眠,可能只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

在抑郁征的临床表现中,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心情不好、对事物缺乏乐趣、轻生念头以外,还存在很多躯体症状,这其中就包括睡眠紊乱。

抑郁症的睡眠紊乱以早醒最具特征,抑郁症的病人,每天早晨醒来,最担心的事便是这一天做什么,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乐趣,宁愿继续睡觉,然而,越是不想醒来越是早醒。如何判断是失眠还是抑郁?——从时间上判断:这就需要追踪病史,看到底是先抑郁的还是先失眠的,如果某些事件令自己不愉快,以此事为诱因和时间点,逐渐出现了郁郁寡欢,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么就是抑郁症伴发的失眠,这种情况,就需要同时治疗抑郁症和失眠。而如果先出现的失眠,然后长期失眠导致人的精力不足,心情不好,为此过分担忧,那么就是单纯的失眠,通常这种情况,治疗失眠,抑郁情绪会随之好转。

当然,从广义角度来说,抑郁症也属于精神疾病,所以失眠会导致精神病的说法也不是完全的危言耸听。只不过,我们大众理解的精神病通常都是胡言乱语、疯疯癫癫、行为异常之人。那么,失眠到底会不会引起狭义理解的精神病呢?

我给出的答案是,有可能。比如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此病的特点是急性起病(通常2周内),往往存在相应的应激刺激(这里的应激刺激包括生气、劳累、失眠,以及其他精神刺激),刺激之下,患者出现一些列情绪变化、行为异常的紊乱状态,个别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做出冲动伤人举动。我有一篇文章就是写的关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



幸运的是,通常这种急性起病的精神症状往往预后较好,通常2-3个月内痊愈,最快可能几周甚至几天就会明显好转,极少数的病例发展成持久的精神残疾。

单纯的失眠,即使再顽固,也不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诱因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神经递质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等,而单纯的失眠是不会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的,除非该个体本身就具有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基础。

综上,即使单纯的失眠,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需要我们及时注意,早期干预,虽然我向来不主张靠安眠药维持睡眠,但如果是严重的个体,并且明显影响了个人生活,考虑到服药的后果是利大于弊,短期服药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这样既做到安全有效,又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相关药物的副作用问题。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关注,后续内容更精彩!


汐炜医生


每天睡不着,是失眠还是抑郁症?有没有向精神病发展的趋势?先回答你,是失眠,睡不着一定是失眠啊,至于是不是病,是不是抑郁症,就要看很多其它的临床表现了。

失眠和抑郁症的关系

今天有人问我:“是失眠引起的抑郁情绪,还是抑郁引起的失眠?”我说“长期失眠会引起明显的抑郁情绪,但本身失眠又是抑郁症最常见的躯体症状,也是通常最先出现的抑郁症状”,所以失眠和抑郁症的关系也可以用互为因果来形容。而失眠也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精神紧张等等情绪变化的。

说说你的问题,睡不着一定是失眠,如果持续超过一个月就是失眠症,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疾病了。而你问睡不着是不是抑郁,说明很可能你出现了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至于是不是抑郁症,还是要经过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正规的精神检查来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抑郁症,但可能还不知道抑郁症有很多躯体化症状,而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失眠,出现的几率在64.6%,所以抑郁症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是都存在失眠问题的。

有没有向精神病发展的可能?

因为没有精神病这个诊断名称,所以精神病都是人们自己的称呼,一般多是指最严重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如果你的意思也是如此的话,不管是失眠,还是抑郁症,都不会最终转化为精神分裂症。因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甚至炎症、感染、药物等等因素都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有关,但这其中不包括失眠或抑郁症。

所以可以说,不论是失眠,还是抑郁症,是没有像精神分裂症发展的可能的。但失眠的危害同样巨大,抑郁症更是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疾病,都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对于抑郁症患者,越早的治疗,越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更好的转归以及更好的预后,更少的复发几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可以关注一下,我会持续给大家带来抑郁症等精神医学的知识的。


我说精神


每天累的都没有说不着的时候。但是我曾经上一天班,回家在卫生间待一个多小时,然后再站在窗前,一站就是半宿。那会心里的艰难,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时久日常,无可奈何勇于向前,不回头终不必感慨万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