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推行摊丁入亩本是好政策,为何后来反而给清朝造成负面影响?

iwndl


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摊丁入亩在当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它慢慢就不能适应了,所以后来就给清朝带来了负面影响。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雍正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66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就是原来百姓要交人头税,现在不用交了。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这也是清统治者用以缓和土地兼并的一项政策,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王朝的统治赢得了人心。

摊丁入亩的好处

摊丁入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官绅地主。不知给多少穷人卸下了沉重的枷锁,铲除了多少官员的摇钱树。

无地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不再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上,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人们就可以经常走动经商,也才有了后来的晋商,徽商,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

人头税一废除,人口也随之增加,反正不按照人头收税了,一般的小农家庭也可以多生几个,来增加劳动力,促进了荒地的开垦和农业发展。

这一政策在当时可是大快人心,让百姓拍手叫好,虽然推行的过程比较艰难,受到了地主阶级的反对,但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后还是完成了,所以说在当时是个好政策。

摊丁入亩的局限性

1 摊丁入亩后,百姓们是不用做丁役了(免费给官府干活)了,可是要多交赋税了,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负担,导致了农民逃亡外地躲避赋税的情况开始上演。

2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摊丁入亩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贯彻落实,也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

3 摊丁入亩后,人口大量增加,大量荒地也得到了开垦,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但是地毕竟是有限的,人是可以无限繁衍的,所以到了清朝末期,才有了四万万人,当时的有限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当时无限发展的人口了,再加上天灾人祸,经常会发生饥荒,引发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白莲教起义,基本都是人太多,饭太少导致的,所以太平天国才会有平均分配的口号。

结语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政策也是要不断改变的,要和时代的发展相一致。摊丁入亩前期促进了清王朝的发展,后期却给它带来了消极影响,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一项实行了上百年还不改变的政策,就算原来是好的,也该变变了!

所以说,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一定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


历史一课


摊丁入亩,看起来都是好政策,就如王安石变法一样。

所谓摊丁入亩,就是将以前收取的丁银(人头税)折算到土地之中。清丈土地之后,按照土地收取。

表面看起来,没有土地的百姓就不再支付丁银的负担,地丁与田赋统一为田税。

然而,这里面有很多弊端:

1、政策层面

自耕农土地占比大约40%,而对大土地所有者的地主来说,再多的税也能转移到佃户。

2、操作层面

对于掌握基层乡镇话语权的地主来说,如何分摊丁银,土地贫瘦,人丁多寡,都是有极大操作空间的。势单力薄又比较分散的自耕农反而承担了更重的丁银。


四川達州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

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雍正二年七月推广全国,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此举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或称“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此政策是指”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即废除他们免税的特权。

扩展资料:

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更称为火耗或耗羡,但耗羡的范围大于火耗,耗羡还包含雀鼠耗等。

征纳运京的米谷,被雀鼠偷食损耗,称为雀鼠耗 。汉朝时,每缴粮食一石,加耗两斗,后汉隐帝时,雀鼠耗由纳粮一石加耗两斗增到四斗。

雍正二年正式实施耗羡归公,最早在山西推行,二年七月,正式推广至全国,将明朝以降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清雍正年间通过定火耗以增加各级地方官薪给的重要措施。清初承明旧制,官至极品俸银不过180两、禄米180斛,七品知县年俸仅45两。州县官员不能借以维持生活。于是有所谓“火耗”。火耗又称“耗羡”、“羡余”是正税之外无定例可循的附加税,也是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

雍正二年(1724)降旨实行耗羡归公,同时各省文职官员于俸银之外,增给养廉银。各省根据本省情况,每两地丁银明加火耗数分至1钱数分银不等。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文职官员养廉。这一改革措施集中了征税权力,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的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但州县官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这两项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百姓的压力,但却触动了贪官和地主的既得利益。


晓钟楼主


摊丁入亩政策有明显的局限性。它没有消除反而加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讲,它维护的仍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长久统治,牢固统治的利益。它使封建统治更加牢固。事实上,摊丁入亩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首先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赋役不均所进行的激烈斗争的结果;虽然名义上陆续在各省实行,但不可能持久认真地贯彻执行。


梅雨之夕98378221


我提一个看法,摊丁入亩政策总体上是正面的影响,并没有多大负面影响,但只是没有彻底解决社会矛盾而已。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又叫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内容主要点:

1.废除自西汉一来的人头税,丁银摊入田赋征收;

2.调整户籍政策,允许农民自由迁徙;

3.查清全国各地地产,实行按亩均摊税赋政策;

4.修改派丁政策,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壮丁多田多多缴税,反之少缴纳。)

在实行这项政策之前,清朝沿袭的是明朝的丁银制度,弊端较多,这些税收都是由地方收缴,不入国库,因为贪腐现象严重,最终是落入贪官污吏手中,不能为地方人民造福,也不能为国家所使用。

在顺治、康熙两朝,其实是认识到了需要改革,逐步取消了地方的丁银收缴的权力,归为国家管控,但仍然存在很多弊端。

官员豪绅,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力和资源,瞒报、隐报人头,少缴甚至不缴丁银,但普通的农民或者无权无势的下层百姓,却需要如实上报,承担更多的税收。

过往是五年一审,权势者可以钻漏洞少报,生小孩可以等五年再报,而家里一死人,又可以立即上报;而普通百姓生小孩立即报,增加丁银税,而死人又必须等五年,多交税。

另外对于没地,少地的农民,也必须交这个税,无疑是加重了这个负担。

如此下去,普通百姓要比官员与豪绅等有权势的人多交很多税,更加加重了贫富差距。

康熙主政之时,取消了新生儿的人头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一点农民的负担,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雍正这位具有远见的帝王,下决心推行摊丁入亩政策。

其实摊丁入亩最核心的要点在于按照丁银与田亩来缴税,说白了,壮丁多田多多缴税,反之少缴。对于无地、少地的农民,无疑是减轻了极大的负担,可以极大地缓解阶级矛盾。农民负担减轻了,人口增长速度也加快了(实际是爆炸式的增长,乾隆捡他老爹的大便宜)。另外允许农民自由迁徙的政策也使得他们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

但对于那些田产较多的地主、官员以及有不菲收入的儒生名士,需要比之前多缴纳很多税(本来就应该缴纳的,只是之前少缴而已)。他们之前可贪污或者自由分配的税,很多会被收缴到国库,也大大减少了官员任意加税的可能,同时极大地增加了国库的收入。这样的摊丁入亩政策无疑触及到了很多地主阶级的利益,推行起来阻力自然不小。这点从初期反对强烈的情况可以看出,如果不是雍正帝的强硬手腕,这项政策很可能会像王安石变法那样流产。

所以摊丁入亩政策正面意义大于负面意义,要如题主所说的负面影响,真的是很小很小。虽然摊丁入亩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矛盾与阶级矛盾(封建土地所有制决定的),具有局限性,但在当时那个时代,还是非常先进的,不宜多度苛责。

虽然总有一小撮人会说,摊丁入亩本质上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缓解社会矛盾也只是为了加强他们的统治,所以没什么值得高兴或者推崇的。我想对这些人说,你们难不成要雍正大帝直接下旨突进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啊?自己平时口口声声说历史唯物主义,要结合时代背景,顺应历史潮流云云,但一旦谈到这些在当时很先进,对百姓很有益,且又成功实行下来的东西,咋就酸不拉唧的呢?

个人见解,请笑纳。


东海寻人


本来资本家大地主们和满清夷狄合作组成军事贸易体,都是是为了抢钱的,到最后抢到自己头上,那还不反干什么,


谋世123


雍正帝实行的摊丁入亩,简单的说就是把税摊在天上丁上,这样呢就是田多税就多,反之就少;在这当时极大的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使得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好处,另外他还实行自由迁徙政策,这就使得无地的农民可以到有地的地方去,极大的改善了底层人民的生活,也充盈了国库,可谓得民心之举;这个政策呢一直延续到后来,后来的几个皇帝,诸如乾隆、嘉庆等等,他们的吏治腐败,导致摊丁入亩收来的税银很大一部分被贪官贪污,这样一来,老百姓纳税一分不少,国库的钱也没见涨多少,都肥了各级官吏,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摊丁入亩的负面影响很大的重要原因。


北斗实验室小胖


摊丁入亩

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清朝入主中原后,在绝大部分制度设计方面都效仿明朝的那一套,其中就包括了征税制度。清初的土地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每户成丁人口所征收的丁银,二是根据每户持有土地预估收成征收的田赋。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征收方式可以做到全面覆盖,有效防止了偷税漏税情况的发生。


然而,凡事有好处就自然也有坏处。朝廷一方面征丁银,一方面征田赋,从两方面入手,尽量不让税源流逝,可是这里面却存在着很大的操作空间。官绅阶层利用特权隐漏人丁,奸猾之徒又借口自家是客籍进行规避,结果丁银的重担反倒都压在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农民身上。时任山西布政使的高成龄就在奏折中写道:“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地无立锥,反多徭役”一语道破这种极为不公的现象。

1712年,清朝完成了唯一一次的全国性地籍清丈工作,之后康熙皇帝下旨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银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生存压力。


1723年,刚继位不久的雍正皇帝推行了一项在清朝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税制改革,即著名的“摊丁入亩”。“摊丁入亩”的核心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如此一来,税收负担就转移到土地持有者身上,土地多者多缴税,土地少者少缴税,无地者不缴税,底层农民受益于此政策,生活负担大为减轻。因此在地主阶层眼中,雍正帝是暴君;而在普通百姓眼中,雍正帝是圣主,是一位真正心系天下的万岁。

“摊丁入亩”的实施不仅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生产发展,而且使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清朝人口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清朝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4.36亿。不过,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是,过多人口却又对清朝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农耕社会中,人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大量人口能带动巨大的消费能力,从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然而这种增长有个大前提,那就是社会生产力必须要能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一旦两者脱节,那么人多就不是力量大,而是成为严重的社会隐患。

到了清朝后期,人口激增导致没有土地的贫民越来越多,大量失地农民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成为流民,流民的扩散又给其他地方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后来的清朝统治者已意识到人口激增带来的危险性,但由于历朝历代帝王都将人口增长视为是德政的表现,因此并没有采取什么手段来缓解这个问题。


最终,大量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贫民选择了揭竿而起,清朝后期相继爆发了“川楚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一直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自居的大清王朝终究还是被物产不足这根“稻草”给压垮了。


从“摊丁入亩”的深远影响可以看出,即便一项明显受益的好事,往往也附带着一些始料未及的后果。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如果为人处世不能积极拥抱变化,那么原先的好事也有可能最终变成坏事。

欢迎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会认真回答。还会给你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