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抗日英雄赵文喜,生于1906年,辽宁新宾县平顶山人。善骑射,使双枪,百发百中,杀敌无数。后被汉奸出卖,不幸被俘,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日本鬼子惊呼赵文喜是“铁人”“铁汉”!

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抗联英雄纪念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文喜拉杆子上山打鬼子,报号“大喜字”。
1934年,杨靖宇领导抗日联军独立师来到桓仁县仙人洞村,开辟以老秃顶子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
赵文喜觉得跟着抗联打鬼子才有前途,便商量带人下山去参加抗联,可四梁八柱都不同意,赵文喜便拔了香头,只带了一个弟兄净身下山。
抗联的首长知道赵文喜做过胡子,便开玩笑说:参加抗联欢迎,但空手不行。
赵文喜觉得抗联首长言之有理,便只身一人来到大路守候。正好有五个日伪军押车往县城送补给,中午在路边吃午饭,赵文喜弄了点酒凑过去搭讪,把几个敌人灌的东倒西歪。赵文喜不再客气,扛着五条枪参加了抗联。

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抗日义勇军



抗联首长觉得赵文喜是个人才,任命他做了恒兴抗日游击大队的大队长。赵文喜上任没几天,就带着手下二十多个游击队员伏击了鬼子的运输队。不到半个小时解决战斗,摧毁汽车六辆,消灭敌人无算,日伪军俘虏就抓了三十多个,缴获长短枪四十多支(挺),粮食、弹药、被服等物资不计其数。
几个月后,赵文喜带领一百多人奇袭铁杆汉奸王家真的保安团,经过激战,王家真被击毙,所属保安团缴械投降。

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抗联使用的手雷


1936年正月,由于鬼子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抗联物资供应极度匮乏。
赵文喜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多才多艺,上级首长命令他离开作战部队,去地方开展地下工作,为部队筹集粮、款、枪、弹等作战物资。
赵文喜摇身一变成了风度翩翩的商人,每天长衫礼帽,出没于达官显贵之间。当地商会的会长,伪警察署的警官,粮栈、饭店、牛羊肉铺的老板们,都被赵文喜发展为地下联络员。赵文喜交游广泛,甚至山上的道士,奉天审判庭的庭长都甘心为赵文喜效命,捐赠军需,提供情报。
鬼子汉奸对赵文喜恨之入骨,派人抓了他的妻子史氏和八岁的儿子,试图胁迫赵文喜投降。没有达到目的鬼子恼羞成怒,杀害了史氏母子,并抛尸在万人坑里。

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抗联女兵


1936年初冬,赵文喜只身从那尔呼去偏砬河筹粮,在山脚一个急转弯处,迎头碰上日本人两辆抛锚的汽车,车上架着机枪,几十个日伪军无所事事,围在汽车周边闲聊。

狭路相逢,赵文喜拉下礼帽,试图混过去。一个叫赵文礼的汉奸和赵文喜是同乡,惊恐的喊了一声:他就是赵文喜。
鬼子的指挥官抽出指挥刀举过头顶,下令抓人。30多个日伪军,端着枪战战兢兢的围上来,赵文喜没有带枪,他正了正帽子,满脸不屑的道:小鬼子们瞅准了,俺就一个人,还值得把你们吓成这熊样。
在平顶山伪警察署内,日本指导官劝赵文喜投降,许以高官厚禄,还派了一个日本女特务来色诱,赵文喜视若不见,对诱惑不为心动。
恼羞成怒的鬼子开始用刑。用皮鞭抽,把凉水灌进他的腹内,再用脚将其肚子里的水踩出来,坐“老虎凳”硬生生折断了他的两条腿,用开水浇后背,把蘸上煤油报纸扔进裤裆,用烧红的烙铁烫他的下身,再用钳子把烫焦的皮肤一点点撕下来。惨无人道的折磨,却始终不能让赵文喜屈服。


以下是鬼子的审讯记录:


鬼子指挥官问:你们的衣服和枪弹是从哪里来的?
赵文喜回道:是日本子和汉奸队送的。
鬼子指挥官:你有多少兵?
赵文喜:一百多人。
鬼子指挥官: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赵文喜:不知道,一个人一个号,100人就100号。
鬼子指挥官:他们都住在什么地方?
赵文喜:你自己访去。

十几天威逼利诱,得到的口供没有写满一张纸。
赵文喜被捕,所有和他有关系的人都紧张万分。鬼子凭着臆测,抓了三个和赵文喜有关系的地下联络员,让他辨认。
赵文喜只回了三个字:不认识。
没拿到证据的鬼子只能放人。
赵文喜假装不认识三个联络员,而这三个地下联络员开始并没有认出赵文喜,鬼子已经把他折磨的体无完肤。

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鬼子指挥官黔驴技穷,面对坚贞不屈的赵文喜,由衷的称赞他是“铁人”!“铁汉”!
苇子峪警察署的日本军官,非要见见这个中国“铁人”。鬼子把赵文喜五花大绑,再用大铁钉子把他的手掌,钉在两边车厢上。
那天刚下完一场小雪,马车在洒满薄雪的山路上颠簸。有不少老百姓看到了赵文喜。据他们回忆:车厢里都是血,黏乎乎的,两只手肿得跟血馒头似的,整个人已经被折磨的没了人形,看一眼就不敢再看了。
而赵文喜还在唱抗联的歌曲,人越多唱得越欢。
有个孩子回家问他爹:那人还唱歌,他不疼吗。
孩子的父亲哽咽道:这才是好汉,硬汉!

抗日英雄谱——铁汉赵文喜


1936年12月,无计可施的鬼子决定就地处决赵文喜。
行刑那日天降大雪,去往苇子峪万人坑刑场的路上,赵文喜还再唱:

打击万恶日寇……,
万古美名留。
(抗联一军《口号歌》)

纷飞的鹅毛大雪,犹如老天为英雄送上的片片纸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