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吕布(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吕布重大事件之三——盗掘皇陵

本期文章我们接着讲吕布,主要为您介绍吕布投靠董卓期间的历史事件。

初平元年(190),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虽说后世的我们知道关东联军只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但毕竟起初声势颇为浩大,所以董卓心里也很紧张。于是乎,董卓决定迁都至长安,以避联军锋芒。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董卓一不做二不休,不仅把皇帝百官迁往长安,百姓也必须全部搬走,甚至皇宫也付之一炬,务必不给关东联军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这当中最过分的,莫过于盗掘东汉历代先帝陵寝,而这件损阴德行为的执行者,正是吕布。

《后汉书·董卓列传》载: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

董卓罄竹难书的罪行笔者在董卓篇系列文章已有介绍,这里主要讲吕布。正如笔者之前谈到吕布杀丁原的态度,绝不为历史人物无端翻案,盗掘皇陵这件事是吕布身上又一大无可逃脱的污点。

其实在整个古代史上掘皇帝陵寝的事情并不鲜见,原因无非两种,其一是政治因素,出于对昏君皇帝的痛恨,以掘其陵寝表示否定其合法性;其二则是金钱因素,战乱时期为筹措军费,无所不用其极。

由于改朝换代时期战争频繁,所以皇帝陵寝被掘多发生在这种时期,而且上述两种因素常常兼而有之,因为正规军相对叛军在财政上通常更有保障,而且即便缺钱也不会盗掘皇陵。然而,堂堂东汉相国麾下的正规军竟然做起盗墓的勾当,不仅把东汉先帝们的墓挖了个遍,还把周边公卿大臣们的墓也都劫掠一空。然后董卓才心满意足地撤离洛阳,搬到长安继续“辅佐”汉献帝。

吕布后来常以大汉忠臣自居,几乎逢人就提自己诛杀国贼有功,而袁绍、袁术等人却对他不够好。只是不知当吕布流浪在关东诸侯各处,对人们自夸诛董之功时,可曾记得他也是挖掘东汉皇帝祖坟的盗墓者?吕布虽不是主谋,但助纣为虐难辞其咎。

前有吕布杀旧主丁原,后有破坏先帝陵墓,吕布如果在太平年代早都凉透了。只是汉末乱世用人之际,吕布凭借武勇才得到关东诸侯收留,但还是四处得罪人,最后干脆自己做主公走上前台,不过结局比较惨。此是后话,暂且不必详谈。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吕布重大事件之四——不顾强敌孙坚,搞垮上司胡轸

作为关东联军唯一与董卓军正面交战取得过胜利的人,孙坚称得上当世豪杰。吕布与孙坚也有过交手,然而,作为正史中吕布首次在战场上的亮相,不仅吃了败仗,过程也很不光鲜。

《三国演义》里三英战吕布的经典桥段当然是虚构,但不论刘关张还是飞将吕布,双方的武艺高强、勇猛善战都得到认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吕布力敌三人,虽败犹荣。大家都知道正史上吕布并非败给刘关张,而是败给孙坚,但过程的窝囊恐怕许多朋友不太熟悉,接下来为您介绍。

初平二年(191)初,孙坚率军到达梁县阳人城。此前双方几经交手,董卓胜少败多,所以此次不敢大意,以胡轸为大督护,率领五千精锐迎战孙坚。因为孙坚是由南向北进攻,而袁绍等其他诸侯在东面,所以董卓并不敢抽调太多兵力。有道是兵不在多管用就行,这支部队集中了非常多的将校都督,可以说是董卓的“军官团”,其中吕布也是骑督之一。

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载:卓亦遣兵步骑五千迎之,陈郡太守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其余步骑将校都督者甚众。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董卓眼中能够迎战孙坚的精锐部队,就因为将领云集,山头太多,导致内部矛盾迅速爆发。

胡轸作为路人甲一般的角色,了解的人不多,但历史上的胡轸背景深厚,是凉州的豪强,在董卓集团是能够与牛辅、董旻、杨定等人并列的大佬级人物。相比于刚投到董卓麾下的吕布而言,地位要高许多。吕布被董卓收为义子地位蹿升,当然会引起董卓军内部既得利益者的眼红,这位胡轸就是典型。

胡轸可能平日里趾高气扬惯了,加上本身就是急性子,有意在这支“军官团”里立威,于是出征前宣布:“此番出征,我必须斩一员青绶大将,军纪才能严整!”

所谓青绶又叫银印青绶,即白银的印章与青色的绶带,汉朝时用来指代秩比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印绶这个词就是印章与绶带的简称,在史书与古典小说很常见。

之前史料交代过,这支部队里高级军官云集,所以胡轸的话惹来很多将领的厌恶,毕竟有不少人并非胡轸直属部下,只是作战需要拼凑在一起,地位又都比较高,自然看不惯胡轸的狂妄。这当中吕布作为董卓义子、相国身边的大红人,那就更加厌恶胡轸。吕布觉得胡轸的话根本是冲着自己而来,于是决定搞点事情整整胡轸。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胡轸


且说胡轸带领部队来到距离孙坚阳人城还有几十里的广成,正好天色已晚人困马乏,于是董卓军在此进行休息。正当大家收拾行装准备睡觉,胡轸却传达命令,要求将士们秣马饮食,连夜进军,在第二天拂晓攻城。

如果说军队凝聚力强,胡轸的策略也无可厚非。所谓兵贵神速,就是打敌人个措手不及出乎意料,“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就是最佳典型。想达到这种效果,将士们就得急行军,就得牺牲休息时间。然而胡轸不是夏侯渊,他不仅没有能够感染将士效死命的人格魅力,甚至不久前还惹得己方众将怨气冲天。这种情况下强行搞突袭,更加剧了部将们离心离德。更何况,还有吕布这个大刺头窝里反。

胡轸连夜进军命令一下,吕布和其他将领就商量好对策,这些人宣称:“阳人城的贼人已经跑啦,赶紧追,不然就让他们跑了!”胡轸不知是自己人耍诈,赶紧命令部队停止休息,继续前进。

到达阳人城外发现,孙坚军不仅没逃,而且守备甚严。这时的董卓军已经筋疲力尽,纷纷在野外就地倒头便睡。大家睡得正沉,忽听得有人大喊:“孙坚军杀出来了!”睡眼惺忪的董卓军将士慌忙逃跑,恐慌情绪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支队伍丢盔弃甲疯狂逃命。跑出十几里后才发现,孙坚根本没出城,虚惊一场。不用说,编造假消息的人正是吕布。

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载:释甲休息,而布又宣言相惊,云“城中贼出来”。军众扰乱奔走,皆弃甲,失鞍马。

稳住阵脚的董卓军回到阳人城外,把丢掉的武器、盔甲再捡回来整理一番,胡轸还想攻城。然而这时发现昨晚城外还很浅的壕沟已经被孙坚军连夜加深,城墙上满是严阵以待的士兵。看看自己这边一夜没睡做了几次折返跑的军队,胡轸不敢攻城,只能悻悻然撤军。

在吕布的传记中只讲到胡轸撤军为止,这是为传主修饰、避讳的惯例。董卓的军队在阳人城外如此折腾,城内的孙坚如果毫无动静那就太不合理了,所以真正的结果请见如下史料。

《后汉书·董卓列传》载: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

因为吕布的“帮忙”,好端端的董卓军精锐部队被孙坚轻松收拾掉。就这样,吕布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在战场的亮相结束,战役失败,过程更不光彩。

如果为吕布如此下作的行为寻找原因,那么派系斗争是首要因素。之前笔者讲过,胡轸是凉州大佬,在董卓军自然根深蒂固。吕布作为后来者既非凉州军出身又无深厚根基,引来胡轸的不满与眼红。根据史料以及实际情况分析,对胡轸不满的将领为数不少,吕布正是最出名的那个。这些人集体反对胡轸,才导演出坑害自己人的戏码。

但是,不论胡轸事先宣扬的必斩青绶是否针对吕布,大战当前不思如何退敌反而虚报敌情坑害己方,这种事简直突破底线。更何况对面不是张三李四,而是“江东猛虎”孙坚。吕布反复无常、毫无大局观的性格特点在此事件上再次暴露无遗。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两胜吕布的孙坚


吕布重大事件之五——父子不睦,裂痕初显

不久后董卓亲自率军与孙坚交手战败,董卓退往长安,留吕布守洛阳。这时的洛阳早已烧成废墟,吕布的任务只是拖延孙坚,所以当孙坚由宣阳城门冲进洛阳,吕布徒有虚表地抵抗一阵就撤退了。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期的吕布就讲到这里,表现与《三国演义》大相径庭,实在对不起飞将之称。

也许是孙坚太凶猛,或者吕布也是董卓军内部勾心斗角的受害者、受排挤者,总之虽然此时颇为狼狈,但后来的吕布确实有着相当勇武的表现。而且凭借诛杀董卓,吕布的形象突然间高大起来,虽然从后世来看这也只是吕布反复无常的一次体现,但在当时却为吕布树立了相当正面的形象。

说到这,终于该聊聊吕布与义父董卓反目成仇的起因了。

初平二年(191)四月,董卓进入长安,而孙坚则因为卷入关东联军争夺地盘的混战被迫撤退。声势浩大的讨董联盟变得徒有虚名,董卓继续把持朝政,而且更加暴虐无度。

董卓对吕布倒是信任有加,估计他也不知道导致胡轸战败的罪魁祸首正是他的义子吕奉先,所以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升迁其为中郎将,封都亭侯。如笔者之前所言,董卓对吕布的信任仍然仅限于做贴身侍卫,以吕布的威望拉拢并州军将士。加上董卓有自知之明,心里很清楚自己对待公卿大臣太过残暴,得罪人太多,所以平日里都把吕布放在身边,形影不离。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何况董卓简直比老虎还要凶狠百倍。吕布每天陪在董卓身边,难免偶尔会有惹领导不高兴的时候。某天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董卓大发雷霆,竟然抄起手戟就向吕布掷去。手戟是古代常见的短兵器,用来近战防身或投掷,在三国时期有不少名将都使用过,最经典的莫过于典韦以投掷手戟的方式击杀多名敌军。

手戟本就是投掷兵器,加上董卓膘肥体壮,这一下扔出去普通人很可能当场毙命。多亏吕布身手敏捷闪身躲过,赶紧扣头谢罪。董卓也冷静下来,接受了吕布的赔罪。

《后汉书·吕布列传》载: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閤,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

根据这段史料,两人虽然表面上当场就化解了矛盾,但吕布心中仍然怨恨董卓。这也很正常,毕竟吕布可是董卓义子,又整日在其左右护卫,本以为关系亲密无间,结果因为件小事就能让董卓起杀心,显然董卓内心并不尊重吕布,所以吕布心寒在所难免。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吕布篇(中)


本期主要介绍并分析了吕布投靠董卓后的重要事件,为您揭示一个与文艺作品形象截然不同的吕布。然而飞将吕布绝非浪得虚名,关于吕布刺杀董卓及之后的事迹,今后的文章将继续为您介绍。感兴趣的话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