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

王培生老師曾這樣解釋“意氣君來骨肉臣”:“外形動作好比是年輕人,心意內氣好比是老年人,年輕人是照應老年人的,不能自顧自,想怎麼動就怎麼動,要時時刻刻聽命於老年人的支配和調遣,一點也不能摻雜自己的想法和意識。老年人要往東,他就得往東;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點,他就得慢點;老年人要快點,他就得快點;動作的大小亦復如是。”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這是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老師在20世紀80 年代中期,接受《中國日報》英文版記者採訪時說的一句話。王老師言簡意賅,一語道破了太極拳鍛鍊時的大要與精髓。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

王培生老師拳照

《太極拳經》講“凡此皆是意”,《十三勢歌》講“勢勢存心揆用意”,也就是說意識問題是太極拳的首要問題。各式太極拳也無不強調心意為先,以及意識的重要性。太極拳體用之四要:意專、氣斂、神聚、勁整。“意專”乃四要之首,太極拳的行功要領為“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具體來講就是“以心行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因此“以心行氣”絕不是故意努氣,而是心意一動,“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也就是腦子一想,意為嚮導氣隨行。意到氣到,氣到勁到。此乃太極拳內練要義的根本所在。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後形動,是內動帶動外形,外形合於內動,由內及外,內外一致,這就是太極拳運動規律的一大特點。內,指的是意氣;外,指的是骨肉(形體),也就是身體姿勢的變化和四肢動作的屈伸。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

十三勢行工歌訣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

十三勢行工歌訣

在封建社會,君王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臣子是聽命於君王的。“先在心,後在身”“意氣君來骨肉臣”就是以君王和臣子的主從關係打比喻,強調後者要聽命於前者,而且內裡的意氣與外在身體各部既要有主從先後之別,又必須是協調一致、密不可分的。呈現出的結果,則是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周身一家,完整一氣。具體到練拳,就是要求頭腦中摒除所有思想雜念,未動之前,先想動作的要領、方法以及動作運行的軌跡,前一動開始以後,隨著意動而考慮下一動的開始、發展和結束。這樣,週期性地進行下去,直至練拳停止。這裡充分說明太極拳的一切動作都是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的,意動形隨,身心合一,“

如秋風之掃落葉”(吳圖南先生語)。

80 年代中期,王培生老師曾對“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氣君來骨肉臣”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比喻,他說:“外形動作好比是年輕人,心意內氣好比是老年人,年輕人是照應老年人的,不能自顧自,想怎麼動就怎麼動,要時時刻刻聽命於老年人的支配和調遣,一點也不能摻雜自己的想法和意識。老年人要往東,他就得往東;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點,他就得慢點;老年人要快點,他就得快點;動作的大小亦復如是。”也正因為太極拳運動的特點是由靜而動,由內及外,全憑心意用功夫,一切動作純以心意為主、不妄用力為最重要之原則,所以,也有人詼諧地把太極拳運動說成是“意識體操”。


太極拳,與其說是“肢體的運動”,不如說是“心意的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