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到“念念在道”-----(深度思考)

“眾生”是迷惑顛倒的代名詞,“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代名詞。

“眾生”之所以迷惑顛倒戀紅塵,枉受輪迴忘本心,就是因為眾生還不知道“我”是誰,眾生時時、事事、處處、念念都在堅固“自我”,深深地沉定在“無明”之中,以身為我,以妄為真,迷而不覺,難以自拔!

“佛菩薩”則在甚深的“湛明”之中,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雖然超越一切,但是不離一切;在不生不滅之中,展現出無量的生與滅。大智之人能夠“在相見性”,明白“性相一如”的辨證關係;大慧之人能夠“在妄見真”,懂得“真妄一體,知妄即真”的法理。

如何才能做到“念念在道”-----(深度思考)

真正的覺者時時、事事、處處、念念都活在“當下”,與天地萬法圓融為一個本體;狂心頓歇,妄念不起,無明亦明,從此不再有迷惑顛倒。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越是真理越簡單。

真正的覺者都是“心學”的大師,他們用“心”把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所有,圓融為一個絕對的整體、統一的整體,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息息相關,血脈相連,道交感應,萬法同體,非一非二!就像一片大海,無論風平浪靜,還是波濤翻滾,還那片大海,還是“我”!

在“佛菩薩”心裡,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我”,同時也沒有什麼東西是“我”。既不多一念,也不少一念,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本自其然;一切都是本覺、本明、本有、本我;一切都是無生法忍,法爾如是。“天地萬法皆是一人一念之所變現”,也叫“一念萬法,萬法一念”,這句話高度概括了佛法的真諦。

如何才能做到“念念在道”-----(深度思考)

我們要明白整個宇宙既是物質的,也是意識的;既是真實的,也是虛妄的;佛陀在《楞嚴經》卷一講到:『萬法因心有體』,在《楞嚴經》卷四,佛陀把“四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和“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統統會相歸性,歸為“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歸為一顆真心。那麼,我們想想,整個宇宙的萬法萬相、萬事萬物、生生滅滅,是不是一顆“真心”的隨緣展現?

佛陀在《法華經·方便品》講到“十如是”:『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所以,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萬有,無非一個“如”,皆是我的真心本來面目,真妄一體,知妄即真。整個宇宙當下就是一顆“心”,就是一尊“佛”,“一”為無量,無量為“一”!

如何才能做到“念念在道”-----(深度思考)

佛菩薩從來沒有離開過世間,眾生也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佛菩薩;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明白“真理”的人,還要把“真理”落實在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當下;要時時刻刻提起“觀照”,始終保持“覺醒”的狀態,也叫“飯食經行”!對於覺者來說,生活就是道場;生活就是一場磨鍊,生活就是一場考驗,生活就一場如實的修行!

在生活中,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高低貴賤,無論興衰成敗,皆是“隨心應量”,皆是因果循環,皆是“心”上起相;以真顯妄,以妄顯真,也叫“言妄顯諸真”(見《楞嚴經》卷六)。真正的覺者不會迴避世間的艱難險阻,不會迴避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不會迴避世間的一切;吃苦了苦,而是借假修真,在妄見真;大發慈悲心,堅固出離心,成就菩提心!

如何才能做到“念念在道”-----(深度思考)

我們要始終保持不被境界所轉,時刻都要在“正念覺察”的清醒狀態;當然,在剛開始“如實觀照”的時候,衝擊力會很大,也會感到非常的難受;因為無始劫以來,我們都在“無明”之中,都在“顛倒”之中;現在“轉”變根本的知見,“轉”變對一切的認知,會有些不適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熏習,久而久之,你的定力、慧力、覺察力就會日與俱增。

如何才能做到“念念在道”-----(深度思考)

“如實觀照”就是“轉凡成聖”,等到“功夫”成片後,無論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再來與你相撓,你都能做到念念在道,轉境則同如來;一生風月且隨緣,不忘初心方為聖,生命精彩紅塵客,如來如去皆是“如”;做到不覺而覺,覺而不覺,也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在塵覺塵,觸目菩提,雖居萬丈紅塵裡,也是蓮華國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