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它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肾功能损害,在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的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肾脏有强大的储备能力,当肾小球滤过滤(GFR)减少至正常的35~50%。临床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来代表(GFR),患者能保持无症状,血肌酐正常。随着病情的变化,当GFR降至正常的20%~30%时,才能发现氮质血症,是慢性肾衰的早期,血肌酐也随之升高,但无临床症状。当肾单位进一步破坏,GFR低至正常的10%~20%时,患者血肌酐显著升高(约为450~707umol/L)贫血比较明显,夜尿增多及水电解质失调,并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症状,此阶段称为肾衰期。尿毒症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是慢性肾衰的晚期,其GFR<10ml/min,血肌酐>707umol/L,此时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十分显著。据统计,每1万人中,每年约有1人发生慢性肾衰。肾功能不全肌酐在400以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是满意的,可以推迟患者进入尿毒症期,透析之苦,如果肌酐大于600umol/L中医治疗很难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