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徐庶是三國名人,如果按照關注熱度值打分的話,他不屬於頂尖的那波人,但分數也不會低。最讓人熟知的,不是徐庶的智慧,而是徐庶進曹營後的業績表現——實屬無聲的反抗,以至於成為著名的典故,並形成了廣為人知的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睿智的徐庶走了一步昏著,過於拘泥世俗的評價,導致浪費了自己的本領。苦讀多少年,積累了一身學識,都付之流水。面對同樣的難題,換做當代青年,卻根本算不上問題:薪水高,北上廣;機會多,留歐美,很少會因為父母而留下。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可是,徐庶有不得不去的理由。

程昱假傳徐母寫信召徐庶,即使徐庶想到信是偽造,但事情傳出後,士人難辯真假,徐庶也只能去,假如徐庶不去,違背母命就是真實發生的事件,程昱寫信是《三國演義》的細節。而在正史的記錄,徐母落入到曹軍手中,徐庶為了保全母親,不得已下,辭別劉備,前往曹營。

用現代思維方式,或許很難理解徐庶的選擇,智慧過人的軍師,為何會踏上錯誤的道路?瞭解古代的背景,就會發現徐庶沒有更好的選擇,也是他的可悲之處。

選擇投曹,不是徐庶的一時糊塗,也不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徐庶有他的顧慮。以下幾個原因,或多或少影響著徐庶。

功利的角度,徐庶的事業心

徐庶的智慧,來自於刻苦讀書。而多年的苦學,目的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能夠學而優則仕,“學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徐庶生在古代,就不能脫離時代的侷限,而當時,作為一個士人想要在仕途上有所作為,上升的渠道並不多。

漢末,延續了幾百年的漢代察舉制已經衰落,沒有家庭背景,僅靠學識很難有為朝廷效力的機會。

隨著東漢中後期世家大族勢力的發展,察舉、徵辟的選舉權被控制在少數大官僚手中。薦舉很大程度上憑長官意志取人,被看中的人大都是奉承、聽話、報私恩的平庸小人,成為官僚結黨營私的工具。當時的民諺:“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清素自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從而造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徐庶不是出自豪門,沒有家族的支持,他可以依仗的,只有才能和聲名。雖然當時沒有什麼被推舉的機會,即徐庶不再能依靠察舉制躋身仕途,但幾百年間形成的習慣沒有那麼快消除影響,不但眾多士人仍然注重名聲,有選擇權的各家主公也會看重手下的品德——所以曹孟德的“唯才是舉”才顯得另類。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在三國亂世,除了曹操,其他勢力仍然習慣於選擇有德有才的士人;而且,即使品德不再是擇才的標準,但作為道德約束仍然風行。

而品德中,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就是孝,對於有事業心的徐庶來說,當然不敢做出違背孝道的事

社會的影響

作為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舉孝廉有著極大的社會影響,從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念。要成為眾人羨慕的官員,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德行。自然而然,社會形成了普遍尊重有德之士的風氣,會鄙視有才無德之人,也形成了潮流。習慣思維出現後,短期很難扭轉,就如同當年鐵飯碗的誘惑。所以,在觀察一個人的言行時,就會特別關注他是否孝順。

【中國教育史】:孝廉是漢代察舉中最重要的科目,以孝行廉舉為基本條件,主要是察舉孝子廉吏儒家強調為人立身以孝為本,任官從政以廉為方......兩漢從地方官吏到朝廷的名公巨卿,有不少是孝廉出身,對漢代政治影響很大,對社會也有影響,通過舉孝廉,形成了“在家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風尚。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由不得徐庶另闢蹊徑,他當然會愛惜自己的名聲,也畏懼別人的非議。

儒家文化的薰陶

在漢代,儒學盛行,而儒學提倡的根本就包括孝。

其一,使孔子“舉賢才”和“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在漢代開始得到制度上的落實根據董仲舒的建議,在“獨尊儒術”的政策指導下,漢代學校教育體制和察舉制度大體上同時建立,儒家倫理道德和經學造詣成為賢才的基本標準,學校教育培養賢才,而察舉制度選拔賢才,三者之間結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儒家教育和察舉制度相輔相成。儒家教育用知識培育人才,察舉制度按照規則挑選人才。在此過程中,儒家思想同時也發揮著教化作用,即使不為滿足舉孝廉的條件,接觸了儒家的理念,不少士人會從心底接受孝順觀念,誠心的孝敬父母,也就是說,在儒家學說的影響下,的確會出現真正的孝子,而不是作秀或博取政治資本。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徐庶雖然表現的像是“愚孝”,但他可能真的就是孝子。

按照正史的記錄,徐庶是知道母親被擄走後,才去投奔曹營,至少那樣他可以照顧老母。顧念母親,也說明了徐庶的孝。

眾人皆言,就一定正確嗎?

不禁要深思的是,徐庶無奈之下投曹,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孝道的約束,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這都不是明智的選擇。徐庶在劉備手下如魚得水,可以充分發揮才能,而他去了曹操麾下後,卻沉默不言,滿腹才學白白浪費。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站在徐庶的立場,則可以理解。在當時,不孝之人普遍的會被鄙視,其他士人也會恥於為伍。如果仍然難以理解為何會被歧視,或不能認同這種畏懼,只要拿當今社會的事例來代入思考,被公認為道德敗壞的人,會受到多少歧視?又有多少人敢於接近?

然而,針對這種現象來看,又可以看出,關於去不去曹營的問題,無論徐庶是否全面分析過,鑑於龐大的輿論壓力,他選擇的道路,又只能符合民眾認知的道德。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其實,徐庶以前就有過被人歧視的待遇。《魏略》中記載,徐庶去求學時,同學聽說他以前行為不端,都疏遠他,看到徐庶謙恭,才改變看法。

《魏略》:諸生聞其前作賊,不肯與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獨掃除

由此,產生一個問題:廣泛被眾人接受的觀念是否就一定代表了正確的方向?

多數人贊同,多數人照做,就一定等同於客觀公正嗎?

即使在現在看來,觀念正確而且也該做到的孝,本身沒有錯誤;但在徐庶的時代,形成了錯誤的影響,又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從而就成為了阻礙。原本應該提倡的道德,卻被扭曲成為束縛人才的桎梏。只能說在思想落後的時代,存在各種落後性,使得原本正確的觀念,也常會導致思想的禁錮。

與現代社會比較

我們現在可以評價徐庶的失策,或者也會對此產生困惑,其實,徐庶的困境在現代也可以找到類比的例子,也可以用來對照徐庶的感受。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例如,在社會中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輕微的違反,會被視作毛頭小夥,不懂事,或者被稱為不文明的行為,被定性為不懂規矩;而嚴重違反,則認為是道德敗壞,則會被所有人排斥。

在徐庶的圈子中,不當孝子,則是極為嚴重的失德,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失去一切。

徐庶的遭遇對現在也特別有警示意義,在網絡時代,人云亦云,不瞭解真相就盲目的否定或相信,推波助瀾,形成了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身處其中,即使意識到有瑕疵,但也無法抗拒業已形成的潮流,只能隨大勢所趨。套用同樣的模式,就可以理解徐庶的處境。在網絡世界中,信息錯綜複雜,更容易被誤導,被錯誤的輿論裹挾。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另外,社會風氣一旦成型,即使是陋習,也很難扭轉,類似的情形,在幾千年之後現代仍然存在,即使觀念開放很多。在社會上,礙於面子,怕別人議論,很多時候都身不由己;明智是不好的習俗或慣例,卻無法置身事外。例如,份子錢早成為個人巨大的負擔,但不得不遵守規矩;鬧新房,各種方式戲耍新人以及新人父母,以至於顯得低俗。

說到這裡,不難理解徐庶的投曹:第一,現在覺得可以不管不顧的守孝,在當時就是天大的規矩,徐庶不可能反抗,第二,即使有了一些覺醒的意識,徐庶明白其中的弊端,也沒有辦法違背。不是當事人,想象不出面對的巨大壓力。

人言可畏,自古皆是。就像父子抬著毛驢走的笑話,從來沒有改變過。思想解放的現代人都無法避免世俗的影響,更不用說守舊傳統的古人。

所以,徐庶進曹營,自有他的苦衷。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參考〉

《魏略》

中國教育史

〈完〉


徐庶進曹營,有著無法言說的苦衷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