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養的孩子才能獲得獎勵


有教養的孩子才能獲得獎勵

有能力者飛得高,有教養者才飛得遠。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有教養的孩子

有教養的孩子才能獲得獎勵


最近,在央視新聞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張照片,一個小男孩和一位中年醫生面對面互行鞠躬禮,畫面單純而美好感動了很多人。

原來這個男孩叫軍軍,今年才3歲,因高燒不退被父母送入醫院治療,入院時意識模糊,四肢抽搐,牙關緊閉。

接診的正是畫面裡的楊惠琴醫生,她迅速將孩子放在治療床上,把他的頭偏向一側,並撬開其牙關,將自己的手指伸了進去,以防孩子的牙齒咬傷舌頭。

隨後,對孩子進行了退熱、鎮靜等一系列治療。

半小時後,楊醫生的手指被咬得發麻,但軍軍的病情好轉了。

兩天後,軍軍到醫院複查,父母告訴軍軍,他的病是由楊醫生治好的,示意孩子向楊醫生表示感謝。

沒想到,軍軍用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達感謝,那就是一個深深的鞠躬,楊醫生被孩子的可愛和真誠感動,也隨即彎下腰來,行鞠躬答謝禮。

有教養的孩子才能獲得獎勵


有人說,在醫患關係如此緊張的今天,這個畫面猶如一股暖流,將在這個嚴冬裡,給很多人以溫暖和寬慰,醫生的妙手仁心,患者的感激和尊敬,這樣的和諧背後,就是大愛的呈現。

而我除了感動之外,還從孩子的身上發現了另一種光芒,那就是教養

對於一個三歲的孩童來說,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從父母身上學習到的,如果不是父母曾在他眼前示範過,他絕不會知道除了說“謝謝”,還有另一種更好的方式可以表達感恩,那就是鞠躬。

01

  • 父母的解釋和掩護,正在使孩子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為什麼軍軍的行為,能在網上引起這麼的反響?大概是因為我們平日裡很難看到這樣彬彬有禮,懂得感恩的孩子,卻隨處可見張牙舞爪,囂張無禮的孩子吧。

記得有次我與朋友一起去吃飯,餐廳生意很火爆,大家需要在飯店走廊上先排隊等候,所有人都在服務員的安排下安靜的坐著,唯獨有個孩子在走廊裡來回跑跳,喧鬧:媽媽,為什麼我們需要等?

他媽媽不耐煩的回答:是啊,我也不想等啊,那是因為你想吃披薩我們才來的啊?

男孩繼續糾纏:我又不知道要等這麼久。(實際上,從拿號開始,他們才等了五分鐘而已)

那位在手機裡忙著鬥地主的媽媽不堪孩子的打擾,拿手一揮算作回應:如果你想吃你就閉嘴,要麼你就去找服務員幫忙解決。

這個不到十歲的孩子,聽完這話立馬像離弦之箭衝到了服務員面前:你給我們安排座位,我們等不及了!

沒有稱呼,沒有請求,直接給服務員下達命令。而坐在我身邊的母親卻用沉默默許了這一切。

服務員說:對不起,我們都是按照順序安排的,請你再耐心等候,大概十分鐘就到你們了。

男孩不從,好像如果聽了服務員的話,剛才那一番氣勢洶洶就白上演了。於是他變本加厲的說:我就是要現在進去,你讓我們進去!

服務員搖頭表示不能。被激怒的男孩朝服務員瞪著眼珠子算作發洩,這時他媽媽終於開口了:你看看你以後不好好讀書,就會和她一樣,只能做個沒有水平的服務員。

那一剎那,服務員的臉紅了,旁邊等待的食客也向這位母親投來了鄙夷甚至憤怒的眼神,而我,則為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素養和道德水平低下的母親身邊,感到惋惜。

日本思想家池田大作說:“教養,就是圓滿的人格。”

那麼,就這名男孩這樣挑釁,目中無人的做法,基本可以推測他即使再用功讀書,他的人格也不會是圓滿的。

當今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的開放社會,隨著外來文化的湧入,新時代的父母更加願意尊重孩子的個性,意在解放他們的思想,讓他們獲得自由。

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也有很多家長走入了誤區,拿孩子的頑劣當聰明,將他們的出格行為單純解釋為活躍和外向,卻不知,這一切其實已經背離了教養的軌道。

而父母的解釋和掩護,正在悄悄使孩子成為在人群裡不受歡迎的人。

有教養的孩子才能獲得獎勵


02

  • 公司的生存潛規則:有教養者請留下。


過去聽過一句話:有能力者飛得高,有教養者才飛得遠。

這句話在當今這個唯成績和業績論英雄的時代裡,似乎輕如鴻毛,格格不入。

其實不然,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和發展,社會主流價值觀是不變的,有教養的人,無論身處哪裡,他總能獲得與他的人格相匹配的機會。

青年報在前不久刊載了一則消息,就在今年,重慶某公司同一時間共招聘了21名大學生,而就在後來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裡,該公司又陸續將其中20名本科生開除,唯一一名大專生卻被留了下來。

這是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結果,引起了當地很多媒體的注意。

後來經瞭解得知,被開除的大學生並非能力和水平的問題,而留下來的那位大專生也絕非有什麼可靠的後臺庇護,而是這個公司有個老員工深知的公開秘密,那就是將教養作為考核新員工的首要指標。

被開除的員工中,有的目中無人,有的遲到早退,有的自私自利無集體精神,有的僅僅是在餐廳裡大聲喧譁亂扔垃圾等等。

而留下來的那一位,則正好沒有這些不良習慣,個性謙和,自尊自律,懂得保持個人形象又維護集體利益,該公司給他的評價是個有教養,可發展的人。

這樣的小概率事件貌似是一種偶然的幸運,而實則,又是社會規則下的一種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