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的糾結:關節假體醫生讓我選!我該怎麼選?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不論假體材料還是手術技術都有了質的飛躍,目前已成為關節外科最成功的手術之一,也是眾多嚴重髖關節骨病和骨折患者的不二之選。

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的糾結:關節假體醫生讓我選!我該怎麼選?

雖然決定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但患者朋友們接下來面臨的抉擇也不少,其中最糾結的可能就是到底該選擇哪種假體,這也是在術前談話過程中手術醫生常規會讓患者考慮和選擇的問題。作為非專業人士,如何儘可能合理地做出這個影響自己後半生的重要決定呢?希望下面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人工全髖關節由髖臼外杯、髖臼內襯、股骨球頭和股骨柄四部分組成。其中讓患者選擇的是髖臼內襯和股骨球頭這兩個組件,這也是人工關節的摩擦界面。目前的主流選擇有以下三種組合:金屬球頭+聚乙烯內襯、陶瓷球頭+聚乙烯內襯、陶瓷球頭+陶瓷內襯。下面分別介紹這三種組合的優缺點。

一、金屬股骨頭+聚乙烯髖臼內襯

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的糾結:關節假體醫生讓我選!我該怎麼選?

·這種搭配已有半個世紀的使用歷史,也是最經典的假體組合。由於“金對聚”為“硬對軟”組合,術後髖關節活動沒有異響。聚乙烯內襯的高邊設計理論上可以為股骨頭提供更好的覆蓋,降低脫位風險。同時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假體的價格在三種組合中也是最便宜的。

·一分錢一分貨,“金對聚”的耐磨性能在三種組合中最差。當然,目前使用高交聯聚乙烯後,耐磨性較以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已有明顯提升。一般的預期使用壽命在15年左右

二、陶瓷股骨頭+聚乙烯髖臼內襯

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的糾結:關節假體醫生讓我選!我該怎麼選?

這種組合比“金對聚”耐磨,價格比“陶對陶”便宜。是三種組合中的折中選擇。一般的預期使用壽命在20年左右

三、陶瓷股骨頭+陶瓷髖臼內襯

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的糾結:關節假體醫生讓我選!我該怎麼選?

·“陶對陶”的摩擦界面在三種組合中是最耐磨的,因磨損碎屑最少,無菌性鬆動的風險最低,一般的預期使用壽命在30年左右

·價格在三種組合中最昂貴。因為是“硬對硬”組合,部分患者在活動中可能會有異響。另外,有的患者擔心因為陶瓷的脆性,遭受較大外傷暴力時可能發生碎裂。其實對於第四代“粉陶”來說,這種風險極低,患者對此無需有太多的顧慮。

全髖關節置換術前患者的糾結:關節假體醫生讓我選!我該怎麼選?

“我該怎麼選?”

通常情況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骨骼質量等因素就髖關節假體的選擇給患者客觀的建議。同時,患者也要對自己術後的運動強度以及經濟承受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做出最合理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