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各諸侯國雖然在名義上是周朝的臣子,但是自武王分封之後,周王室逐漸失去了對諸侯國的統治,國境內的一百餘個諸侯國為了搶奪資源,增加實力,開始了針對其他諸侯國的兼併戰爭,實力弱小的諸侯國逐漸消失,成為了實力強大的諸侯國的組成部分。

隨著晉、楚、齊等超級強國的崛起,她們成為了當時局勢下的第一檔的強國,而包括後來戰國七雄中的燕、秦只不過屬於第二檔的國家而已。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外,春秋時代還存在著一些二檔國家,比如鄭、宋、魯、陳、衛,這些國家在當時的實力不弱於秦,但是卻在後來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春秋小霸鄭莊公

不過,如果只看春秋時代,上文提到的鄭、宋、魯、陳、衛在三強的晉、楚、齊夾縫中仍然活得有滋有味,尤其是鄭莊公,甚至被稱為春秋小霸。他在位時,留下了大量事蹟,包括著名的克段於鄢、鄭衛互伐、盟魯定宋、繻葛拒周等等。但是最廣為人知的,恐怕當數黃泉見母一事了。

有人認為憑藉這件事可以證明他具有孝的美德,但是真實的情況可能會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這件事不光和孝無法掛鉤,甚至有極大可能是他利用失勢的母親導演的一出大戲,目的就是為了樹立一個光輝的政治形象,以助於他能和周天子分庭抗禮。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歷史的記載,撥開迷霧,來探尋事情的真相。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導演在影視劇中試圖將鄭莊公打造成奸雄的形象


鄭莊公克段於鄢後拒絕見母

鄭莊公,姬姓,鄭氏,名寤生。這個名字十分有意思,據《史記·三十世家·鄭世家》中記載:

"武公十年,娶申侯女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及生,夫人弗愛。後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愛之。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請公,欲立段為太子,"

那麼怎麼理解"寤生"呢?,我們可以從字形上略知一二。

"寤"下的"爿"代表了嬰兒的手腳,"吾"代表了嬰兒大頭朝下。一個嬰兒的手腳和頭一起出來,可想而知產婦受到了多麼劇烈的疼痛,在古代沒有麻醉,很可能當時因為難產險些危及了產婦的生命,所以武姜才會厭惡莊公,希望將並非嫡長子的公叔段立為太子。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現代文字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

公元前743年,在武姜的哀求下,公叔段被封到大城市京邑,他在得到權力後妄圖越過莊公統治京邑以及附近幾個城市的百姓,被百姓所厭惡,不過他並不自知,開始了長達21年對這些地方的統治,莊公卻並未制止。於是他的膽子也越來越大,在公元前722年,他修建城防、打造武器、招募私兵打算進攻都城的莊公取而代之。而武姜則打算在城裡為他打開城門

得知了消息的莊公不怒反笑,反而立刻派出公子呂率領兩百乘的戰車擊潰了自己的胞弟,人們才知道原來21年裡莊公都沒有放棄對他的提防,只是沒有在表面上顯露出來而已。在趕跑了公叔段後,他也遷怒於自己的母親,發誓再也不見。據《左傳·隱公·隱公元年》中記載: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遂置姜氏於城穎,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

但是看《左傳》的記載,似乎後來他又反悔了,開始思念自己的母親。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最佳女主角武姜

消除內亂隱患莊公征戰中原

那麼,莊公是否真正的思念其母呢?筆者認為不然,接下來將會向大家做出解釋,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他解決了鄭國內亂隱患後做了些什麼事情。其實嚴格來說,叔段並沒有引起內亂,只是造成了隱患,所以鄭國的實力沒有損耗,於是莊公趁著國家內部穩定後,開始了針對周邊國家的戰爭。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當時鄭地周邊的勢力情況,宋、衛、鄭、魯基本呈田字排列,而周又和鄭接壤,除此之外陳蔡兩國也在鄭的南方,按理說處在這種四戰之地,首先應該和周邊親近國家建立聯盟,以求自保,但是我們英明神武的難產哥可能是屢次上天護佑,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所以把蔡、陳、宋、衛、打了個遍。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鄭國是標準的四戰之地

不過問題是小霸王莊公受困於自身國力有限,看似大破周邊國家威風八面,但其實並沒有侵佔到別國的土地和人口資源,又因為窮兵黷武耗費了大量財富,所以國力不升反降。在春秋三強的眼中根本就毫無威脅。

為了擴大影響力,小霸王莊公將目光投向了周天子,甚至產生了譖越之心,希望以周朝正統自居。據《左傳·隱公·隱公元年》中記載: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先是說交換質子締結友好,又去搶收周地的糧食,可以看出莊公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割周天子家的麥子真是神鬼操作

但是筆者認為,當時超級三強晉、楚、齊中,除了蠻楚都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尊的就是周天子,那麼怎麼可能讓周天子隨便就受到欺負呢?答案就是莊公自然不能師出無名,他想佔據道德的制高點,讓天下人尊重他從而忽視了默默無聞的周天子,所以才有了黃泉見母事情的發生。

急需樹立政治形象為己正名

那麼如何佔據道德的制高點呢?那就是為自己樹立一個的政治形象,比如華夏文明中的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這裡邊的每一項做到極致的人都會被認為是聖人。而這時的莊公,立刻想到了被自己冷落的母親武姜。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

當有了新的政治需求後,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一個被天下人熟知的孝子國君更能博得天下百姓的尊重和愛戴,所以莊公和以前不一樣了,只有一年多沒見母親就思念的無以復加,他寧可去死也要去黃泉見母親,但是他手下的大臣們當然不捨他去死啊,據《左傳·隱公·隱公元年》中記載:

"穎考叔為穎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穎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遂為母子如初。"

莊公終於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也見到了"日思夜想"的母親,這簡直是又誠又孝的國君楷模啊,叫天下百姓怎麼能不愛戴呢?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公叔段

筆者認為,之所以在武姜替公叔段求取封邑21年之後,莊公才對二人發難,其實也說明了這兩個人並非莊公的真正對手,武姜在他眼裡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所謀所劃在老油條莊公眼裡簡直是幼稚可笑,但是在明確公叔段造反前如果莊公對兄弟和母親下手,那就是十惡不赦的不孝,所以他才能忍耐兩人長達21年之久,不過三人的關係可想而知。在周朝繁雜的倫理道德約束下,連天子都反的人你能期望他對不愛他的母親好?只不過為了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而導演的一場倫理大戲而已。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母子二人演技突出


結語

至此,這起感天動地的倫理大戲終於落下了帷幕,春秋時期的最佳導演加最佳男主角,小霸王莊公在最佳女主角武姜的配合下,賺足了天下人的眼淚。讓人佩服他的孝,這種對母親的思念和愛戴之情簡直穿越了天際、穿越了時空、穿越了人心,可惜卻沒有穿越《二十四孝》的作者郭居業的"鐵石心腸"。

鄭莊公黃泉見母,其實是為和周天子爭權而樹立政治形象

可惜這裡沒有鄭莊公

雖然《二十四孝》中收錄的故事有很多情節違背了自然規律和社會常識,但是此書的創作本意是向沒有受過教育的底層百姓傳遞出孝這個道理,因此許多編纂部分也能讓人所理解。而有真實史料記載的黃泉見母事件卻沒有入選,則正是說明了許多人已經讀懂了莊公的本意,那就是並非真正孝敬母親而是意圖藉此事打造一個符合他實際需求的政治形象。

只有打造了一個讓天下百姓歸心的良好的國君的形象,才能使他名正言順地覬覦周室而不受倫理道德約束,以實現他心中的勃勃野心。假如他真正有心見母,手下臣子眾多,還需要一個區區穎考叔來為你想辦法?可見,這不過是他的一種不甚光彩的政治手段罷了,也許他還以為事情進行得天衣無縫,誰知已經被貽笑大方,遺臭萬年了。


參考文獻

1《史記·三十世家·鄭世家》

2《左傳·隱公·隱公元年》

文章內容來自小白史觀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