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恐怖?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谁谁说的???置诸葛亮、周瑜于何地??

郭嘉确实是一代人杰,谋略过人,但也不能算是三国第一谋臣,毕竟有诸葛亮在呢。所以,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并不成立。

如果题主要问郭嘉有多厉害,倒是可以谈谈。

十胜十败

官渡之战时,曹操和袁绍对阵。袁绍出身“四世三公”,身边谋士又多,而且兵强马壮,曹操当时对能否战胜袁绍,心里没谱。

郭嘉向曹操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曹操必胜,袁绍必败,让曹操不必忧心。

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
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
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
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
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

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果然被郭嘉算准了,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

算准孙策之死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在如何制霸江东时,面对孙策这个不稳定因素,有些忧虑。郭嘉认为孙策不足为患,很可能被刺客谋杀。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后来,孙策果然在打猎时,被刺客所害。

曹操叹息

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

曹操在撤退的路上,曾叹息,“如果郭奉孝在,我一定不会是这个下场。”

后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非常看重郭嘉的才能,可惜郭嘉死得太早了。


袁卫宇


姓郭名嘉,字奉孝。

颍川阳翟人,生于东汉170年。

一开始,我在袁绍手下做事,没错,就是那个来头不凡,家世显赫,四世三公的袁绍。

当时袁绍势大,也有些志气,为了实现拯救汉室,并建功封侯的理想,于是我加入了袁绍的阵营。

可后来接触久了,我才知道,袁绍志大才疏,有谋反的实力和野心,但没有成大事的胸襟和智慧,我心灰意冷,遂而离袁闲居。

离开袁绍以后,我在家看书,喝酒,种地,这样的日子,我过了整整六年。

直到建安元年,我的好友荀彧将我推荐给了曹操。

就是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很多人都说他是奸臣,祸乱枭雄,可是这只是偏见而已。

汉室之亡,起源于黄巾和十常侍,后又有猪队友,何进和袁绍的蠢操作,致使董卓入关,而使汉室彻底成为挂名傀儡。

那一日,我见了曹操,我们二人虽是初见,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短短的一个时辰多,我们却相谈甚欢,相见恨晚!

从此,我成了曹操的“军祭酒”,我和曹操工作时,是君和臣,闲赋时,是朋和友。

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方,都想逐鹿天下,取汉室而带之,我随着曹操东征西讨,为他出谋划策,我们一起破了很多对手。

建安二年,曹操讨伐张绣失败,而被袁绍致信羞辱,他担心自己不能和袁绍抗衡,于是我说了“十胜十败”的说法,而振奋了我军将士的士气,同时我也成五大谋士之首。

曹操有五大谋士,除我之外的四人是:

程昱,

荀攸,

荀彧,

贾诩。

建安三年,刘备被吕布打败,而依附于曹操,当时程昱就建议他杀掉刘备,免得将来养虎为患,后来他问我意见。

我说:“主公举剑起义,为百姓除暴,以诚信招揽天下英雄,虽然小有成效,但仍未成功,而刘备前期蛊惑人心,得了些英雄之名,现在杀他不妥,不过主公可以将他软禁起来,待以后时机成熟,在使计除掉他,这样也好收关张二人的心。”

随后几年,我和主公相得益彰,一路连征连胜。

可是建安十二年,袁绍袁熙逃进乌桓,我和主公率轻骑追杀,可是回程路途恶劣,加之连日急行军,我水土不服,染病不起。

这一日,我感觉自己大限已到,我叫人去把主公请来,诉说最后的君臣之义,亦是朋友之情!

随着账外的一声惊雷,我的头俞发的沉重,我提起最后一口气,说道:“奉孝此生,得遇主公,已了无遗憾,若有来世,愿再遇主公…………”

这就是我和主公曹操的全部故事!

(完)





姓叶名知秋


谋士郭嘉。

1、郭嘉是谁?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郭嘉不死的话,卧龙根本出不了江湖,卧龙不出,江湖上也就不会有诸葛亮的一系列神奇传说了,因为郭嘉的谋略太厉害,压着卧龙,所以卧龙一直憋屈的待在家里,由此可见,郭嘉是多么强大!

不啰嗦,来简要了解一下郭嘉。郭嘉,河南禹州人,曹操身边著名的参谋长,善谋略,可以英年早逝,年仅38岁。早年投奔袁绍,无奈话不投机,无奈回家蜗居,后经老乡荀彧推荐,来到曹操身边,大展宏图,成就美名。再来说一下他的老乡荀彧,荀彧,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可是个厉害角色,只可惜仅仅活了50岁。

2、郭嘉的厉害。

说到郭嘉的厉害,不得不提吕布,吕布大家都知道,是个厉害角色,要不人们常说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可这个大英雄偏偏反了曹操,让曹操甚是头痛,调集大军好一个打,却怎么也攻不下下邺城,郭嘉一出马,水淹下邺城,轻松灭了吕布,去了曹操的一块心病,让曹操好生欢喜。话说刘皇叔落魄投奔曹操,郭嘉建议曹操软禁了刘备,以绝后患,就像蒋介石软禁张学良一样,可是曹操楞冲大尾巴狼,不听劝告,放走了刘备,这就为以后三国鼎立埋下了祸根,到以后,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日渐强大,曹操再想灭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再后来,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彻底浇灭了曹操一统江湖的念头,如果当时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那么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三分天下,如果郭嘉不是早早病逝,那么也有可能帮助曹操重新崛起,只不过多费点时间罢了,所以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智者说历史


郭嘉不死无三国!

这只能算是一个假设,并且只能是学术范围内的假设!

在战略上并不成立!

那么原因何在呢?各位请看:

郭嘉VS 诸葛孔明

郭嘉之战力:

1,十胜十败论,曹操想讨伐袁绍,但是担心自己不具备与袁绍抗衡的能力,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这套理论不仅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帮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

2,驱虎吞狼”,就是离间吕布和刘备,令他们反目成仇。结果是他成功了,吕布夺取了刘备的徐州,刘备走投无路只好暂且归依曹操。后来下邳一战也是郭嘉提出的建议打破了僵局,令曹操攻破城门,斩杀了吕布。

3,官渡之战是三国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战役尤其体现了郭嘉的重要性。他的十胜十败论(也有说荀彧)让曹操彻底下定攻袁决心。

4,他准确预知到孙策死于刺客!

5,判定袁绍的两个儿子灭亡于内斗。

6,曹操对郭嘉的评价:“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曾“欲以后事属之”。

诸葛孔明之战力:

1,“隆中对”判定三国鼎立之局势,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

2,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阻曹军连胜势头!

3,赤壁鏖兵,联吴破曹!

4,以退为进,巧借荆州,使刘氏天下终有寸土!

5,谋取西川,奠定三国鼎立局势!

6,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孤之有孔明,犹鱼之得水也!”并在临终托孤!

诸位看到这里应该得出正确的结论了,第一,郭嘉没有诸葛亮的洞察力强,因为郭嘉在投奔曹操之前,见袁氏势大曾投之,后对其失去信心才投曹操。而诸葛亮从一开始就看好刘备,并且运作出一个躬耕于隆上,三顾茅庐的局,在刘备最最需要他的时候方才出场!这也是让世人误以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这只是巧合,郭嘉正好这一年病死!第二,郭嘉谋略不及诸葛亮,因为郭嘉擅长计将安出,就是面对局势提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如刘备投奔曹操后,郭嘉建议软禁之,后来曹操让刘备拦击袁氏,郭嘉又建议曹操不能放走刘备,但是已晚了!而诸葛亮都是谋而后动,就是说每一件事还没有发生,他就已经算到了结局,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都是胸有成竹,运筹帷幄之中!

所以说“郭嘉不死无三国”就是个伪命题,诸葛亮已算定,郭嘉不死,一般的小计策对曹操没有用,也不过多费点脑细胞罢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大不了往后推迟个十天半个月的!





带你望天涯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他辅佐曹操白手起家,逐步扫灭北方诸侯,奠定曹魏基础。有人说:“郭嘉不死,孔明不出”,还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那么,郭嘉到底有多厉害、多恐怖?难道他能帮助曹操统一三国吗?

郭嘉是三国时期的奇才,而这个奇才主要显示在郭嘉的脑回路上。

我们拿一个经典案例来进行分析,那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在曹操完全掌控河北之后,面临两个情况,第一点就是直回许昌大本营,第二点就是继续追击将敌军全部剿灭。而在这个时候,曹操的四大谋臣分别表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其中有三位谋臣都表明曹操必须立刻回到许昌,否则整个曹魏政权将会有很大的危险,只有一个人表示反对他就是郭嘉,郭嘉认为既然已经掌控了河北,就一定要把事情做绝,不能够给任何敌人以喘息时间,并且他建议曹操此刻必须立刻率领自己的全部军队前往内蒙的乌桓地区,并且在乌桓地区彻底击溃袁氏家族。就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曹操听取了郭嘉的意见,彻底剿灭袁氏集团,巩固了自己的大后方,平定了多年的隐患。

后来赤壁之战战败,曹操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 断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损失惨重的失败,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同时这话也是说给帐下谋士听的!曹操此举是在让自己帐下谋士羞愧,埋怨没人劝自己不要渡长江。

郭嘉献计有一个特点,对敌人内部洞若观火。孙刘联盟的内部矛盾定然逃不过郭嘉的眼睛。基本上是能够给曹操点明孙权和刘备面和心不和的本质,并以此为根据告诉曹操,只要放任一段时间,孙刘火拼可能极大。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孙刘联盟只要没有共同的外敌,必然瓦解。

往往是在曹操陷入左右为难,并且无法看到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郭嘉才会提出个人的建议,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个人建议全都会被曹操所采纳。而且郭嘉的脑回路非常奇特,他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多情况之下是被所有谋臣和谋士所反对的。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郭嘉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这句话有一定的理论实际操作性。

综上。


一起聊历史


三国时期有两大谋士的死亡最令人叹息,一个是刘备失法正,一个是曹操失郭嘉。如果刘备不失法正,也许不会有夷陵之败。如果曹操不失郭嘉,也许不会有赤壁之败。世人皆称,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那么郭嘉到底有多厉害呢?

郭嘉二十岁的时候意识到天下即将大乱,这正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于是他投奔了四世三公的袁绍,并且得到袁绍的重用。但是随着郭嘉在袁绍身边待久了,就慢慢意识到袁绍并非明主,袁绍优柔寡断,缺乏霸主应有的气概,恐怕难成大事。郭嘉就这样一人独自离开袁绍,转而投奔了曹操。

曹操与郭嘉可谓知己,他们相见如故,郭嘉对他这位新主子十分满意,并且说到“曹操真可谓吾主”。此后郭嘉在曹操身边的十一年里,不断献谋献策,让曹操统一了北方成为最大的诸侯。

曹操与袁绍官渡对峙,又恐怕身后吕布偷袭自己,为这事头痛不已。这时候郭嘉对曹操说:“应及早灭吕布,否则日后与袁绍大战,吕布必偷袭,袁绍性格优柔寡断,应趁袁绍没反应过来迅速打败吕布,在回过头来对付袁绍”曹操听从了郭嘉的意见,果然一切如郭嘉所说。

袁术称帝,曹操号令天下诸侯讨伐,这时候只有刘备只有愿意去讨伐,郭嘉听说后急忙劝说不可让刘备去讨伐袁术,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刘备后来占据徐州并且与曹操为敌。

曹操为了打败二袁,问郭嘉计策,郭嘉系统的分析了当前形势,让曹操撤军,二袁必定会反目。曹操后来撤军,二袁果然反目,就这样曹操轻易的打败了二袁,二袁一死一伤。

只可惜郭嘉性命不长,仅仅追随了曹操十一年,便因病去世了,郭嘉一生计策从未出错。郭嘉要是不死,曹操很有可能早早就统一了天下,没有三国也是有可能的。

郭嘉去世后,曹操十分痛心,亲自到其灵堂前大声痛苦,曹操视郭嘉为知己,却不曾想郭嘉如此短寿。


三农天下185


事有两面,话分两说。

先黑一黑

三国中有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然而他的前半句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此人叫戏志才。陈寿的《三国志郭嘉传》记载说,曹操最开始创业时,身边有一个筹画士,是颍川戏志才,此人谋略过人,曹操“甚器之”。但是这个戏志才却天生短命,很早便去世了。戏志才去世后,曹操对荀彧再询问人才时,荀彧才举荐了郭嘉。关于戏志才和郭嘉的才能,在《三国志荀彧别传》有记载:“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皆以智策举之。”只是历史牛x点儿的人遇见的时代而已。放现在来说就是踩中了时代的红利。

再夸夸郭嘉

其一 他牛在识明主,弃袁绍而投曹操这在当时人的思想中算很灵活的。没有愚忠

其二 郭嘉牛在具有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参谋能力。他提出的计策和建议总是符合曹操的意图。这不是揣摩领导心思以便钻营逢迎,而是设身处地地为领导着想,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实现集团利益最大化的战略主张。

其三郭嘉牛在天妒英才,207年37岁的郭嘉就退出了三国的舞台,他去世时真是曹操平定北方时期,天下豪杰正慢慢出现,所以他留下的只能是传说了。

其四郭嘉牛在连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都为郭嘉点赞你说他有多凶!!!




XXX3757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东汉末年,逢三国,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期,无数英雄豪杰都在为了自己毕生的梦想而努力,这些英豪当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凭借自己过硬的才能为西蜀的建立奠定基础,并且要诸葛亮名流千古,成为无数人的典范,曾经有人一句话“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好多人认为郭嘉强于诸葛亮。

郭嘉曹操的第一知己,唯一懂曹操的人

郭嘉最早开始先投靠了袁绍,认为袁绍并不是可以成大事者,他就离开了袁绍赋闲在家,后经过苟彧介绍投奔曹操,给曹操视为上宾,这个时候曹操很看重郭嘉。

郭嘉在成为曹操的谋士后,很快就为曹操出谋划策,并且在官渡之战,提出十胜十败论,坚定曹操抗击袁绍之心,并稳定军心,并且在其他战役中鼓励曹操,不断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按照郭嘉的计策不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曹操可以统一北方,有郭嘉的功劳。

郭嘉无数次出谋划策,都给曹操带来不错的结果,曹操对郭嘉是十分信任的,郭嘉的才能,郭嘉能动曹操,曹操也懂郭嘉,可以说他们是人生难得一知己,曹操对国家有评价:“难奉孝为能知孤意

郭嘉为什么能如此了解曹操心思

郭嘉善于性格分析,并且喜欢冒险,不按常理出策,并所出之策,都是良策,这是因为有这样的本事,郭嘉看袁绍,吕布都有精准的分析,从而可以保证他在合适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郭嘉对人心了解十分透彻,他知道刘备十分得人心,并有关羽张飞相助,不会久居曹操之下,果真刘备背叛了曹操,后来又预测了孙坚会给刺客说杀,孙坚死在了刺客手下,可以说郭嘉对人心是十分了解。

郭嘉知道曹操也懂得曹操,他可以在曹操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可以马上为曹操想好计策,这样一个十分懂自己一个人,自然可以获得曹操的喜欢和热爱。

还有最重要就是郭嘉把曹操当朋友,曹操这个级别的人,朋友必然和很少,可以说曹操十分需要一个人可以和他好好说话,这个人就是郭嘉。

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徐庶进曹营,不献一计

郭嘉死去的同年,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是个全能型人物,郭嘉并不是个全能型人物,只能说郭嘉强于一项,而不是多项,诸葛亮会在郭嘉死后出山,主要是一个巧合的原因,才会要不少人在这句话上做工作。

徐庶是个三国十分著名的谋士,原本他投靠刘备,成为他谋士他又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才会给刘备请出山,可以说没有徐庶的推荐,就没有诸葛亮,徐庶是个孝子,曹操抓住他母亲,逼徐庶前来投靠,无奈徐庶离开了刘备。

并到曹操军中后由于十分感激刘备,不给曹操出一计谋,就算他已经知道火烧连环计他不违背誓言,从而曹操惨败后大哭:“要是郭嘉郭奉孝先生在,怎能如此惨败”可以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

郭嘉的去世,对曹操打击确实很大,少了一个懂他的人,只要郭嘉有在他的劝言曹操必然听之,以那个时候曹操的势力完全是有机会在几年内统一天下,无奈郭嘉死了,也就没人可以在进入曹操的心中,原本徐庶是个不错的替代者,无奈徐庶不愿给曹操效力,最终要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莫地方


郭嘉很恐怖吗?没多恐怖吧。


网络时代,郭嘉被人捧上神坛,原因之一是三国游戏的盛行,第二个原因大约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赤壁兵败后哭的那句: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好像有了郭嘉,曹操赤壁就不会落败一样。


曹操虽然不像刘备一样喜欢哭,但是,也不是只哭过郭嘉一人,他还曾哭过典韦。

曹操有特殊的爱好,喜欢和已婚妇女交朋友。


在打下宛城张绣投降后,曹操和张绣的寡居婶子邹氏搞到了一块儿,张绣觉得丢人,半夜发动袭击想杀了曹操,曹操裤子都没来得及提,仓皇而逃,他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为了孟德这次的春风一度付出了生命。


事后曹操亲自设酒祭奠典韦,那一次曹操哭的很痛:


又设祭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毛宗岗认为这就是曹操得人心的地方,但是毛宗岗认为曹操亲口说出来,又难免太假。


不过如果曹操不说,手下人那些武夫粗人又怎么知道自己爱将之心呢?


曹操第二次哭典韦,在一年之后,征袁绍时,路过淯水时他放声大哭,手下人问他为何无缘无故哭泣,曹操说:


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


于是再次命人设酒,祭奠典韦,手下人无不感叹,曹操要的就是这种感叹。


毛宗岗在这儿还不忘酸酸的说一句:邹夫人不知如何下落,亦当一哭。


曹操祭奠典韦,无非是给手下诸将看,我对死人尚且如此念念不忘,你们只要跟着我老曹安心干活,银子房子娘子要啥有啥。


哭一既死之典韦,而凡未死之典韦,无不感激。此非曹操忠厚处,正是曹操奸雄处

其实这和后来哭郭嘉异曲同工之妙,哭典韦是为了激励武将哭郭嘉是为了羞辱文臣。


一扬一抑,足见曹丞相用人手法高妙。


《三国演义》中曹操赤壁之战大败,从华容道败走,率领二十七骑侥幸脱险,曹仁给曹操设酒压惊,酒席宴间曹操忽然放声大哭,众人不解,问他,当时兵败的时候他不曾哭泣,现在安全了为何大哭呢?


曹操说:


“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这其实是在打脸众谋士,所以,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哭郭嘉不是《三国演义》独创的,是记载在《三国志》郭嘉传上的。


曹操为啥哭郭嘉呢?除了给诸位大臣看之外,还有他和郭嘉之间的君臣情义在的。


郭嘉跟了曹操十一年:


又以其通达,见丗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忽尔失之,悲痛伤心。


赤壁新败,曹操大约想起郭嘉当年的建议。


郭嘉建议他要想谋天下,必须先定荆州。


郭嘉身体不好,曾和人说过,往南方去,自己必然会死,但是他生前依旧坚定的要和曹操去平定荆州。


郭嘉在曹操一众谋士中年纪最小,曹操还想自己百年之后托孤给他,没想到不到四十岁郭嘉就死了,曹操难免伤心,人都是有感情的,曹操其实也是一个很重情的人,哭郭嘉这点我觉得不完全像毛宗岗说的那样,只是为了羞辱众谋士。


郭嘉很有谋略,这点没错,但是说郭嘉的计谋恐怖到,郭嘉不死诸葛不出,郭嘉不死三国不立之类的,真的是过誉了。郭嘉死不死诸葛亮都会出山,只不过诸葛亮出山时正好赶山郭嘉死去,于是现代人,尤其是郭嘉的粉丝就编出来郭嘉不死诸葛不出的段子来。



其实郭嘉的影响力真的没有那么大。


在曹操的阵营里,郭嘉的绝不会比荀彧更重要,荀彧和曹操的关系类似于萧何之于刘邦,虽然从不和曹操一块儿出征,但是却是曹操的坚强后盾。


曹操出征是因为有荀彧坐阵后方,才让他可以安心在前线开疆拓土。


曹操出征时,战场上的主心骨是荀彧的侄子荀攸,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荀攸是曹操的军中第一谋士,官渡之战阵前主要的谋划者是荀攸,许攸来降,劝曹操相信许攸火烧乌巢的是荀攸好贾诩,不是郭嘉,袁绍死后让曹操乘胜追击对袁尚袁谭各个击破的也是荀攸。


官渡之战前郭嘉的唯一戏份是给曹操献上了征讨袁绍的《十胜十败论》,从理论高度帮曹操坚定了征袁绍的信心。


不过也只是理论高度而已。


后来在实际操作整个官渡之战中,郭嘉都是: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


只是从,跟随,具体出了啥有用的谋划,正史上没说,应该是没有。即使郭嘉出过什么谋划也因为不太重要被忽略了。

其实,历史上的郭嘉的本事不在出谋划策上,他更擅长决断。


比如有一件事有三种计划,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曹操面对截然相反的意见拿不定主意时,请郭嘉来,郭嘉会给他一个明确的判断:一路向西。


比如征吕布的时候,曹操和吕布接连打了三次,把吕布打得丢盔卸甲,只有防守之力,曹操这时候想停下来休整一下,但是郭嘉劝他要一鼓作气拿下吕布:


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
力尽,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乗胜攻之,此成禽也。


曹操听了郭嘉的建议,一鼓作气擒住了吕布。


郭嘉另外一个著名决断是,断定孙策会死于小人之手。


郭嘉的判断原理是,孙策这人得江东之地,杀了很多当地豪杰,这些人都是能得人心的人,手下有很多死忠小弟:


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马亲王根据这段话,脑洞大开的写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那个故事中作为特务头子的郭嘉虽然未正式出场,却是恐怖的存在。


真的恐怖。


不过那毕竟是小说,大胆假设,合理猜想而已。


对于郭嘉判断孙策之死,裴松之认为只是巧合,他说起郭嘉这次判断给了四个字的评语:


自非上智。


曹操手下人才太多了,论奇谋算计郭嘉不如贾诩,论掌控全局郭嘉不如荀彧,论阵前谋划他不如荀攸,不过长于判断这点,足以让他在曹操阵营脱颖而出,但是说郭嘉影响了整个三国走向,甚至郭嘉不死诸葛,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之类的话,真是听听就算了。


=============


薛白袍


郭嘉(170年-207年),东征乌桓途中病逝,年仅37岁!这一年诸葛亮出山,有人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可见郭嘉对当时的影响!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早期投奔袁绍,后转投曹操!良臣择主而事,初投袁绍时对袁绍谋臣郭图说: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此后,郭嘉过了六年隐居生活。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臣去世,曹操伤心之余,托荀彧为自己推荐一位贤才!郭嘉荀彧私交甚好,于是将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且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极大贡献。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谋略,当时各路诸侯割据一隅,势复杂。在这种情况下,郭嘉对一个个敌手心理状态的准确判断,是曹操常胜的关键。

对战袁绍时曹操明显底气不足,此时郭嘉提出:“公有十胜,绍有十败。”不但振作了曹军将士的斗志,更助曹操拟定了远期和近期的作战目标。官渡之战,袁绍战败自杀!两个儿子节节败退,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他为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说:“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后来曹操果然以极小的代价轻松击破二袁!



建安三年,刘备败于吕布,依附曹操。程煜建议曹操杀刘备!曹操又问郭嘉;郭嘉提出,刘备此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代表贤能,杀刘备,以后能人异士只会对主公望而生畏!建议软禁刘备,而曹操并没有采纳此条计谋。想以个人魅力让刘备心服于自己!以致后来养虎为患!

曹操出兵攻打虎踞徐州的吕布。曹军先破彭城,再败吕布,最后围困下邳。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曹操依计而行,最后擒杀吕布。

郭嘉神机妙算的一面。官渡之战时一条不好的消息传到曹营!江东孙策准备偷袭许都,许都是曹操的大本营,此时的曹操腾不出手来对抗孙策。以致曹操帐营之中极为恐慌,有不少人勾结袁绍,为自己留后路。在此关键时刻郭嘉推测出:“孙策刚吞并了江东,所诛杀的都是些英雄豪杰,他是能让人效死力之人。但是孙策这个人轻率而不善于防备,虽然他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如果有刺客伏击,那他就不过是一人之敌罢了。在我看来,孙策必定要死于刺客之手。”孙策到了江边,尚未渡江,果然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杀。

 后来赤壁之战战败,曹操说,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 断然不会让自己有这样损失惨重的失败,说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同时这话也是说给帐下谋士听的!曹操此举是在让自己帐下谋士羞愧,埋怨没人劝自己不要渡长江。

郭嘉献计有一个特点,对敌人内部洞若观火。孙刘联盟的内部矛盾定然逃不过郭嘉的眼睛。基本上是能够给曹操点明孙权和刘备面和心不和的本质,并以此为根据告诉曹操,只要放任一段时间,孙刘火拼可能极大。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孙刘联盟只要没有共同的外敌,必然瓦解。

综合以上,郭嘉助曹操一统天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