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把国内教育搞好,而是把孩子往外送?

那个大叔有点飘


举两个实例你就明白了:

甲本科毕业,进了一所很普通的大专当辅导员,编制解决不了,待遇自然也不怎么样。于是,他选择了去菲律宾留学,两三年的时间拿到了博士文凭,紧接着进了所本科院校当老师,光安家费就给了四十万。

乙也是本科毕业,二本院校的毕业证含金量也不高,在南方打拼了几年后没有起色。于是,家人出钱,让他去澳大利亚留学,拿到了硕士毕业证。由于该校在世界的排名比较靠前,他回国后也进了一所本科院校当老师。

国外的学制要短一些,入学和毕业的难度都要低一些,把孩子送到国外镀金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也能让孩子见见世面。中国最初的留学生远渡重洋的目的是想学到外国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现在的留学生远渡重洋的目的是想捞点资本,有的很可能直接就移民了。

我们对自己的高等教育缺乏自信,也缺乏持续改革、深入改革的勇气。想做大没错,但不能有意忽略问题,掩盖矛盾。高考不改,大学难改。当国人纷纷想着把孩子送到国外,国外的大学也想着来国内分一杯羹,我们的大学却还在沾沾自喜,还在大秀表面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