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投降曹魏後怎樣度過餘生的?他的遭遇為何讓人潸然淚下?

魁哥說歷史


我是海浮人,我來回答。

關於劉禪,世人對其的看法無非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和,“樂不思蜀”的昏君。公元263年,伴隨後主劉禪降魏,蜀漢滅亡,而他也被牢牢釘在了歷史恥辱柱上。那麼在劉禪降魏後他是如何度過他的餘生的?

初降不久便被虐

劉禪投降不久,曹魏把蜀國後宮除張皇后外的其餘妃嬪宮女賞賜給沒有妻子的諸位將軍,劉禪他老婆不願意,已受到亡國之辱,現在作為皇帝妃嬪又要再次受辱,於是找到後主述說:“我不能接二連三的受到侮辱。”於是自殺身亡。

264年初,鍾會、姜維密謀失敗,成都陷入一片混亂。在混亂中,蜀漢府庫遭到洗劫,許多臣民死於亂軍之中,其中包括劉禪的太子劉璿。變亂平息後,劉禪帶著5個兒子和一幫遺臣踏上了前往洛陽的旅途。

來到洛陽,司馬昭好生招待,劉禪樂不思蜀

到了洛陽後,司馬昭對劉禪還是很客氣的,待遇也不錯,劉禪該吃的吃,該喝的喝,沒有絲毫亡國之君的憂傷,司馬昭問劉禪:“君思蜀否?”劉禪回答:“此間樂,不思蜀矣。”宴罷隨從官員對禪說:您怎麼能說不思蜀的話。明日司馬昭再召見您,你便如此這般。”劉禪稱是。

次日司馬昭又召見劉禪曰:“君真不思蜀否? ”禪便捶胸頓足,閉著雙眼嚎啕大哭,但無半滴眼淚,說道:“祖上墳塋盡在蜀地,無時不思也。 ”昭笑問曰:“此正之言乎? ”禪驚睜大雙眼曰:“正是,您何以知之? ”

司馬昭昭大笑,原本想把劉禪給殺了,看到他這樣子,對他沒什麼威脅了,就不殺了。封他為安樂公,劉禪就這樣安安穩穩過著日子,公元,劉禪和家眷得以安安穩穩的在洛陽過日子。公元271年,劉禪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西晉追封他為思公。

浮人結語

在我國曆史上,後主相當多,但能像劉禪那樣能有一個好的結局沒有一個。在此間樂,不思蜀中,裝瘋賣痴的保全了自己保全了家人,比起金陵後主李煜來,不算不聰明。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為蜀國百姓,忍辱投降。

世人對劉禪的評價並不是很友好,認為蜀國滅亡,劉禪有最大責任。而浮人認為,蜀國地處西南,自關羽失去荊州之後,蜀國就已經失去光復大漢的機會了。失去荊州這軍事要地,蜀國北伐只有經過山路崎嶇的蜀道,且不論蜀國的土地軍民都少於魏國,就這綿延崎嶇的補給線就是蜀國北伐最為致命的問題。

前方將士浴血拼殺,後方補給因為交通不便供應不上,只能說,後期蜀國必敗。

所以我並不認為劉禪是那麼昏庸,只是一個能力太弱的皇帝落在一群理想宏大的臣子之間而已。


海浮人


\t劉禪是蜀漢帝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享受了長達41年的皇帝生涯。

不過蜀漢帝國滅亡後,他被司馬昭弄到了洛陽,在這裡被封為安樂公,又度過了8年時光,這才離開人世,享年64歲。

\t蜀漢帝國在劉禪的統治下,從未發生過內亂。

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東吳帝國先有諸葛恪專權,後有孫綝兄弟霸政,皇帝幾乎成了個擺設。曹魏政權司馬家族自從曹叡死後,便一直專權。唯獨蜀漢帝國的大權,始終都掌握在劉禪的手裡。

當鄧艾大軍殺來的時候,劉禪能夠調動的兵馬依舊在10萬人左右,可以斷定,劉禪從未被姜維架空過。姜維帶出去屯田的兵馬也不過8萬,而且也是在劉禪的允許之下才帶出去的。

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及即尊號,冊曰:“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大統。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使使持節丞相亮授印緩,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與!”三年夏四月二十三日,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歲魏黃初四年也。---《三國志》

\t一個愚蠢的皇帝,能夠牢牢掌控政權41年之久嗎?我覺得不行。人性是非常複雜的,不要說做皇帝,就是做一個村長,都需要應付形形色色的各種人。

\t作為蜀漢帝國的皇帝,劉禪手底下不可能全是忠心報國,一點私心都沒有大忠臣,肯定也有為了自己的私利做出出賣蜀漢事情的惡人。所以劉禪能夠把這一幫人給治理得服服帖帖,這不光是皇帝的威嚴在起作用,更多的是水平問題。

所以我認為劉禪這個人,還是非常有能力的。不到最後一刻,他也不會放棄。諸葛瞻在他的吩咐下,帶領8萬大軍前去對付鄧艾,結果全軍覆沒。

壓根就不知道鄧艾有多強大的軍事力量,而成都城內就只剩下一萬多人馬,又該如何抵擋鄧艾呢?所以劉禪就算是投降,也是在抵抗了以後,才做出的選擇。

\t劉禪被押解到洛陽,樂不思蜀實屬無奈。

劉禪亡國投降以後,成為了司馬昭的座上客。當然這種座上客跟囚徒是沒什麼差別的,只是為了做給東吳看,劉禪的待遇方面還不錯,甚至被封為安樂公。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宴請劉禪,請他欣賞歌舞,全部都是蜀地的歌舞。劉禪居然一點沒有思念家鄉的感覺,而且還看得挺開心。

初,建安五年,時霸從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採,為張飛所得。飛知其良家女,遂以為妻,產息女,為劉禪皇后。故淵之初亡,飛妻請而葬之。及霸入蜀,禪與相見,釋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間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寵。---《魏略》

\t司馬昭就笑著問劉禪,安樂公是不是看到蜀地的歌舞,想起了家鄉了?劉禪連忙笑著搖搖頭,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此間樂,不思蜀也。

\t重頭戲還在後面,劉禪的手下郗正告訴劉禪,等到下次司馬昭再問起來的時候,就說先祖的墳墓在蜀地,甚是想念,希望可以回去祭拜。

果然司馬昭再問起來的時候,劉禪就按照郗正的說法回答了。司馬昭手下的耳目早就監視到了這件事,所以司馬昭就問道:這話好像是郗正告訴你的吧?

劉禪連忙傻呵呵地笑著說,你咋知道的?就是他教我說的。司馬昭哈哈大笑了起來,認為劉禪這個人的確沒有什麼威脅,也就放下了戒心。

郗正在一旁連連嘆氣,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但是我認為劉禪這一招實在是厲害,他這麼做是為了自保而已。當年身在蜀地,手握兵權,尚且不能抵擋曹魏大軍,如今身陷囹圄,就算是放回蜀地,又能有什麼作為呢?

與其想著復國,倒不如在這裡好好過完自己剩下的日子。人生還能活多長呢?劉禪已經做了41年的皇帝,難道還不夠嗎?

\t劉禪兒子7人,女兒2人,後宮4人。

劉禪這一生,有記載的老婆只有4個人,張飛的倆女兒就佔了兩個名額。剩下王貴人是太子的生母,還有在蜀漢滅亡時自殺的李昭儀。可以說後宮的人數著實不多,當然這是有記錄的,應該還有部分沒有記錄的。可是從歷史上歷代帝王后宮有記錄的數量上來看,劉禪完全算不上什麼荒淫無道之主。

\t劉禪一共有7個兒子,大部分是死在了西晉滅亡時的永嘉之亂中。由此可見,劉禪全家當時應該都是在洛陽皇城居住,雖然有一定的國家補貼,但是生活方面並不自由,應該是一直受到西晉皇室的監視,所以永嘉之亂的時候,他們都來不及逃跑。

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尚書令樊建、侍中張紹、光祿大夫譙周、秘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侯。公泰始七年薨於洛陽。---《三國志》

劉禪還有2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關羽的孫子關統。諸葛瞻是戰死綿竹了,所以其中一個女兒也就成了寡婦。而嫁給關統的這個女兒其實也不怎麼幸福,她和關統始終沒有生下過一兒半女。

老劉家的人丁大抵如此,我們能說這是一個荒淫無道的帝王,所該有的配置嗎?光看看李昭儀這個人,她在歷史上並不出名,可是她為什麼要為蜀漢殉國呢?可見劉禪在後宮的治理方面,是相當有方法的。

\t總結:劉禪在洛陽應該是非常不如意,但是生活必須要繼續。

背井離鄉的劉禪,來到了洛陽,其實等於是受到了高級別待遇的監禁。任何人都知道,劉禪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司馬家對老曹家的手段足以可以想見這一點。

曹操的後人似乎就沒有劉禪這麼聰明,導致司馬家族幾乎滅了曹家全族。而劉禪不僅本人活得好好的,還保住了自己帶來洛陽的所有孩子。

這些孩子一直活到了西晉滅亡,這也算是看到了司馬家族的下場了。所以說劉禪能夠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還能保住全家的性命,自古以來,有幾位亡國之君能做到呢?

\t劉禪在這裡過得當然不如意,每天受到監視,一醒來就看到有人在房門口盯著自己,這種日子是個人都過得不開心。不過只要放下這些想法,一切都可以熬過去,有什麼比活下去更重要的呢?

\t所以劉禪用了各種手段,表示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司馬家族放鬆警惕,可以讓自己稍微過得舒服一點,真的不容易。


江湖小曉生


投降後的劉禪,完全過上了“退休”生活!

公元263年,司馬昭分三路大軍進攻蜀國,其中鄧艾繞開姜維的防守,偷渡陰平,攻克綿竹,兵臨成都,使劉禪猝不及防,索性投降了曹魏,蜀國宣告滅亡。劉禪投降後又是怎樣度過餘生的呢?

讓人想不到的是,他投降後,完全過上了“退休”生活。

劉禪投降初,因蜀中產生蜀將姜維挑撥鍾會意圖謀反的變故,司馬昭不得不把劉禪押往到了洛陽。 劉禪投降之後,司馬昭為了穩定蜀漢的局勢,並沒有及時收押劉禪,而是藉助了劉禪作為一國之君在漢中的威望,震懾了各部軍隊以及蜀漢各官員,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蜀漢的穩定。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將軍姜維一直對蜀漢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一心想著復國。


當時,姜維告訴劉禪,暫且隱忍一段時日,不久就可以復國。為此,姜維假意投靠了鍾會,想利用鍾會和鄧艾都想爭奪功勞的機會,挑撥他們兩人的矛盾,以便除掉鄧艾,使鍾會在蜀漢一人獨大,到時候司馬昭必定對鍾會心存疑慮,而率軍進駐長安。到時姜維再告訴鍾會:司馬昭此舉是懷疑了你鍾會將軍,一旦主子有疑慮,不久臣下肯定被殺。而鍾會也覺得姜維分析的有道理,於是決定謀反。只可惜因為走漏了消息,姜維和鍾會最終都戰死了。

經過姜維和鍾會的此次叛亂,司馬昭於是覺得劉禪在蜀漢會有諸多不便,肯定還會有一些賊心不死的人想著為蜀漢復國。因此,司馬昭派人將劉禪以及蜀漢的重要官員都押解回了洛陽,如此一來,劉禪就在洛陽被嚴加看管,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劉禪被押至洛陽後受到嚴密的監視,雖說被封為“安樂公”,但是因為生活在狹小範圍內,日常只能深居簡出。

被押解到洛陽之後,司馬昭封劉禪為“安樂公”,而蜀漢太子也被封為奉車督尉,蜀國大小官員皆有封賞。司馬昭也沒有殺劉禪,而且對於劉禪日常生活的提供,司馬昭也未曾少給。劉禪算是過著錦衣玉食、美人相伴的生活。

雖說不像當皇帝時那麼威風,但是也生活得自在,還可以歌舞昇平。而劉禪也更是善於為人,遇事小心翼翼,遇人更是謙卑,在司馬昭面前更是唯唯諾諾。司馬昭看到劉禪也是個胸無大志之人,為人的確誠實。 特別令司馬昭高興的是,劉禪的手下曾多次想建議劉禪復國,卻都遭到劉禪拒絕,司馬昭這才對劉禪徹底放下了心,沒有殺害他。 司馬昭懷疑劉禪,故意試探他,劉禪卻說“樂不思蜀”,司馬昭最終沒有殺劉禪。

雖然說劉禪在蜀漢為人中肯,唯唯諾諾,但畢竟是蜀漢的皇帝。司馬昭年事已高,因擔心自己死後劉禪再次謀反,所以司馬昭經常派人去試探劉禪。 有一天,司馬昭因確實對劉禪放心不下,於是宴請百官,想試探一下劉禪的想法。



宴會上,司馬昭故意讓舞女們跳蜀地舞蹈,舊蜀國的官員們看了之後,一個個都淚流滿面,可是劉禪卻不動聲色。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安樂公思蜀否?”劉禪答日:“此間樂,不思蜀也!”司馬昭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這時,劉禪身邊的部下卻正建議他如果下次司馬昭再問及此事,應該回答:“吾親人的墳墓皆在蜀地,無一日不思念。”

司馬昭見劉禪跟手下嘀咕,於是走過去又問:“安樂公當真不思蜀?”劉禪把卻正教給他的話原封不動的回答了司馬昭。



司馬昭聽了之後覺得很奇怪,便問劉禪:“此話好像不是安樂公所能說出,可是他人所教?”劉禪吃驚地說:“正是他人所教,公何以得知?”司馬昭頓時大笑不止,在場的曹魏官員無不感覺好笑。

司馬昭對眾人說:“安樂公如此可愛,我無憂矣!”於是司馬昭決心不殺劉禪。就這樣劉禪在洛陽平安的度過了晚年。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劉禪逝世,享年64歲。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蜀漢滅亡以後,劉禪又活了8年才死,小日子過得不錯。

劉禪是主動投降,因此也被先對善待。

蜀漢滅亡以後,劉禪被遷移到晉國首都洛陽。

司馬昭封他為安樂縣公,也就是公爵。眾所周知,中國除了親王以外,就是公爵最大了。

劉禪是亡國君主,當然不可能被分為王,公爵已經是最高了。

劉禪的待遇很高,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

食邑萬戶,實際上至少有1千戶,供養區區1家已經是富裕的流油了。

況且奴婢還有百餘人!

紅樓夢裡面,賈家榮國府是全國勢力最強大的家族之一,僕人也不過100多人,這還是傳了三四代的奴隸。

可見,劉禪的待遇很高,在晉朝已經是位極人臣了。

關鍵的是,司馬昭對劉禪沒有趕盡殺絕。

他對劉禪試探了一下,得到了“此間樂,不思蜀也”的回答。

以司馬昭的狡詐,自然知道劉禪有演戲的成分。但通過對劉禪的接觸,司馬昭明白劉禪並沒有什麼軍政能力,也完全放棄了反叛,對他沒有什麼提防。

由此,劉禪才能夠活了8年善終。

不過,司馬昭的後代有沒有下毒手,就難說了。

西晉末年,匈奴人劉淵起事,國號為漢,即漢趙政權,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

劉淵還曾尋找劉禪子孫,試圖作為傀儡皇帝。然而,劉禪子孫當時都被滅族,所以找不到了。

而劉禪的妻妾眾多,孩子也很多,有歷史記載的兒子就有7人,其中活到晉朝的有4人,後來應該有不少。


一說劉禪子孫是死於永嘉之亂!但這是劉禪死了40多年以後的事情,應該又有至少2代人,子孫會有很多,不至於莫名其妙就全部死光了。


薩沙


蜀漢後主劉禪明哲保身選擇了投降曹魏,他的晚年生活要比吳主孫皓好很多,得到了善終,而且是衣食無憂,安居洛陽,是名副其實的“安樂公”。



後主劉禪執政後期,宦官黃皓開始干預朝政惑亂綱紀,大將軍姜維直言進諫請誅黃皓,不料劉禪卻有意偏袒黃皓,認為他只是一閹豎不足為患。還命黃皓向姜維謝罪,姜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恐事後勾結朝中人士報復自己,為避禍請求屯兵沓中,不敢回成都。


蜀漢景耀六年(263年)夏,曹魏晉公司馬昭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將,兵分三路,起兵十五萬大舉伐蜀。得知魏軍來犯的劉禪,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身在沓中的姜維也帶兵往拒,用計打敗諸葛緒,將鍾會十萬大軍擋在劍閣。不料徵西將軍鄧艾的三萬人馬偷渡陰平小道成功,急行700裡深入蜀境,在綿竹打敗在此堅守的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諸葛瞻及長子諸葛尚俱戰死。


鄧艾大軍直逼成都,後主劉禪召集群臣商議,或降或守,朝堂之上爭個不停,這時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認為當降,後主第五子北地王劉諶哭諫,言祖宗基業不可輕廢,應背城一戰,絕不做投降的君主。但後主決意投降,悲憤欲絕的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盡。最終,後主聽從譙周建議,帶領文武百官出城投降。

後主還敕命堅守劍閣的姜維就地投降,姜維假意投降鍾會,並借鍾會之手誅殺徵西將軍鄧艾父子,而後徐圖復興漢室,還給後主寫密信告之曰:“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據《華陽國志》)可惜事機不密,姜維及張翼等俱被殺,蜀漢至此徹底滅亡。

蜀漢滅亡後,後主劉禪一家移居洛陽,司馬昭對他還算厚待,劉禪被封為安樂縣公:

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 據《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這樣的優待,已經僅次於禪魏被封為陳留王的漢獻帝劉協,而遠高於後面投降的東吳後主孫皓。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還動不動有其他封賞,這樣的悠哉生活,雖非在成都當皇帝時可比,但作為亡國之君,得保晚年生活衣食無憂,也算是曹魏和司馬昭對順應天命投降的蜀漢後主劉禪的肯定和嘉獎。

劉禪在洛陽生活八年後,於西晉武帝太始七年(271年)去世,享年六十四歲。晉朝賜諡號為思公。


大國布衣


魏國大將鄧艾滅蜀,蜀漢後主劉禪帶領群臣投降。據史書記載,劉禪投降時,雙手綁在背後,身後停著棺材。

綁著雙手很好理解,意思是束手就擒。為什麼還要帶著棺材呢?

事實上,這是三國時期亡國之君投降時的常規操作,意思是生死全由你裁決。後來東吳的國主投降,也是這樣。

鄧艾受降後,為了體現優待俘虜的策略,親手替劉禪解開雙手,並下令把棺材燒掉。

剛開始 ,鄧艾為了在蜀地長期發展,因此對劉禪極其 宗室 非常優待,基本是按照“王”的級別對待劉禪。

但此後,鄧艾和鍾會內訌,鄧艾被殺。不久後,劉禪就被轉移到了洛陽,被晉王司馬昭看在了身邊。

當時雖然名義上還是魏國,是曹氏的天下,但實際上一切全憑司馬昭說了算。司馬昭把劉禪奉為安樂公。

劉禪非常對得起這個封號,以既來之則安之的良好心態,在洛陽幸福地生活了下去,直至善終。

對於一個亡國之君來說,這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投降的亡國之君,甚至是禪位的亡國之君,很快就會被新君找一個藉口殺掉。劉禪是罕見的倖存者。

劉禪為何能夠得以善終呢?

是因為他懂得裝糊塗。以此打掉了司馬昭的戒心。

怎麼裝糊塗呢?

最著名的就是“此間樂,不思蜀”的典故了。

話說,司馬昭宴請劉禪,打算尋一個藉口,殺掉他。可是劉禪表現得完美無缺,既無滿臉悲慼,也無滿心怨恨,而是顯得很快樂。

連司馬昭這個老狐狸都被他矇住了,忍不住問他,難道不思念故土嗎?

劉禪完美答曰:此間樂,不思蜀。

司馬昭從此放棄迫害劉禪的心思,讓他得以善終。

當然,你可以罵劉禪沒出息。但是,在當時的處境下,這已經是最智慧的選擇了。再說了,既然已經投降了,就別說什麼有出息沒出息了。

真有出息,就不會投降,而是血戰到底;既然投降了,又像南唐後主李煜那樣哭哭啼啼,就沒什麼必要了。

人啊,關鍵是認頭。成年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然後在這個選擇之下,更好地生活。而不是選也選了,做也做了,又怨天尤人,這也不滿那也不滿。真要讓你重新選擇,你又捨不得已經擁有的一切。

這就有點矯情了。


趣談國史


公元263年11月,在位41年的之久蜀漢後主劉禪向鄧艾投降,宣告劉備集團苦心建立的蜀漢政權正式滅亡。

劉禪投降不久,就遭到了羞辱和變故。曹魏要求劉禪把宮中除皇后之外的所有嬪妃、宮女分配給沒有成家的曹魏官兵。李昭儀不堪受辱,自盡守節。264年初,鍾會、姜維密謀失敗,成都陷入一片混亂。在混亂中,蜀漢府庫遭到洗劫,許多臣民死於亂軍之中,其中包括劉禪的太子劉璿。變亂平息後,劉禪帶著5個兒子和一幫遺臣踏上了前往洛陽的旅途。我估計在前往洛陽的途中,劉禪一定想了很多。當了41年的皇帝成了“階下囚”,自己的太子和嬪妃也因此喪命,這種滋味是很不好受的。

到達洛陽後,司馬昭對劉禪還是很客氣的,待遇也不錯“封劉禪為安樂縣公……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還經常舉行宴會,款待劉禪。一日,司馬昭在宴會上故意安排蜀漢的舞曲,劉禪看的笑呵呵,其他大臣則非常傷感。司馬昭對賈充說,沒見過這麼沒心沒肺的人。賈充說,要不是這樣,您能這麼輕易滅掉蜀漢?司馬昭又問劉禪想家不?劉禪說,我在這挺快樂的,不想家。這話逗得司馬昭哈哈大笑。

這就是“樂不思蜀”典故的由來。劉禪之所以會這麼表現,一來是他天性使然,更重要的是他經歷了亡國之痛,體會到了國滅、喪子、喪妻,嬪妃被羞辱的痛苦,現在寄人籬下,如果不“天真”一點,自己的性命很難得到保障。也正是劉禪傻里傻氣的天真,讓司馬昭放鬆了對劉禪的警惕,劉禪和家眷得以安安穩穩的在洛陽過日子。

271年,劉禪在洛陽去世,終年64歲。西晉追封他為思公。而他的後代則在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中喪命,劉備的血脈就此中斷。據傳,老三劉琮一脈的後人逃到了南方,繁衍生息下來,這就真假難辨了。


石頭說歷史


公元263年,魏國權臣司馬昭分派鄧艾、鍾會、諸葛緒等人出兵滅蜀。魏將鄧艾一路推進到綿竹關,並斬殺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逼迫蜀後主劉禪獻國投降。至此,立國僅42年的蜀漢王朝滅亡。那麼,劉禪是如何度過晚年的呢?

在劉禪投降後不久,就發生了魏將鍾會叛亂的事件。鍾會原本打算挾持劉禪在蜀地自立,結果卻被亂兵所殺。作亂的魏軍將成都城劫掠一空,不少蜀國皇室和大臣都死於這場動亂中。司馬昭平定叛亂後,就將劉禪以及蜀國皇室全部遷到了洛陽,還封他為安樂公。



司馬昭認為劉禪沒有太大的威脅,所以並沒有殺掉他。司馬昭因病去世後,其子司馬炎篡奪魏國建立了晉朝,但依然對劉禪以禮相待,沒有加以刀刃。

因此,劉禪在洛陽城享盡了榮華富貴,直到公元271年才去世,享年64歲。不過,他的後代卻在五胡亂華的戰亂中遭了殃。


公元304年,匈奴人劉淵起兵作亂,從而揭開了長達百餘年的“五胡亂華”。為了顯得名正言順,”屠各匈奴”追諡劉禪為大漢“孝懷皇帝”,打出了要替漢朝復國的旗號。不過非常諷刺的是,劉禪的兒子劉瑤、劉琮、劉瓚、劉璩在五胡亂華中全部被這支改姓劉的匈奴人所殺。不知道蜀漢昭烈皇帝劉備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世界人文通史


劉禪是個有些智障的人,在農村不能算是全傻,還有一點語言行為能力。但是如果讓他明辨是非作決策,那就太難為他了。現在有不少人把個有精神智障的劉禪,說成是聰明睿智的人,真是太抬舉他了。

劉禪沒有分辨力。別人只要陪他玩得開心,他就高興,就喜歡寵愛這個人。為什麼劉禪寵愛黃皓?就因為黃皓會哄他玩,而且有不同的玩法,能讓劉禪傻傻地拍手叫好。為什麼蜀漢內外之事鹹決於亮?就是因為劉禪有智障,諸葛亮很不放心。劉備深知劉禪痴傻的情況,因此就含淚對諸葛亮說,此子若可輔則輔之,若不可輔君可自代。晉武帝司馬炎臨終沒有選好託孤大臣,就把自己的傻兒子晉惠帝推上去了,結果大一統的西晉,沒幾年就敗亡了。劉備託孤諸葛亮,正是知道諸葛亮聰明智慧,又忠誠,才放心託孤的。因此在諸葛亮的全力輔佐下,劉禪整天傻乎乎的過得很高興。諸葛亮死後,根據諸葛亮的推薦,蔣宛費禕輔佐得也很盡力,劉禪仍傻乎乎的很享受。有的說了,為啥諸葛亮死後劉禪不再設丞相了?難道這不是劉禪的聰明處嗎?要知道,劉禪雖傻,他旁邊黃皓等人卻不傻,會哄著劉禪做事的。費禕死後,姜維成了大將軍,極力主張北伐,以實現劉備和諸葛亮未竟事業,劉禪自然沒什麼主見,但黃皓這時已有了野心啊,再怎麼論資排輩也該我上位了啊!於是他就拉籠倒騰朝中諸葛瞻、譙周等人,反對姜維北伐,打壓姜維勢力,弄得姜維只好避禍沓中。劉禪當然不瞭解內情了,還是整天傻呵呵的玩耍。眼看黃皓就要成功了,不想魏國大軍殺到了。鄧艾趁鍾會大軍牽制姜維之時,冒險走陰平小道,以萬人疲憊之軍,破綿竹,斬諸葛瞻,圍成都。成都劉禪還傻呵呵的玩啊,可成都軍民都炸鍋了,黃皓坐不住了,趕緊回家收拾細軟,劉禪不見黃皓,兩腿坐地哭著鬧著要黃皓,卻沒有用。宮裡宮外聽說魏兵打來了,都亂紛紛的,宮女們哪還顧得上管傻子啊。譙周進宮後,把劉禪攙起,幫他拍打了身上塵土,哄著劉禪玩了會兒,又對他說了中原洛陽城有多麼多好玩的東西,問劉禪想去不?劉禪自然傻乎乎的想去了,譙周就扶著劉禪上朝了,在朝堂上譙周一翻大道理,就把本就六神無主顫顫驚驚的朝臣們給說服了,再問仍在朝堂上擺弄玩物的劉禪,劉禪則完全贊同。於是尚有不下四萬守軍的成都城開門投降了,劉禪帶著一眾文武,被鄧艾押回了洛陽。劉備的另一個兒子劉湛則寧死不降,他阻止不了劉禪投降,就到昭烈廟痛哭,感嘆父親創業之艱,不想今天卻被傻哥哥輕鬆拱手讓人,怎有臉面地下再見父親?於是劉湛就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子兒女,自己蒙上臉也就自殺了。

劉禪一行到了洛陽,司馬昭看到劉禪竟沒一點悲悽,依然手舞足蹈地只知玩耍,感嘆蜀漢竟能讓一個傻子做皇帝,並且做了四十多年,就奏請封劉禪為安樂公。劉禪呢?真是名符其實的安樂公,到了洛陽自然感到與成都大不相同,高樓大廈,車馬行人,自然比成都更為繁華,好玩的地方更多,心情大好,玩得竟更開心了!


sunjin72976689


劉禪,劉備之子,字公嗣,小字阿斗。劉備去世後,劉禪繼位,改年號為“建興”。劉禪庸碌無能,軍國大事全權委任於諸葛亮、蔣琬等人。












諸葛亮曾多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國,均遭失利。諸葛亮去世後,劉禪將原本由諸葛亮一手掌握的權利一分為二交由蔣琬和費禕輔政,讓兩人相互制衡。

蔣琬和費禕二人輔政時,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不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面。



蔣琬、費禕二人相繼去世後,又交由姜維執政時,曾多次對魏國用兵無功,耗費國力。劉禪在諸葛亮去世後,變得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

炎興元年,冬,魏軍大舉攻蜀,兵臨城下。後主劉禪萬般無奈,便面縛輿櫬,即雙手反綁在後面,面朝前,車上裝著棺材,帶著一群宮眷,到鄧艾軍門前投資。

鄧艾見敵國的皇帝前來投降,很高興的接納劉禪,並把棺材放火燒掉。劉禪見此情景,鬆了一口氣,終於保住小命了,蜀滅亡。劉禪帶著妻妾一家大小,東遷洛陽,受封安樂公。

到了洛陽後,一次設宴款待,宴席上,司馬昭讓蜀國虜來的藝人表演節目。蜀國舊臣個個悲傷落淚。劉禪美滋滋地坐在哪裡,嬉笑自如。幾天後,司馬昭問劉禪:“頗思蜀否?”劉禪回答:“此間樂,不思蜀也。”這也是成語“樂不思蜀”的由來。

事後,跟隨劉禪的蜀國舊臣郤正告訴他,如果司馬昭再問,就哭著說:“先人墳墓,遠在岷、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此事,劉禪按照郤正的話回答。司馬昭驚奇,便詐問道:“何乃似郤正語邪?”劉禪驚恐地睜大眼睛看著他說:“誠如遵命”。左右人失聲大笑,蜀國的舊臣搖頭嘆息,司馬昭也覺得啼笑皆非,諸葛亮怎麼會扶持輔佐這麼個傻子。

司馬炎沒有殺劉禪,還給了劉禪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這也是出於制定的政治目的,因為他想要安撫當時蜀國的普通百姓,而利用劉禪這一個點明顯是一個十分明智的做法。

劉禪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諡號思公,西晉末年,劉淵起事之後,追諡劉禪為孝懷皇帝。


結語:有人嘲笑劉禪作為君王太蠢鈍,太不堪。不過,也有人認為劉禪是大智若愚,此舉只為明哲保身。至於投降後的生活雖不比做皇帝時的風光,時時生活在擔驚受怕中,不過也還算安穩吧,比起歷代亡國之君,劉禪的待遇可謂是幸運多了,至少能善終,子孫也並未被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