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逸语:窃功自有悲剧来,古典智慧《止学》谈“窃功”


人性自古爱钱财,

盗取功劳行不改,

掠夺成性自贪婪,

窃功自有悲剧来。

谈谈可怕的职场黑暗森林,《止学》中说“窃功”

  记得有一句话,“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窃其实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只要把这儿事情弄得高大上,这就好了。功劳的重要性是会带来封赏。如果没有封赏,或者封赏的预期,这就失去了功劳的意义了。那么所谓盗窃功劳,其实就是盗取别人的财物和权力。当然这种东西一定会令人很头疼。如此令人讨厌和不齿的行为其实也是经常发生的。毕竟很多时候封赏并不是一种固定的东西,只是一种期待。

  窃取成果在平常也是很常见的。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许多动物都喜欢窃取其他动物的捕食成果,例如很多的狮群会去打劫猎豹的捕食成果一般。

词语解读:

1) “功劳”一共在《全元曲》中出现197次。词频排860名。“功劳”词语解读:指(人)对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超越了平凡的劳动称其为功劳。语出《管子·明法解》:乱主不察臣之功劳,誉众者则赏之。

2) “盗窃”一共在《墨子》中出现3次。词频排4338名。“盗窃”词语解读:以违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规避他人管控的方式,转移而侵占他人财物管控权的行为。如:宋 苏轼《论黑肱以滥来奔》:“﹝鲁﹞招聚小国叛亡之臣,与之为盗窃之事。”。


寂寞逸语:窃功自有悲剧来,古典智慧《止学》谈“窃功”

★掠夺★

  人性是贪婪的,但是总是想着不劳而获。在这种心态下,只有如同疯狗一般去撕咬,这种撕咬代表的是一种强大的能力,这就是掠食者越来越强大的原因。

  但是这种掠夺的策略也是有风险的,毕竟食物不是经常都那么的丰饶。通过掠夺会在资源上得不到持续的动力,也就是会有很大的波折。

  在社会上,通过掠夺获取功劳,也会在没有掠夺对象和掠夺失败的时候,出现很大的生存危机。这就是掠夺最大风险的地方。当然善谋者,还是会有自己的办法。

在书中有“窃功”,一起解读。

1) 窃功者必奸也。来源于:《止学》。全文如下:忠臣不表其功,窃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隐人恶,谤贤者固小人矣。如此解释:奸臣是会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

★防御★

  最好应付掠夺的办法,还是要做好一定的防御。当然这也是需要大量的消耗资源的,但是对比白白送给对手,还不落好的危机,还是有价值的。例如,古代农耕民族就会建筑城市对自己的财产进行保护。而现代,也会通过专利等办法,避免成为别人掠夺的对象。今天的华为,能够在美国的巨口中挣脱,其中一条就是花费了大量的资源去进行备胎计划。

  在手中掌握足够的力量,才能有效的避免成为别人掠夺的对象,这是一种生存之道。

  但是这个世界,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在世界,是残酷的。我们在掠夺别人的同时,还是被别人掠夺。世界虽然好像很明亮,但是实际上还是一个黑暗的森林,森林中,不知道谁会被谁杀死,一瞬间。

张口乱语:窃取别人的功劳,这种行为虽然可恨,但是这是人性的真实反映。我们虽然咬牙切齿,但是也只能想办法把自己保护好。真是一种人生的悲剧。

只有订阅,不再错过。只有点赞,给予动力。只有回复,方有目标。

你的需求是,就是作者研究的方向。

作者“寂寞寒窗空守”诗云:

寂寞寒窗,空守安宁。

专注经典,另辟蹊径。

金刚智慧,砥砺前行。

抛砖引玉,同为精进。

№382日期:2003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