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交钞出现的背景。

女真人在建国之前,依旧保持着比较原始的

以货换货经济交易。但随着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进入中原地区,接壤辽宋之后。受辽宋发达的商品交易的影响,金朝也开始了货币交易。因为有从宋辽掠夺的金钱足够在本国内流通,也就断了自己铸造钱币的念想。但随着金朝联合北宋,以烟云十六州归还宋朝签下海上之盟,共同出兵辽国;灭辽之后,以宋朝收留辽将张觉为借口,发动宋金战争,也就是著名的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存活下来的赵构在应天建立南宋,依靠岳飞、韩世忠与张浚的努力下,颇有恢复北方可能,但是宋高宗放弃大好机会,签订绍兴和议,划定边界,俯首称臣,金朝成了一家独大。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交钞的诞生

  • 钱荒引发的经济危机

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坏处,这个时候的金朝不再是游动的民族而是一个国家。他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生存,而是如何长久维持。尤其因为宋辽战争,北方经济无法短时间复苏;金熙宗完颜亶不理朝政,滥杀无辜;没有了宋辽这样的人送来的朝贡,金朝面对着一个庞大的经济组织维持,开始自己铸造铜钱。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交钞

但是由于铜料有限,不得不考虑用其他方法代替,以此来抑制金朝的财政危机。这个时候有个人就非常重要了,那就是蔡松年。自己的父亲蔡靖曾经的燕山守将,后来和其一起投降了金朝,对于北宋的经济制度比较了解所以完颜亮命令蔡松年复钞引法 , 遂制交钞 , 与钱并用。

  • 交子的翻版与不同

蔡松年能想到的,只有北宋初年在四川商人盛行的交子来做权制之法,因为不需要铜矿,活体印刷技术较为成熟,只需要纸张就可以;而且当初宋朝为了确保交子的实施,曾经做过一套完善管理法规和政策可以直接借鉴。但是因为朝代形式不同做出改变,比如:

  1. 相比于宋朝的交子兑界的流通期限一般以二年到三年为一界,而金朝为7年
  2. 比于宋朝每界的发行总量限定在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金朝没有发行总量的限定,其同样印刷一百,二百,五百,七百等面额的小钞 。
  3. 相比于宋朝限定流通区域,开始时,“交子”主要限定在四川地区,后来扩大到陕西和京西等地;金朝的交钞从河南地区推广到全境

虽说有着宋朝的足够的经验,但是金朝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东西,准备金交钞仅仅作为一 种纸币 , 本身并没有价值 , 它只是金属货币的符号和代用品 , 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在没有足够的货币储存,就会导致经济体系崩塌;而且北宋交子的实施也证明了相同的观点,在北宋政府丧失公信力之后,交子的滥发,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变成敛财工具,导致纸币改革的失败。但是此时的金朝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哪怕意识到了也必须这么做。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交子

交钞的发展,完颜雍的改革。

为了缓解金朝经济危机的局面。完颜亮按照蔡松年的建议来推行交钞,促进经济流通,从而收敛金钱,保证中央的稳定,但是民众并不买账,一张纸随便印印就向换取白花花的银子,傻子才会去。眼看交钞的推广陷入困境,完颜亮开始采取强烈手段。

先是政府力行推广:

  1. 允许交钞缴纳赋税。
  2. 允许交钞付款军饷。
  3. 把交钞推广与官员考核挂钩。

紧接着民间强迫使用:

  1. 强制民间商业使用。
  2. 严厉打击交钞伪造。
  3. 禁止议论交钞。

虽然商人在交子上面吃了亏,心有余悸;但是由于金朝的大力推广,在中原统治的日益巩固 , 社会 渐趋安定 , 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 市场活动频繁。

这个时候交钞和交子轻便容易携带的优点日益凸显,早期的发行较少,审查严格,一时交钞成为了流行之物。

凡产铜地脉,遗吏境内访察无遣,且及外界,而民用铜器不可阙者,皆造于官而鬻之。既而官不胜烦,民不胜病,乃听民冶铜造器,而官为立价以售,此铜法之变也。---《金史》

随之继位的号称“小尧舜”金世宗完颜雍。认识到纸币比铜币发行的弊端,一旦铜币无法支持纸币的发展,必将走向钱荒,导致纸币不值钱,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完颜雍开始大力铸造铜钱。因为铜少便朝廷把控所有产铜地区,管控铜钱原料;同时禁止民间开采,禁止制作青铜器具,所有青铜物品将由朝廷制作贩卖,不允许私人制作;同时革新铜钱技术,采用鼓铸的方法,进一步加大生产力;同时减少宫内开支,对宋休战,减少军费开支,大力发展农商业,一步步促使,金朝的收支迈向平衡,形成稳定状态。金朝也因此达到顶峰状态,巅峰之后必落寞,毕竟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成功吧。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交钞的衰败——金章宗罢铸,蒙金战争的兴起。

要是金朝一直维持在金世宗时期,或者金章宗早期时候,金朝或许不会如此。随着金世宗的去世“ 大定通宝 ” 和 “ 大定元宝 ” 的铸造,也停下了脚步,金章宗面临着:“岁铸钱十四万余贯 ,而岁所费乃至 八十余万贯 ”尴尬局面,每年铸造的铜币不足交钞的1/5。还没有加上锻造铜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金章宗犯难了,这样下去只会一年比一年亏空,同时北方的蒙古也在不断得崛起,自己对于蒙古的减丁政策也没有完全奏效。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于是开始了第一个选择铸大钱。既然材料不够,那就数字来凑。但是当人们习惯了轻便的纸币,怎么可能会流通笨重的铜币,何况参杂了铁矿。交钞大量发行 , 老百姓往往拒绝使用一贯以上的货币,进一步阻碍这样的选择。

第二个选择,加大银铤生产。承安宝货银铤一般铸造成50两的大铤,相当于100贯,对于民间极不友好,所以经常被凿开使用;还有就是民间可以私造,加上铜锡合金增加重量,足以以假乱真;而且当初就是为了推行交钞才减产银铤,现在又开始生产银铤,有些本末倒置。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50两的大铤

第三个选择,就是少出交钞。可是面对如此形式,金章宗没有选择第三种,直接开始罢铸,他觉得反正如何都行不通,加上铁木真一统蒙古,对于金朝虎视眈眈。他却选择了进一步放开了交钞的限制,因为准备金少了,为了维持交钞不贬值,只有在短时间里扩大交易,形成流通,促进稳定。这种方法可以维持一时,但是维持不了一世。

等完颜永济上台,铁木真的蒙古铁骑滚滚而来。金军无力抵抗,南迁汴梁,造成时局不稳,前面有提到交子的失败更多的原因是战争,让国家丧失信用,公信力,在缺少本金的情况下,大量发行大金额纸币来剥削财产,得到军需。金朝后期面对蒙古,不断得战争,甚至南迁,直接放弃河北军民,同年黄河泛滥,增加了混乱,一时大钱层出,货币不断,让整个交钞在丧失本金的情况下,更变得一文不值,如同废纸,乃至于通货膨胀。不断利用大钞滞更为小钞 , 小钞弊改为宝券 , 宝券不行易为通宝,,先后发行过贞佑宝券 ,贞枯通宝 ,兴 定 宝货 ,元兴珍货 ,元光重宝及天兴宝会等六 种纸币来勉强维持,最后崩盘。

金朝的货币危机——交钞的兴衰。

总结

金朝的货币危机,更多的来自于政治和眼光,部分来源于资源。在世宗时期,通过节衣缩食,支持农商保证经济稳定。先钞后铜在钱慌作为权宜之计,未尝不可,但是不可以作为长期战略,在稳定之后,应当保障准备金的完善。而不是前期严,后期放纵,宣宗早期也是贤才之辈,后期政策屡屡修改,最后直接罢铸造,采用不断改用交钞性质,苟延残喘;完颜永济直接放弃北方大盘,南迁,直接丧失了民意基础,加上黄河泛滥,交钞的恶性循环,让整个金朝陷入了空前的通货膨胀,在如此情况之下,遇到了蒙古铁骑的步伐。或许面对如此之境,只有减支增收来徐徐图之,或者只有通过战争来转移压力,获取资源。但是金朝二者都没完成,内外交患,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