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中式衣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过去人们的穿着打扮分中式和西式两种。西式并非专指西装,象军装、学生装、中山装这些缝纫机上制作出来的衣服,村里人统称为西式衣裳。民间自家裁剪,纯手工制作,用针线一针一线连缀在一起的衣服,则称中式衣裳。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中式上衣


过去的上衣和现在的上衣形状差不多,只是单层布料的叫单衫,双层布料的叫夹袄。如果夹袄里面絮上棉花,就是棉袄。中式上衣与西装最大的不同就是扣子,叫纽扣、扣门或盘扣。纽扣一般是用些细布条做成绦,再将其挽成重叠的核桃圪瘩,缀在衣服两边,一边的做成圆球形,一边的做得环形,到时候,把圆球往环里一套,就扣住了。巧媳妇往往还会把扣子做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像桃花,有的像琵琶,有的像凤尾,有的像小蒜,各种各样。现在时兴中国结,而纽扣其实就是中国结的一种。“捏捏你的,摸摸我的;搬开你的,放进我的”,荤诗素解,倒也能唬住那些自以为是的女人。 棉腰腰沒棉,冻得哭挛(踡缩之意)。在过去,没有秋衣秋裤,更没有保暖内衣,一到冬天,全凭棉腰抗冻。为了保暖,娃娃们穿的棉腰通常是筒状的,上边肩膀头各缀两颗纽扣,穿也利索。大人们的则要繁杂些。为不至于影响干活、做营生,下面中间要开口,且全用扣门扣着。上边脖颈处,左右两分开,由后身搭前来,再跟前面的连挂扣住。还有,如逢九年,还将究用红布料缝制,以图吉利。 裤子男式女式一个样,前边都不开口。为穿着方便,裤腰部位都很肥大,裆部右压左打个大褶子,外边用红布腰带一系,倒也暖和,即使冬天,里面也再不用套其它。问题是,当年也没有其他内衣可套!


家做鞋(hai)


先用浆糊将铺迟(碎布料)一层层粘在一起晾干,后裁成略大于脚掌状的若干层(以小指厚为宜),上下蒙层布面,用早搓好的细麻绳,将鞋底密密麻麻、千针万线的纳好。再用双层布料做鞋面。汉子们通常就是黑蓝两种颜色;妇女和娃娃们就要艳丽许多,有大红大绿的,也有素淡些的。给一搭里连缀则需用针锥(一专用工具)先将底帮锥出孔来,再将线绳穿过去。四遭不大点针脚由前到后爬满,鞋也就做成了。娃娃们一般是正底鞋(即不按脚型取样),左右脚可以换着穿,为的是这样耐穿。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狄森梧夜话之七 忘不了的味道

豆馅儿吃法


辛苦一年的庄戸人家,年根总要曲点豆沙出来。当然,上好的原料就数豇豆了。莲豆小豆也能凑乎。将这些豆类盛在小铁锅里,倒些水漫过,捏少许碱面在里边,再放在炉子上,任其慢火加温、煮沸,个把钟头后,锅里的水就将豆子煮烂了。挖出豆沙,用勺子捣烂,包在发好的玉茭面里,蒸出来的吃法就叫蛋蛋,以备腊月后半月和正月破五后的吃食。要是给白面登沙里包,则还要加进些红糖拌勻,且要将它放进饸饹床和抿床里挤压下去。暄腾腾的登沙,表面可不能少了用篦梳在上头扎几排印记,正头少月要靠它招待细戚人呀。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稀罕的莜面


莜麦产量低,种得少,在咱水地一带不象西山上,算是稀罕吃食了。当家的先将莜麦炒熟。一闻到炒莜麦的香味,家里娃娃们便迫不及待地抓起来给嘴里塞,就象吃炒榆皮豆,咯嘣咯嘣的。但奇怪的是,一经磨成面,它就又变成生的了。大人们将莜面搓成鱼鱼、推成窝窝卷儿,放到锅里蒸。要是莜麦面窝儿,却要把握好火候,工夫稍长,出锅的窝儿便软塌塌的,耷拉着直不起腰来。头顿吃不了,放下顿冷拌着吃也行。有句话叫:莜面窝窝热吃也香,冷吃也好。莜面不仅好吃,还耐饥。有说道: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外豆面饿折腰。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会染色的水坚果


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世亊的变迁。但遗憾的是再难领略桑田的丰姿,只有形单影只的桑树依稀可见。桑叶娃娃们用来喂蚕宝宝,终也能吐出些许丝来絮个棉兜肚,护在肚脐眼的位置。熟透的桑椹,有股沁人心脾的甜香味。当初文人们发明的“红的发紫”是不是受它的启发也未可知,只是那货偷吃不得,终要将你的唇睑染成紫色。还有树上刚打着浆的核桃,摘下来捣外皮时终也会变了你手的色调。不过,女娃娃们将它捣碎,配上海娜花,用莲豆叶包扎到手指甲上,一两天后,指甲盖就红努努的,好看极了。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忘不了的野菜香


一到春起,万物复苏,地里头的各种野菜也蓬蓬勃勃起来。甜苣、苦苣、环环菜(蒲公英),挑回来滚水锅里淖一淖,拌些调料、倒股盐醋。要有香油滴几滴,那股香呀,赶跑了一冬天积攒的臊气。还有杨桃稍、灰菜等,这些也类同。二月半,挑小蒜。要是瞅端见地圪塄上一窝一窝的小蒜苗,你就赶紧用小䦆刨回家,包席囤囤吃,岂不美哉!还有坟不摊上、梁头顶上的麻麻花,有闲工夫扯些晾干,一年也香不完。只是注意不要扯亥子,那东西茎粗点花也大点。不过也不打紧,只是香味不浓,也不碍事。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真正的野味


过去农药不怎么用,一到春末,庄稼地里便一片噪杂声。不管是麦田,还是玉茭地里,到处都是秋良(蝗虫)。伸手即是一抓一个,找根麦箭箭(小麦茎)或是白草杆,由它脑后的甲壳穿过去,要不多大工夫,便成串成串的。扒搂一把穰柴柴点着,将这些小傢伙搁到柴火上哔哔剝剝的烤。翅儿早烧得光光,周身硬梆挷,打中央一掰,将腹内肚肠扔掉,余者尽数扔入口中。顾不得细嚼慢咽,简直就是狼吞虎咽,硬是胜过任何山珍海味。秋后蹦达不了几天的蚂蚱,亦可如此效仿。还有房檐头的小鹑(麻雀),捂上几只,扯去毛,用泥巴周身一糊,放入柴火。泥巴干结了,里边的肉亦散发出香味了。捉的黄鼠、犵狸,耍腻了,亦不放过,同此下场。(未完待续)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狄森梧夜话之六 慈母手中线


狄森梧简介:生在陽武村,长在戏台底,结缘大神山,虚度几十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