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文 | 小允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对孩子的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孩子的成长需要关爱,但是过度的关爱而导致的溺爱,就是对孩子的伤害。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是对孩子的溺爱。有些父母口口声声说着要严格要求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却“屡屡让步”,对于孩子的撒娇、哭闹,父母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特别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们,老一辈人对孩子的溺爱更是普遍,老一辈更加心疼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太过纵容孩子,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对孩子严格,孩子将来成才之后会感谢家长,但是对孩子太过溺爱,孩子长大后,只会将所有的挫折和磨难都归结于家长们的纵容。

国外有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性侵女生而被当地的警察抓获。经过警察的调查取证发现,男孩在9岁的时候,就曾经因为袭胸而受到学校的处分。并据孩子的老师反映:这个男孩在班里就像一个什么都不懂事的三岁小孩一样,经常冒犯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更不懂男女界限,经常欺负、骚扰女生,还曾经当众调戏女生。

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被他欺负的女生的家长还联名到学校投诉他,向孩子的父母要说法,但是孩子的妈妈却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什么错,还认为孩子袭胸只是孩子不懂事,孩子不是故意的,包庇自己的孩子。据孩子的邻居透露,这个孩子的家长一直很溺爱孩子,孩子还经常偷家里的东西,但是家长们都没有责怪孩子。

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9岁袭胸,13岁酿成“恶果”,孩子的一生就这么在家长们的溺爱之中堕落,令人感到唏嘘。家长们的溺爱给孩子“保驾护航”,当时却让孩子经不起任何风浪,孩子还养成了一些坏毛病,影响孩子的仍塑造。

其实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就是对孩子的溺爱,只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溺爱,更没有意识到溺爱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

了解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能让家长们更好的拒绝溺爱。

溺爱是孩子堕落的“源头”。

很多家长过于担心自己的孩子,不信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能力,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一些从小在父母包办下成长的孩子,在去到一些寄宿学校学习生活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洗衣机就洗不了衣服,总是和舍友发生矛盾,生活卫生一团乱……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关爱,但不是溺爱。溺爱下成长的孩子不仅生活能力上不行,在孩子的学习上,也容易让孩子的意志力不够,一旦遇到一些问题或是挫折,孩子很容易就被击垮,从此一蹶不振,堕落下去。

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溺爱影响着孩子的人际交往。

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变得更加自私,因为孩子习惯了自己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不给买就哭就闹,父母就会满足自己了。这样的心态和想法,让孩子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知道界限,不懂得体谅别人,也不懂的尊重他人。

家长的溺爱也容易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暴躁,当别人做出让孩子不满意的事情时,孩子容易产生过度的负面情绪。脾气变得不好,易怒易暴躁,这容易让周围的人不喜欢孩子,让孩子的人际关系圈萎缩,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

溺爱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

家长的溺爱让孩子“唯我独尊”,事事必须顺着自己的心意,让孩子过度自我,变得自私。过度的溺爱也让孩子不懂得基本的待人处事的礼貌和标准,让孩子处处得罪人,也处处犯错。在不受人欢迎和责怪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让孩子变得自卑内向,或是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变得更加叛逆和暴躁。

溺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父母的不舍得和过度关爱,都会导致对孩子的溺爱,这份溺爱并不会让孩子懂得感恩,更加尊重父母感谢父母,只会让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越发猖狂,让孩子犯错。

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那么面对受到溺爱已经有些顽劣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不再一味地满足。

溺爱下成长的孩子需求是更多更大的,这时候的家长们要试着拒绝孩子,不能再一味的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求,给孩子适当的限制。慢慢的限制哈子,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也不是所有的午餐都是免费了,生活哪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谈,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适度的限制孩子,让孩子的需求减小,也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让孩子懂得体谅父母,尊重父母,也学会尊重他人,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塑造。

不再附加条件。

多数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和父母“谈条件”,家长也会有一些对孩子的纵容和附加条件,比如,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孩子才能听话,或是孩子吃完这碗饭,就奖励孩子什么东西……这些附加条件其实是不必要的,孩子吃饭听话,是作为孩子应该做的。

父母们应该转变这些附加条件,把“孩子怎么样就能怎么样”转化成“孩子的取得进步才能怎么样”,给孩子的附加条件应该是让孩子变好的,而不是成为孩子讨价还价的“工具”。

有错就罚。

孩子有功该奖励,当孩子犯错时,也应该得到惩罚。适当的惩罚孩子能有效的减少这类错误的再次发生,让孩子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给孩子一个基本的行为底线,让孩子懂得待人处事的道理。

9岁袭胸,13岁酿出“恶果”,令人唏嘘:“溺爱”会害了孩子


这里提醒大家,对孩子的教育需要“软硬兼施”,一味的包庇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我是小允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