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去年中國白酒個體戶1662家關張,行業或迎來“食品安全

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2012年的“塑化劑”、2019年的“甜蜜素”都曾讓中國白酒行業遭受重創,但這三次行業的重大影響事件不僅倒逼行業愈發自律,更在每次事件之後引發消費觀念與產品定位的重塑。

目前國內疫情已經進入下半場,近期各地出臺利好政策鼓勵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全國登記在戶的個體工商戶約8000多萬戶,涉及就業人群高達2.3億人。

由此可見老百姓常說的個體戶與企業一樣在各行各業中佔據著重要角色。

注:以下將以行業分類為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同時經營範圍中包含白酒的企業、個體戶進行近5年的數據分析。

上述三大白酒行業事件中,塑化劑影響最為深遠,以至於從2012年爆發之後,在2018年11月,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在官網披露西鳳國典鳳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塑化劑含量不符合相關標準,時隔6年之後“塑化劑”三個字再次被搬上輿論的焦點。

回到2012年,由於該事件的影響,疊加“三公禁令”,白酒行業在此後的兩三年都在低谷徘徊。

招商證券分析稱,2014年開始洋河、古井貢酒等中檔酒率先恢復,茅臺五糧液估值也開始回升。隨後高端和次高端繼續恢復,高端價格上漲打開次高端空間。在經過2014年的企穩回升之後,2015年白酒行業開始逐步恢復正增長。

在上市白酒企業的表率作用下,個體戶在兩年後出現爆發式增長,據天眼查獨家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冊製造類白酒個體戶由2016年的4802家,暴增至2017年的9828家,增幅高達104.66%。而到了剛剛過去的2019年卻從2018年的11702家高位下滑至10040家,降幅達到14.2%。

報告:去年中國白酒個體戶1662家關張,行業或迎來“食品安全


(數據來源:天眼查,製圖:酒界風雲)

對比個體戶的在冊數量下滑,卻迎來了企業註冊數量常年穩定之後的大增,白酒企業甚至出現在冊數量由2016年的1266家降至2017年的1151家,降幅達到9.08%。隨後2018年增至1389家,增幅達到20.68%。2019年延續黃金週期,大增至1865家,增幅高達34.27%。

因食品安全問題而衰,歷經兩三年勵志後崛起再迎黃金髮展週期,此時“安全”問題成為一個品牌長遠發展的核心問題。

當下中高端白酒已經基本告別食品安全問題,但一直以來,我國部分中低端白酒製造過程中的添加劑問題都比較混亂,標準滯後於產業的發展,以至於時有一些企業打“擦邊球”,不僅違規添加含有糖精鈉的除苦劑、調酒劑及各種香精等,也未在其標籤上標明相關添加劑的具體使用情況。

2019年6月,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酒類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對加強酒類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行了全面部署。通知中明確提出,嚴厲查處打擊使用工業酒精等非食用物質以及濫用甜味劑、色素等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

據天眼查獨家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開始,食品安全問題在白酒製造類企業中呈先揚後抑的趨勢,同時該問題佔行政處罰的比例也極高。

報告:去年中國白酒個體戶1662家關張,行業或迎來“食品安全


(數據來源:天眼查,製圖:酒界風雲)

2015年,在冊白酒製造類企業因食品安全被行政處罰的有60家,虛假宣傳23家,無證經營僅有1家。而到了2016年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的數量就爆增至126家,增幅高達110%;2017年這個數據再度增至133家,增幅超過5%;直到2018年才略有減少,降至131家;可能由於監管趨嚴,2019年已經出現明顯下降趨勢,降至107家,降幅達到18.32%。

與在冊白酒製造類企業不同,在冊白酒製造類個體戶在食品安全的問題上卻在近5年呈逐年攀升的趨勢。

報告:去年中國白酒個體戶1662家關張,行業或迎來“食品安全


(數據來源:天眼查,製圖:酒界風雲)

據天眼查獨家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的個體戶僅有22家;2016年增至38家,增幅達到72.73%;2017年該項數據突然爆增至91家,增幅高達139.47%;到了2018年已增至110家,增幅為20.88%;剛剛過去的2019年已經達到123家,同比增幅為11.82%,但增幅已明顯放緩。

《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指出,2018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發現的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5.0%。相比之下,中國白酒製造類企業及個體戶在食品安全問題上被處罰的佔比相對較低。

據天眼查獨家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在冊白酒製造類企業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的佔比為5.12%,隨後連續兩年攀升;2016年增加了4.83個百分點,處罰佔比達到9.95%,這一年增幅較大;2017年處罰佔比達到11.56%,增加了1.61個百分點;2018年開始出現拐點,處罰佔比已經降至9.43%;2019年更是大幅降至5.74%,已經接近2015年的水平。

報告:去年中國白酒個體戶1662家關張,行業或迎來“食品安全


(數據來源:天眼查,製圖:酒界風雲)

白酒製造類個體戶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的比例反而較低,近5年基本維持在1%左右。但與其被處罰的數量逐年趨勢相似,個體戶被處罰的佔比趨勢呈逐年攀升趨勢。從2015年佔比僅為0.56%,5年後該數據翻了一番還多,個體戶因食品安全問題被處罰的佔比已經增至1.23%。

當然,通過三大利空事件的時間順序來看,白酒行業已經經歷了從“致死”到“致病”,到了2019年已經減輕為“違規添加”,不難看出其食品安全問題呈傷害程度減弱的趨勢。上述各類數據表面來看有增長有下降,但可以肯定的是個體戶在各行各業中依舊扮演著重要角色,監管難度也是最大。此外,食品安全問題相關數據的上升有時也不一定是行業的產品品質在下降,也可能是監管力度加大導致的此前未發現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注:本文相關數據均來自天眼查獨家提供,並由本文作者自行製圖。如使用相關圖表,請標明來源,否則將視為侵權行為。最後感謝您對原創內容的尊重與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