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再放大水!

美聯儲祭出最罕見的降息動作,直降1個點,把利率直接降到零

。短短一週,美國回到了QE大放水時代。各方預測今晚的美股,仍然是一場慘烈的殺戮,明天乃至未來一週的中國動作,成了各方矚目的焦點,中國央行會連續出牌嗎?中國的LPR利率會動一動嗎?

昨天開始,中國央行又向市場注入了5500億元,其方式是“定向降準”0.5-1個百分點。短短2個多月,央行已經用這種方式,發了兩次大水,讓市場增添了13500億元以上的“流動性”了

為啥央行迄今為止,只降準,不降息呢?地產行業內外的諸多吃瓜看瓜兄弟姐妹,你們在歡呼央行放水的時候,搞清楚這件事,還是非常重要的。搞清楚之後,既不大驚失色,又不自作多情,才可以決勝江湖。

昨日央行再放大水!


粗糙轉入精細專業

昨日央行再放大水!


大概與央行行長的出身背景相關,自從目前這位留美博士就任以來,中國央行的精細管理手段,就愈加百花齊放模樣了,中期借貸便利、逆回購、再貸款......一長串的手段,已經讓沒有經濟學背景的人不知所云了。沒關係,央行從來也沒打算讓普通人搞清楚這些妙手操作,也知道我這種碼字的傻瓜,每次寫準備金和利息這些文章,就沒啥閱讀量。

事情還沒完,央行還推出了LPR改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鍵入關鍵詞“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自行腦補,其實際意義,就是央行在存貸款市場實際操作中,取消了“基準利率”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靈活、更加市場化的所謂LPR利率。

現在,中國有基準利率嗎?答案是有的,這是一個重要的基礎。那麼

我和我的企業存貸款依據是啥呢?央行說,是LPR。

既然是LPR,所以你拿到的貸款利息,與我拿到的貸款利息千差萬別,就不要相互比較了。市場化了懂不懂?你買到的豬肉,和我買到的豬肉,價格不一樣,你啥時候覺得不正常呢?

準備金成放水工具

昨日央行再放大水!


感謝前任,中國央行的法定準備金遠遠高於全球央行的水平,因此現在央行放水的餘地就很大了。所謂存款準備金,就是商業銀行拿到了你100元存款之後,必須向央行繳納的那筆錢,在今天之前,這個數字工農中建大行大概是13%。

經濟全球化之後,各國央行都很頭疼一件事,就是準備金和利率這些貨幣政策雖然影響力巨大,但是這個錢好像不是央行可以控制的,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去的地方,錢自己長腳就去了。

還有一樁頭很疼的事,就是全球經濟老是不那麼景氣,沒有辦法把利率控制在正常的水準,比方說像中國這種至少存貸款在3%-5%的水準。看看大英帝國吧,本來的基準利率就只有0.75了,再減息0.5,利息就跟沒有差不多了。萬一經濟還不好,都沒利息甚至負利息了,大家還不肯借錢幹活,這可怎麼辦?

還有,大多數國家的準備金可不像中國這麼多,比如說美聯儲,對交易賬戶1600萬美元以下準備金為0,1600萬到12230萬,準備金3%,12420萬美元以上,準備金才10%。老外靠準備金放水比較難。他們的政策工具箱裡,準備金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背景交代完了,一起看看中國央行今天的日子有多滋潤:如通過降準備金釋放流動性,降完了這次,還有好幾個點的餘地;知道放了水,有一幫壞蛋又試圖把這些錢“脫實向虛”,有的金融機構有好願望卻實力不夠,所以不給普降,來個“定向降準”;維持著自己基準利率不動,讓人民幣總體與其他貨幣比有一定的息差,不會讓匯率失去控制,成為疲軟貨幣;利用LPR,指導商業銀行想讓誰低價貸款就低價貸款,想不讓人貸款優惠,就可以向上浮動加成。

這個央媽折騰來折騰去,就是既要幣值穩定,又要支持經濟,還不能支持不受鼓勵的經濟。

所以,房地產行業諸多看不明白央行這手底牌的人,發出“央行降準房地產或最大受益”,肯定是誤讀了

昨日央行再放大水!


到底房地產受益不受益

昨日央行再放大水!


中國人有個毛病,很多事情喜歡盤根究底,一定要有結果,討說法。不太會享受過程,學會不打破沙鍋問到底。

我可以直截了當說,現在中國經濟最想鼓勵的方向,肯定是科創,是實業,是5G時代的新興產業。這些產業實業,都是央行放水、LPR貸款優惠的對象。

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轉軌變型要一步一步落實,此時此刻,房地產要命的是,還有巨大的經營額,重要的就業權重,重要的上下游產業相關性,並且還是家庭的最主要資產。不能讓這個產業立刻倒地,但是得限制這個綠巨人的進一步異常生長。

所以,我猜想,央行折騰了這麼多的手段,把放水搞成定向放水,把貸款優惠搞成定向優惠,其實就是不想讓房地產變成那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不想讓放出來的水,統統流向房地產。

那為啥不擺明說呢?是因為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既然要注水,當然是希望放水刺激,放水之後指標有起色。各個地方的產業結構不盡相同,城市化進程不盡相同。在中國,把話講絕,把事做絕,往往換來的是“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不如實事求是,靈活微調,讓地方當局去決定它的“水流重點”。

不過,水就是水,市場經濟中的水,只挑能賺錢的地方流。從大道理說,放水時代,資產就是硬通貨,沒有放水卻資產貶值的道理。

從現實經濟運營角度,房地產的權重,決定它仍然會流進一些水,對房地產業的政策幫扶,會體現在穩定就業、積極舊改、緩繳土地金、積極土地供應、預售價格鬆動、適當資金幫扶......

有皇后的權重,卻是貴妃的名份,普通妃嬪的待遇。這就是現實。

對於圈內的,提醒一句低調低調低調,只做貢獻不求名份,機會多多,實惠多多。

對於圈外的,提醒一句看透看透看透,只買住房不買炒房,贏在估值,不求聲勢。

完全不明就裡、執於一唸的,算了,你既然不喜歡就拋光投資投機房不看了罷,省得老是覺得走勢不如意。那種股市綠、股市波幅,不好意思,中國樓市沒有。估計央媽也不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