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割肉?该抄底?


该割肉?该抄底?


如果说最近天天在家里待着还能经历的,比坐过山车还刺激的事,那恐怕就是看自已股票或基金账户的收益了。就在上周,美国三大股票指数——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跌幅均超过10%,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

要只是一路下跌也就算了,3月12日,道指暴跌9.99%,成为该指数历史上单日跌幅排名第七;但转天,道指狂飙,9.36%的涨幅挤进该指数历史上单日涨幅排名前十。如此剧烈的波动让不少投资者都“闪了腰”。

虽然不像美股波动这么大,不过2月3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7.72%,不少小伙伴都恐慌性抛售离场。可这之后,指数一路上扬,期间部分基金甚至取得超过20%的收益率,这让当初“割肉”的小伙伴肠子都悔青了。

3月5日,上证指数在经历了3074的高点之后开始回调,前期忍痛离场的小伙伴又按捺不住,进场意欲抄底,没想到却抄在了半山腰上,两周下来,又遭受了不少损失。这节奏怎么总也踏不对呢?


该割肉?该抄底?


很多朋友在买卖基金股票的时候都奔着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去。可是,世事难料,无人能准确的预测未来。就连曾经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管理超过2000亿美元资产的桥水基金,根据其3月18日发布的《每日观察》显示,该基金旗下的大部分产品今年以来回撤超过10%,昔日的明星产品——绝对阿尔法回撤更是达到约21%。

巴菲特老大爷也说,近期的金融市场是其在89岁的人生旅程中也从未遇到过的。如果拥有最好的研究团队,掌握更多资讯信息的专业人士都无法做到踏准市场起伏的节奏,看二手新闻的业余投资者又凭借什么来希冀能既回避每一次风险又抓住每一波行情呢?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如要你没有准备好在职业生涯经历两到三次腰斩,如果你无法平静面对这种波动,那么你并不适合做一名投资者,也不适合获得超越平庸的结果。”经历损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目“割肉”或是“抄底”,总是带着赌徒式的心里:想赢,怕输,输了又总想着“回本”。

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投资最终是要分享公司、企业甚至社会进步发展带来的红利。不管是贸易战、疫情还是其他事件,长期来看,都是一定会经历的“成长的烦恼”。

全球最早超过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公司股票在2003年经历了81.8%的历史最大回撤,股价变成了原来的五分之一;而当时的亚马逊股价更是差点变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甚至贵州茅台,都经历过股价“腰斩”。事实上,想回避“大跌”的人往往也会错过“大涨”,而真正的胜利者往往是坚持资产配置,赚取长期收益的人。


该割肉?该抄底?


作为理性的投资人,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赚取高收益,而是为了实现个人或家庭的理财目标。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明年就要出国留学,那么哪怕行情看着再好,攒给孩子留学的钱也是不适合全部拿来做股票等高风险投资的。

因为一旦遭受损失,可能造成无法负担留学费用的尴尬局面。反之如果还有二十年退休,那么为养老存的钱可以买些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只要经济还在发展,那么长期收益一定比存款高。

其实就是一点,先确立好理财目标,短期的像旅游计划、购物计划等,中期像购房购车计划、结婚计划、子女教育计划等,长期像养老计划等;然后根据未来的支出决定资产配置,高风险产品应对中长期计划,低风险产品满足短期需要。

不过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好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单目标的理财规划产品,比如财蕴天下的金拐棍理财App上的教育规划和养老规划,大家不妨试用一下。

虽然金融市场起起伏伏,但只要带着正确的投资理念,合理规划,那么就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