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關於大腿疼痛的中醫診治

注重“平衡觀”運用於傷科疾病的診療,並且將中醫“治未病”思想融入“平衡觀”中。

分享一則病案:

一患者女性,中學生,為體育特長生。訴在一週前,跑步後出現右側大腿前部疼痛不適,在右腿屈伸運動時症狀較明顯,伴有右大腿前部牽扯感,在行走及跑步時不適感加劇。

查體:右下肢股四頭肌肌腹壓痛明顯,局部腫大,囑其伸膝、屈髖抗阻時,疼痛加劇。在詳細詢問病史及查體後分析,該患者為體育特長生,在跑步後出現上訴症狀,考慮由於劇烈的奔跑所致的股四頭肌猛然強烈收縮,從而導致股四頭肌拉傷,局部經絡氣血不通,繼而引起肌肉收縮能力下降,從而導致髖、膝關節運動功能的異常。

治當於股四頭肌行中頻理療,針刺配合電針,刮痧拔罐推拿後熱敷,治療3次後患者症狀明顯緩解,治療5次後患者訴右側大腿行動較自如,無明顯不適。而在後續治療時,讓患者俯臥,與大腿後側膕繩肌肌群行推拿,刮痧拔罐,2周後患者訴右腿不適感完全消除,活動自如。還囑患者近期儘量避免劇烈運動,今後在跑步等劇烈運動前先做腿部拉伸等熱身運動,避免突然運動導致肌肉拉傷。

案例分享:關於大腿疼痛的中醫診治

考慮到患者為猛然劇烈運動導致的股四頭肌拉傷,事後分析道,股四頭肌是人體中最強壯的肌肉,其主要功能是伸膝和屈髖;而膕繩肌群則與大腿前部的股四頭肌群相對應,主要功能是屈膝和使髖關節後伸。

因此這兩個肌群在髖、膝關節運動時就形成“主動、拮抗”的關係。二者之間存在功能上的相互平衡。一旦股四頭肌由於劇烈運動、外力撞擊、過度負重等受到損傷,進而對其主動的收縮功能造成影響,即無法伸膝、屈髖,無法支持站立等,患者就會盡量以屈膝、後伸髖關節的動作來緩解不適,膕繩肌群“反拮抗為主動”,時間一長,膕繩肌群的力量甚至會超過股四頭肌群,二者之間在功能、力學上失去平衡,甚至造成“姿勢性代償”。

因此,就本例患者來說,通過症狀體徵判斷主要問題在於股四頭肌,按“急則治標”的原則,於股四頭肌處行針灸推拿、刮痧拔罐等治療,在儘量短的時間內緩解患者最為不適的症狀,治療兩三次後,患者的症狀有所減輕,然考慮到患者可能以屈膝伸髖等動作緩解不適,有可能造成膕繩肌群的相對緊張,

因此採取推拿結合刮痧拔罐等方法,放鬆大腿後側膕繩肌群,從而使“主動肌、拮抗肌”達到平衡協調,從整體上治療疾病。而從股四頭肌群的疾患推演到膕繩肌群,進而採取措施進行干預,從而達到整體平衡,其中亦貫穿了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內經》有云:“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所言正是此理。

案例分享:關於大腿疼痛的中醫診治

還分析道,人體全身的肌肉骨骼系統是一個相互聯繫整體,它們在力學、功能上相互協調平衡,一旦某一塊肌肉出現病變,皆能產生連鎖反應,通過“上下、左右、前後”的影響,造成另一處肌肉、骨骼的失穩和功能障礙,甚至對臟腑的功能產生影響。

本病例中,就前後來說,股四頭肌損傷影響到膕繩肌群;就上下來說,膕繩肌群皆起於坐骨結節,其收縮有牽拉維持骨盆後傾位置的作用,如果因為股四頭肌的損傷影響到膕繩肌群相對緊張,時日長久,過度牽拉,就會造成骨盆後傾,進而影響到脊柱的正常曲度,甚至造成頸肩部的不適。而向下,股四頭肌群的肌腱包繞髕骨,跨越膝關節,向下形成髕韌帶,該肌的疾患勢必會對膝關節的功能造成影響,進而向下影響到踝關節;就左右來說,股四頭肌損傷造成一側下肢的運動功能障礙,而另一側肢體自然就會代償,長此以往,甚至對步態造成影響。

而對臟腑來說,

股四頭肌、膕繩肌的疾患影響到骨盆的正常位置,而骨盆包繞著人體重要的生殖、泌尿器官,一旦骨盆位置的改變,還會影響到生殖、泌尿功能等等。這其中,通過某一處的病變推演、預測到另一處,進而採取手段加以提前干預,蘊藏的“治未病”理念,防患於未然,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