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我国古时候,社会非常重视女性的贞洁,所以有了贞洁牌坊一说,也就是,强调女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忠贞不二。然而,在古时候的英国,却有一个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习俗,也就是,任何新娘子在结婚这天晚上需要和其他男人共度良宵。

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春宵一刻值千金,结婚这件事不管对于南方还是女方来说,都是属于终身大事。但是,为何英国偏偏要盛行这种号称初夜权的风气呢?这一习俗其实并不是由民间兴起,而是自上而下由统治者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政策。也就是说,这是一项正当权利。

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关于这一奇葩的规定产生的背景,其实还要追溯到这个国家的组成成分。众所周知,英国领土上有着“三大巨头”,即英格兰、苏格兰以及爱尔兰。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还有三虎,胜者为王,厉害的人往往就容易先占据主导,即英格兰占了主导地位。

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几家欢喜几家愁,英格兰作为优势的一方自然是发挥了它的王者之风了,而另一方的苏格兰作为被征服者,可谓是苦不堪言 。各种强制性剥削,各类高赋税,为了保存自己的尊严和权力,他们就提出了这一特权——初夜权。

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初夜权,顾名思义,就是在男女双方大婚的当晚,领地老大可以无条件享受这一权力。如果有人不接受这一安排,就需要被罚以巨款,而如果既不服从又不愿罚款,那这件婚事就被视为无效的婚姻,不被法律所承认。

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在后来的欧洲,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对于新娘来说,她的新婚前三天晚上都不属于新郎,而是应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归属耶稣、圣母以及领主。而这一特权之后也成为 一种政治军事手段,英格兰人利用这权力强迫很多新娘从了领主。

中世纪英国有一封建制度,新娘结婚前三晚不属于新郎,而是领主

当然,苏格兰人在这期间也发起过反抗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最终还是被英格兰人所平息了。而将领华莱士的下场就是被统治者判处了死刑,他临死前高喊着两个字“自由”,喊出了所有被迫害许久苏格兰人的心声和愿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