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2020年3月12日,一架美国洛杉矶飞往北京的CA988次航班在起飞一小时后,一位女士才找到乘务员,告知自己身体不适,此番告知的原因被推测为她想提前寻求关注,因为她对自己身体状况感觉到堪忧和恐惧。为了保护自己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她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飞行过程中对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了再三的隐瞒。

直到飞机落地前两小时,她才向机组人员告知了“部分”真相:在登机前她服用了退烧药,她并不像自己说的没有同行人,实际飞机上还有他的丈夫和儿子。她隐瞒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她极有可能感染了在全球爆发的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新闻图片

结果在她的预料之内,飞机在北京落地后不久,她就被检测为确诊病例。

为什么刚才要用到“部分”真相这个词,因为真相总是令人扑朔迷离,无论是她的背景、行为、动机,都引发了大众的揣测。有坊间传闻,她之前已经在美国做过检测,已被确诊;有人说她是知名跨国药企的高管,年薪百万;有人分析她回国的目的是为了“蹭”医疗资源,也有人分析她的动机是为了“保命”,各种众说纷纭。

最终,她这种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将风险带给别人,只为保全自己性命的行为,在社会的舆论、道德的谴责、法律的审判下,最终另她丢掉了自己的饭碗,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她的行为让我想到了芥川龙之介在《罗生门》开篇不久写下的那段话:

若要想方设法解决无可奈何之事,便无暇去顾及手段。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罗生门》小说集

在《罗生门》这部作品中,那位遭到主人辞退的仆役,面临生存困难的局面,在心中泛起了:是做一个好人饿死,还是做一个强盗活下来的生死抉择。

当仆役走到罗生门处,他无意撞见一位老妪,正在尸体堆中拔一位女性的头发,好做成假发买给他人时,他心中突然涌现出正义感,想杀掉这个“面目可憎”的老妪。可当他听到老妪诉说死者前所犯下的罪孽时,他理解了老妪的行为,却又为自己的“罪恶”找到了合理性,“那么,我剥你衣裳,你也休要怨恨!否则,我也会饿死!”于是,她扒下了老妪身上的衣衫,扬长而去。

无论是从归国的那位女士身上,还是从一百年前芥川龙之介的这部《罗生门》中,都存在诸多扑朔迷离的真相,这种真相并非指向某一个结果,而是存在于内心善恶摇摆不定之间,是一种看似合理,却矛盾重重的人性呼唤。

“比真相更为可怕的,是人性的黑暗。”

这也是《罗生门》这部文学作品如今依旧影响我们的真正原因。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道德考验往往出现在生死攸关的危机时刻

《飘》中白瑞德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艘漂在汪洋上的小船,当船遇到风浪时,人总会下意识地丢掉一些东西,而被丢掉的,往往是道德。”

《罗生门》描写的就是乱世中的京都,被两三年里接二连三的地震、飓风、火灾、饥馑等灾祸,打击得支离破碎,罗生门作为京城的入口,成为了狐狸栖息、盗贼藏身之处,连无人认领的尸体,也一并丢弃在这城门之上。

环境的动荡也造成了人心的动荡。在“活下去”都成为一种困难时,人往往感受不到外界的安全感,仿佛自己随时会成为被掠夺的对象。仆役就是在这样灾难背景下被主人辞退,没有人知道这其中的真正原因,只知道他走投无路之下,在“饿死”和“为盗”的选择之间摇摆。很显然,如果他一辈子都处于稳定的生活状态,也或许永远都不会产生“掠夺”他人的动机,他的“生存意识”进一步激活了他的罪恶念头。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罗生门》电影剧照

作者芥川龙之介创作这部小说时,也正处于人生的至暗时期。他出生后7个月由于母亲患精神病,无奈下被寄养在亲戚家,十岁时母亲去世,父亲想要回已经长大优秀的儿子,不惜与领养家庭闹上了法庭,却以失败告终,这让他看到亲人身上的“利己主义”。在创作《罗生门》前不久,与他热恋中的女友遭到养父母加的反对,原因是由于女友家庭与其原生家庭关系密切,继续交往下去唯恐他会离开养父母家庭。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芥川龙之介

在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中所凸显出来的“利己主义”,多来源于他自身的经历已经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是对他人性深处困境的一种释放,也是对外界的一种预言和警示。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掠夺者”往往会沦为“被掠夺者”的目标

在《罗生门》这部小巧精悍的短篇小说中,主要描绘的人物只有三个,从出场顺序来看,是仆役、老妪、被拔头发的女尸,但如果从故事发展逻辑来看,则正好相反。

被拔头发的女尸,在生前她是一名小贩,用晒干的蛇肉冒充干鱼卖给他人,而且大受欢迎。显然这种靠欺瞒他人获得利益的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这也是在她死后,老妪将“拔掉她的头发卖给其他人”作为自己行为合理化的原因。

老妪,在小说中有着极为令人厌恶的形象,她“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白发老妪。”她的眼睛“眼睑发红,目光像鸷鹰一样。”这些特点无不反应出她只为自己生存,不为他人考虑的自私自利的动物性特征。为了生存,她不惜将“掠夺”形容为“正义”,最终自己也成为了牺牲者。

仆役,他是在正义与邪恶间摇摆不定的中间角色,“当盗贼”起初只是他妄图解决生活困境的一丝念头,却没有任何勇气令他有所行动。当他看到老妪竟然在拔尸体的头发时,他内心依旧涌现出常人所有的正义感,对世上所有罪恶的反感一刻一刻地增强。

若是此时有人再次问起仆役方才在城门下思考过的“饿死还是成为强盗”这一问题,恐怕他会毫不踌躇地选择饿死。

可是当听到老妪的那番解释后,仆役内心潜在的恶被进一步激活,为自己的强盗行为找到了合理化的借口,从而走向了恶的一端。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罗生门》电影剧照

在小说的三个角色里没有胜利者,只有“掠夺者”最终沦为“被掠夺者”的命运,在这场自私自利的厮杀里,道德成为了他们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最终被自己建构的逻辑所吞灭。

在面临生存绝境下的道德矛盾还有很多,例如汶川大地震时的“范跑跑”,他在大地震时丢下学生,第一个冲出课堂,跑到足球场避难。他称“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这些年来,关于他的争议依旧没有停止。


《罗生门》:在生存与道德的矛盾中,人性该何去何从?

汶川大地震遗址

实际上,人们对绝境下的“求生欲”有着很大的包容和理解度,人们所无法原谅的是,在生存的背后,充斥了多少自私和虚伪的谎言,不惜通过“掠夺”他人的生存机遇,来满足自身活下去的动机。

结语:

《罗生门》这部作品中,“利己主义”作为一种洞察人性的工具,探索了人性的矛盾,善恶并存的复杂性。比道德批判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如何唤醒内在的良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它也让人们看到,在一个只有“利己主义”的环境里,如果每个人都成为“掠夺者”,社会又将沦为怎样的境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