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的《伤寒论》——看桂枝汤的正确用法,品味真实的仲景辨证

一.晦涩难懂的《伤寒论》

很多中医临床医生和初学者都通读过张仲景的《伤寒论》,有的朋友记忆力超强,书中的条文背诵的滚瓜烂熟,例如“某证某病,某方主之”,可谓是信手拈来。当我们放下书籍,走到临床实践这个步骤,就会发现伤寒论的很多方证和现实病人的病证无法匹配,仲景文章言简意赅,微言大义,历代医学家都在探索解释仲景的方剂是如何使用的,有很多人提倡药方和病证对应的方式,来使用仲景伤寒的方药,这种解释突破了仲景在书中描述的条文症状,下面文章我将桂枝汤举个例子。

二.桂枝汤的基本原理和方证辨证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桂枝汤主之”

临床中的《伤寒论》——看桂枝汤的正确用法,品味真实的仲景辨证


条文中只描述了五个症状,头疼,发烧,出汗,怕风,脉缓,普遍被后代医生论述为本方治疗主治风邪感冒。药方用的是桂枝汤,病证一般认为是中风证,解释一下中风,这个中风不是脑中风,半身不遂,是外感风邪,风邪在哪里?风在肌表“卫阳”,卫气属于阳气,又叫卫阳,生于脾胃,巡行于血脉之外来保卫人体,类似军队警察维护人体免收风寒等邪气的侵犯,同时还有温养皮肤,调节毛孔开合的作用。行于血脉之中的叫“营阴”起到化生血液营养人体的作用,所谓“卫行脉外”确切的说是在血脉之外的孙络之中,孙络类似细小的毛细血管,犹如电网分布全身,络脉多存在于肌肉皮肤之间,也叫肌腠。

临床中的《伤寒论》——看桂枝汤的正确用法,品味真实的仲景辨证


桂枝味辛甘,性温,辛甘助化阳气来帮助卫阳打开毛孔,驱散风邪,所以桂枝的作用部位就是肌腠,风邪侵袭,风性开泄,打开毛孔,泄露汗液,由于血汗同源,汗多伤血,营阴也就不足了,就用桂枝配伍了酸寒的白芍,达到祛邪扶正,平衡营卫的效果。营卫在受邪后出现“营卫不和”,卫阳肌表有邪气,阳气被郁,发热,头痛,营阴外泄,汗出怕风,脉缓,这就具备了“外感中风证”,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扶正祛邪,这就是个完美的解释。抓住外感中风证的特点,在临床中除了发热,头痛,汗出,怕风以外,患者伴有的周身难受不舒,喷嚏鼻涕等仲景没有提到而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就被融入到桂枝汤的方证中了,这样就通过抓住主证的方法来扩大仲景言简意赅的临床局限了。方证对应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医行业普遍承认并使用方法了,即当代的“方证辨证”,如清代医家程郊倩提出的“有是证用是药”就是这个意思。

.方证辨证依然无法指导桂枝汤的使用

那么,重点来了,运用方证辨证就能准确的使用桂枝汤了吗?答案是不行的,坦诚讲,方证辨证依然是停留在桂枝汤治疗风邪感冒,具体怎么应用也是云里雾里。说的严重点,很多临床医生一辈子都不会使用桂枝汤,大部分医家都在牵强附会的在病案中阐述自己如何用桂枝汤治疗外感发热的,而读者使用后就发现效果不好,例如我在行医之初,曾经就治疗了一个发烧,头痛,怕风,脉缓的患者,给他开了桂枝汤,喝下去体温从37.4℃直升到39℃,第二天嗓子化脓了,后来患者就换了一个医生,对我内心有所震动,体会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后果,热毒形成,咽部化脓,用辛散发的桂枝,火上浇油,红肿化脓加重,形成喉炎水肿,同样也可以葬送性命。后来,看到清代医家王清任说“用桂枝汤没有治好过一个外感病”后,有种放弃学习伤寒的想法

临床中的《伤寒论》——看桂枝汤的正确用法,品味真实的仲景辨证


然而,医圣的称号不是白来的,一次临床思考让我改变了想法,我们都知道,发热发烧患者是不会出汗的,出汗一般都是退烧了,所以,发热汗出不成立,那为什么仲景这么说呢?通过我的看病经验发现,一部分感冒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头痛,重点是鼻子一直流水样的鼻涕,像水龙头一样,滴答滴答的流鼻涕,鼻子痒,剧烈喷嚏流眼泪,需要反复擤鼻涕,卫生纸在身边都成团了,严重时需要塞住鼻孔,防止鼻涕留下这个时候才是使用桂枝汤的要点,佐证如下:

“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鼻鸣”啊,多好的答案呀!真是恍然大悟。

历代医家都将鼻鸣解释为“肺窍不利”,肺窍不利怎么能做为使用要点呢?真是一错再错,鼻鸣就是反复擤鼻涕发出来的声音,鼻子痒才不断的有鼻涕眼泪,类似于现代西医提到的卡他性炎症,卡他是不断像下流的意思。这样的患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感受了风邪,一般不发烧,属于营卫不和,不能很好的抵御风邪,风邪侵袭后头不舒服,身体难受,鼻子里和眼睛痒,无风不作痒嘛,用辛散的桂枝发散风邪,风邪去,鼻子眼睛不痒了,鼻涕就没了,风邪感冒的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仲景提到的发热,再次强调一下,“汉代是没有体温计的”,自觉发热,体温正常的感冒也是存在的。

好了,谢谢大家观看,本文是原创文章,来自个人经验,喜欢的可以交流探讨。

临床中的《伤寒论》——看桂枝汤的正确用法,品味真实的仲景辨证


立足中医经典 服务人民大众。

我是龙江朱旭阳,用临床实践与古人沟通,为您还原真实的《伤寒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