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的人普遍陽氣不足,春分已至,讓我們重建陽性體質,遠離抑鬱

本篇作者 | 愛米粒

今日導讀


中醫理論對抑鬱症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黃帝內經》中提到,陽氣充盛可見性喜而動,而陽氣不足則可見情緒低落、神疲、寡歡,而抑鬱症所體現的恰恰是陰盛陽衰的變化,陽氣不足,一派陰象。

抑鬱症冬季好發、陰冷日照稀少之地病患偏多等,和人體陽氣不足,不能隨天陽昇華有關。而抑鬱症患者晨重暮輕的感覺,則是因為清晨人體由於陽氣不足,加之機體耗能增加,導致腦神失養加重,而當傍晚陽氣開始內斂,機體的耗能有所降低,症狀便有所緩解。

今天的分享,便是一位鬱友對陽氣理論的見解。抑鬱的人群本身陽氣就弱,因此,我們更要好好保護自己的陽氣,並且及時滋養,讓“養”大於“耗”。

春分剛過,萬物復甦,陽氣也在一點點上升。找到滋養自己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以抵禦內心的那些消耗,重新收穫陽性體質吧!


抑鬱的人普遍陽氣不足,春分已至,讓我們重建陽性體質,遠離抑鬱


小孩子,是純陽體質,活潑好動,開心樂觀,怕熱不怕冷。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煩惱,沒有憂愁,他們總能找到生活中的樂趣,積極樂觀天真無邪,快樂地生活。老年人,喜靜怕冷,每每冬天,穿得裡三層外三層。動作緩慢,不喜言笑。


有人說,寧可做幼兒園老師,被小孩子煩死,也不願意在養老院面對一群沒有生氣、愛抱怨的老人。你是否覺得抑鬱人群更像是垂暮的老人,不願意動、悲觀厭世、陽氣衰弱呢?人的這條生長曲線,是個陽氣逐漸消亡的過程,當陽氣耗盡,我們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身心一致,彼此牽連,回顧之前走過的路,回想所經歷的一切,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從天真無邪的孩童變得日益憂愁抑鬱呢,我們又對我們的身體做了些什麼,讓陽氣日益衰敗?如果能找尋到這樣的原因,然後反其道而行之,是不是會讓我們漸漸好起來呢?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在喜馬拉雅上聽梁冬和徐文兵講的《黃帝內經》,細品裡面的一些內容。徐文兵的很多見解與目前的養生節目中所推崇的有些相悖,但我感覺,自己特別聽得進去。身體大腦其實都很智慧,會潛意識地去吸取那些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一些體會,跟大家分享。


抑鬱的人普遍陽氣不足,春分已至,讓我們重建陽性體質,遠離抑鬱


鍛鍊的目的不是耗,而是養

寫字樓996的生活,讓我們漸漸遠離自然,遠離鄉村、田野、綠樹、紅花,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我們吃著五顏六色的奶茶和快餐。我們也知道,身體要鍛鍊,肢體要運動,然後在下了班很疲倦後,去健身房跑步、踩踏步機。最終的結果是覺得心力不足,越來越累。

是我們的意志力太薄弱?不能堅持去鍛鍊?其實,並不全是如此。在《黃帝內經》裡,講到了耗和養的問題。一天的疲憊工作之後,如果繼續去消耗體能、出大汗,會使得我們的身體更多地去消耗。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拍打經絡,拉伸身體,來一段冥想、站樁,打一段太極,在家裡的墊子上練習瑜伽;讓我自己的身心都放鬆下來,在呼吸之間調整氣息,增加身體含氧量,才會讓身體更舒服,這就是“養”而非“耗”。


抑鬱的人普遍陽氣不足,春分已至,讓我們重建陽性體質,遠離抑鬱


中國的大多數人體質還是偏陰寒,這個時候不能太多地消耗,為何練習太極的長壽老人都是道骨仙風,而非肌肉男?意思是內在的調理,對五臟六腑的滋養會更能提升身體的陽氣。

《黃帝內經》說:積之始生,得寒乃生。陽化氣,陰成形。腫瘤病人是明顯的陰性病。三陰體質的人才會生腫瘤,特徵就是陽氣不足,邪氣入三陰,於體內陽氣最虛弱之處成形,發為腫塊。


抑鬱人群容易生腫瘤也是一個道理,陽氣太弱了。僅有的一些陽氣不要再消耗了,要多保留多滋養才行。如果去跑步去高強度運動後發現身體越來越爽,那就去吧;但如果發現並不是,就不要硬撐和硬來。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找到適合的方法多滋養自己。身體很智慧,喜則養,順應比抗爭會更舒服,更能堅持。

做自己喜歡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相處


喜歡會提升你的能量,讓你的陽氣日益充足。

有一句話說,不要讓兔子去游泳,不要讓鴨子去爬樹。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長,不要拿自己的短處和別人比。自己明明是一個愛好文學的人,一定要去聽別人說的電商時代,要懂網絡而去讀了計算機,讓自己的感性思維硬塞進理性模式中,終日不快樂。


明明是桀驁不馴、崇尚自由的性格,卻偏偏為了仕途困住於體制內而鬱鬱寡歡,那是否能斷舍離呢?哪怕為了生計不能斷舍離,那在工作之餘,工作間隙、工作的很多場合裡,要找到滋養自己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以抵禦內心的那些消耗。


抑鬱的人普遍陽氣不足,春分已至,讓我們重建陽性體質,遠離抑鬱


都說白天做一份喜歡的工作,晚上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那一整天都很快樂了。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但我們還是要努力往這個方向去。如果能這樣得償所願,我們每個人都會變得開朗起來,日子輕鬆而長久。


亂花漸欲迷人眼,萬千世界的物慾經常會迷惑我們的雙眼,有時候,我們還是得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內心。如果一份工作讓你覺得每天上班像上墳,那麼,離開它;如果一個人讓你覺得心累,那麼,離開他。


一份工作,一個愛人,若能讓我們輕鬆自在不用偽裝,這必定就是合適的。這樣去做,也許短期內我們並不能獲得很多物質;但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只要我們快樂輕鬆前行,我們終將能到所想要的東西。

身體也好、心靈也罷,讓我們多做滋養自己的事,不要做太消耗自己的事。讓陽氣升發,遠離抑鬱。


抑鬱的人普遍陽氣不足,春分已至,讓我們重建陽性體質,遠離抑鬱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