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克清:應重視疫情後的公眾心理創傷干預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關注新冠肺炎患者、病亡者和一線醫務人員。卻少有人關注患者、病亡者的身邊人,他們是否還安好?他們怎麼樣了?他們還能扛得下去嗎?

我們都以為,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是真正經歷大難的,等到的,可能是嚴重的心理創傷,這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所以,在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疫情後我們不能忽視其對公眾造成的心理創傷——PTSD,也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慄克清:應重視疫情後的公眾心理創傷干預

院長慄克清講話

創傷後應激障礙是指個體在經歷強烈的精神創傷性事件,如自然災害,各種公共突發事件,各種意外事故如礦難、交通事故、火災,被強姦或被暴力侵襲,突然被剝奪自由或者親人的突然喪失等後出現的一種嚴重精神疾病。

PTSD 在普通人群中終身患病率高達4%左右,其中1/3 以上終生不愈;1/2以上共病有物質濫用、抑鬱、焦慮性障礙;自殺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臨床表現經歷創傷性事件的人群中,平均大約有8%的個體在數週後至6個月之內發生PTSD。因此,公共衛生體系、疫情防控體系、精神衛生防治體系和精神衛生工作者要注重疫情後公眾的心理預警和干預,減少和降低疫情給公眾帶來的心理創傷。

創傷性事件又稱為應激源,是PTSD發生的必備因素,因此對創傷性事件的評估相當重要。在評估創傷性事件時,以下4點值得注意。

慄克清:應重視疫情後的公眾心理創傷干預

專家線上論壇

第一,事件的確定。與 PTSD 有關的創傷性事件很多,但個體對事件強烈的負性感知、事件的突發性質、超出個體的控制能力是決定事件是否具有創傷性的必備條件。同時,個體經歷該事件後出現的再體驗症狀內容一定是與事件有關。

第二,要注意評估的時機。在創傷性事件發生後,過早或不恰當地深入探詢創傷事件或患者的體驗,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痛苦。如果對創傷性事件的探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並引發了生動和細緻的創傷事件回憶,此時應該慎重或中止評估,可先收集與治療有關的重要信息。因為在不恰當的時機進行深入探詢可能會導致患者對治療的迴避,所以一般認為,對創傷性事件的評估應該在客觀危險結束和主觀恐懼緩解後實施。

第三,要注意對多個事件的評估。有些患者可能經歷“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多個事件,這些事件可能都參與了疾病的發生。尤其是有些事件可能涉及患者的隱私或者自尊,患者會有意迴避。而許多研究發現,治療過程尤其是心理治療過程如果不針對每一個參與疾病發生的創傷性事件做干預,往往難以取得治癒的效果。

第四,除了評估創傷性事件本身, 要詳細評估個體對事件的感知、態度與認識、反應程度等,因為心理創傷的強度不僅與創傷性事件自身的強度有關,更取決於個體對事件的感受、認知評價以及應付方式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疾病的發生和轉歸。

國家領導人在疫情防控中曾作出“要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干預,尤其是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的指示。因此,疫情之後要組建由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社會工作者、專業志願者等組成的服務隊,為重點人群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心理干預服務。

一是將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病亡者家屬、特殊困難老年人等參與疫情防控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輔警)和社區工作者等一線工作人員作為重點,持續開展心理疏導服務。二是要求有關部門根據不同人群特點和心理服務需求,提供關心關愛、社會支持、心理疏導等服務,並對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狀況及服務效果進行評估。三是

必要時請精神科醫師會診或轉介至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就診。

慄克清:應重視疫情後的公眾心理創傷干預

省六院派出專家分赴各地指導工作

疫情後的及時干預決定著PTSD發病走勢,建議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對於心理健康狀況較差的患者,及時進行評估干預,必要時請精神科醫師會診。在患者出院時,將使用精神科藥物干預患者的有關資料轉交到隔離點或患者所在地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保治療的延續性。重點為焦慮抑鬱、失眠、創傷後應激障礙等患者提供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

現在,大規模災難已近尾聲,看見疫情之後的創傷,已成為當務之急。這是所有精神心理衛生工作者們當前最應關注的問題。(作者系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院長、河北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