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如何完成資本積累(三)


一個低水平國家,正常的發展路線是(粗略版):


1、初期:出口礦石、農作物、衣服和玩具等廉價商品,賺取大量外匯,再發展本國工業,搞各種基建;


2、中期:出口賣鋼鐵、水泥、玻璃、電解鋁等工業商品,賺取大量外匯,再發展本國高科技行業,並逐步淘汰勞動密集型產業;


3、後期:出口賣汽車、飛機、芯片等高科技商品,大量往國外投資,降低人力成本,同時發展互聯網和金融業。


上面三個步驟,是發達國家的必經之路。


拉美國家也想這樣,卻步入歧途,掉入資本陷阱中,直到今天也沒走出來。

美國是如何完成資本積累(三)

拉美地圖


一開始,拉美國家受到「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影響,向美國借了大量外債發展經濟,開放國內市場,允許外國資本和商品自由進來。


物美價廉的外國商品,很快擊潰了拉美本土企業,集體倒閉。


外國資本也不會將錢投到拉美的基建中,因為賺錢太慢,而且不利於控制韭菜。


所以這些熱錢大量流進了房地產和股市,催高金融泡沫。


既然房價和股市飆升,本地人自然無心搞實業,都將錢投進股市中,坐等升值。


一切都那麼美好,直到1979年,美聯儲加息。


大量資金從拉美地區流出,又回到了美國銀行,只剩下被薅了好幾層的羊,在高位接盤。


這背後經濟邏輯是:


美聯儲一加息,導致美國銀行的(存借)利率上調,即存錢和借錢的利息都上升。


如此一來,那些從美國銀行借錢投資的人,只能立刻還錢,否則拖得越晚,利息越高,虧得越多;而沒有借錢的人,也會想辦法將錢存進美國銀行,享受高利息。


再來看拉美地區,原本欣欣向榮的「繁華經濟」,在資本逃離後瞬間枯萎,房地產變得一文不值,股價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


而且由於長期忽略工業建設,拉美國家的失業率大幅飆升,局勢動盪,犯罪頻發,逐漸走向破敗。


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人們以為自己一隻腳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其實連敲門磚都不是,一切都只是資本營造出來的幻想。


當然,拉美的經濟泡沫並非一觸即破,依然有不少資本想「看看後續情況」,不願逃離,回到美國銀行的懷抱。


要逼迫這些資本離開,還差一點火候。


阿根廷及時站了出來:看我如何趕走這群萬惡的資本!


1981年,阿根廷的通貨膨脹比以往高了六倍,GDP下降11.4%,國內民眾罷工抗議,只差要推翻政府了。


總統加爾鐵裡十分焦慮,他無法解決國內的經濟問題,就只能轉移人民注意力,而轉移注意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對外戰爭。


加爾鐵裡將主意打到了英屬馬島,還跑去拜訪美國總統里根,試探性問:大哥,我去打英國人的島,你同意嗎?


里根沉默了會:這是你和英國的事,我不支持也不反對。


加爾鐵裡以為美國默認了,大手一揮:給我將阿根廷炮拖出來,打!


很快,英屬馬島被阿根廷佔領,國內民眾歡呼,而加爾鐵裡的臉,笑得像一朵菊花綻開。


遠在大西洋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震怒,要恢復日不落帝國的榮光,讓航母轟隆出動。


這時,美國立即變臉:這是可恥的侵略行為!


加爾鐵裡:……


戰爭毫無懸念,英軍成功奪回馬島。

美國是如何完成資本積累(三)


幾天後,加爾鐵裡黯然下臺。


這場發生在拉美的戰爭,讓歐美投資人失去信心,撤資離開,美聯儲再次加息(之前已經加了很多次),拉美經濟正式潰敗。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無奈宣佈:很抱歉,我們還不起債了。


彷彿一連串鞭炮打響,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秘魯和智利等國紛紛宣佈,我們也還不起了。


到1986年底,拉美國家的債務總額達到1萬億美元。


歐美國家當然不會見死不救,那些破產企業、房地產、股票和礦業資源,都被外國資本抄底。


此外,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借錢給拉美國家,好度過危機。

美國是如何完成資本積累(三)


IMF可不是什麼慈善機構,就好像放高利貸一樣,你得出賣自己所有尊嚴。


IMF的條件是:拉美國家每年要拿40%的財政收入用來還債,還要放開外匯市場和金融銀行體系,裁掉大量國企員工,削減政府開支……聽起來有點像戰敗條約。


20世紀80年代,是拉美國家「失去的十年」。


但對墨西哥和阿根廷來說,失去的可不止十年。


1994年,墨西哥又爆發了一次金融危機;2018年,阿根廷出現貨幣危機。


……


這些國家的危機,導火索是因為美聯儲加息,根本原因還是自身經濟脆弱,又或者說,美國就不想這幫小弟發展起來,這樣才能慢慢薅下去。


正是通過這種金融殖民,美聯儲剿滅了一個又一個新興國家。


下一個目標,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