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宋江並非主動招安,而是被這個人降服,他是誰?


歷史上宋江並非主動招安,而是被這個人降服,他是誰?


在中國,《水滸傳》人盡皆知,歷史上 也確有宋江,他有勇有謀,率領36人劫富 濟貧,引起了北宋王朝的震動,幾次糾集 軍隊剿殺未成。讓朝廷頭疼不已的宋江, 最終被一位名叫張叔夜的江西籍名將給 降服了。

在《水滸傳》中“登場” 一張嘴勸服梁山好漢歸降

張叔夜是一位很特別的歷史人物, 雖然他在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印記,但他卻更多地是因為小說而為世人所知。 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明代小說《水滸 傳》中,張叔夜出場很晚,卻舉足輕重。 眼見梁山好漢的勢力日益強大,徽宗聽從御史大夫崔靖的建議,派遣太尉陳宗善作為欽差,前往梁山泊招安。陳宗 善途經濟州府時,張叔夜正在府中任太守一職,因為他守備得當,梁山好漢不敢輕易進犯。

張叔夜接待陳宗善時,見陳的兩名隨從氣焰囂張,便預測這次招安“恐怕勞而無功”。果不出其言,這次招安失敗了。

此後,樞密院使、權臣童貫又前往征剿。張叔夜在接待他時表示,梁山多能人,勸他“勿以怒氣自激”,要“用良謀”,反被童貫怒斥“懦弱匹夫”。結果,童貫也慘敗而歸。高俅繼而帶兵前往,仍然沒能成功。

就在朝廷對梁山好漢屢屢用兵未獲成功的情況下,張叔夜積極主張繼續對其實行安撫政策。後來,太尉宿元景再次前去招安。張叔夜便自告奮勇,親赴梁山泊與義軍商談。在他的勸說下,招安終獲成功。

梁山好漢感激張叔夜的斡旋避免了更大的戰禍,便以重金酬謝他,但被他嚴詞拒絕了。因而小說中感嘆道:“太守可謂廉以律己者矣。”並作詩稱頌。

正史記載 一千死士逼降宋江

正史中的張叔夜與小說中的形象有所不同。他雖然曾在濟南任職,但所任的是濟南知府,且宋代並沒有太守這一官職。他降服宋江是在他任海州(今連雲港市海州區)知州時發生的事。

據《宋史》記載,當年宋江在河朔起事,帶領手下36名將領轉戰十郡,勢力迅速擴大。在宋江軍隊快要到海州之前,張叔夜已經探知到了他們的去向,並做好了降服他們的準備。

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二月,宋江率軍戰至海州,奪取了十餘艘官軍鉅艦。張叔夜探知宋江帶著十餘船金銀珠寶準備攻打海州城後,一邊命令招募到的一千死士在城郊設伏,一邊派兵輕裝前去海邊引誘宋江軍隊出來交戰。同時,他還吩咐士兵潛匿在海邊,等到宋江軍隊上岸與誘兵對戰時,趁其不備放火焚燒船隊。宋江軍隊的士兵看到船隻被燒,鬥志銳減。這時,張叔夜命伏兵殺出,就此大敗宋江軍隊。眼看副帥被擒,宋江只得投降。因降服宋江有功,張叔夜被升為徽猷閣直學士,改任濟南府(今山東濟南)知府。

鎮守邊境 一把弓令遼人歎服

張叔夜在經過金聖嘆刪減的七十回“金批本”《水滸傳》中並未出場,但金聖嘆在描寫“玉麒麟”盧俊義的一次夢境時寫到,一個“其身甚長,手挽寶弓”的人,稱“我是嵇康”,並批註是在影射張叔夜。嵇康是三國時期魏國知名文人、音樂家。張叔夜字嵇仲,不僅名字與其有所關聯,且手挽寶弓的形象也與真實的張叔夜十分契合。

據《宋史》記載,張叔夜通過屢次向朝廷獻計獻策而升任右司員外郎。這期間,他奉命出使遼國,在遼國舉行的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標。他的射術令遼人十分驚歎,紛紛要求看他所用的弓。回來後,他為朝廷繪出了遼國的山川、城郭等重要信息。

張叔夜年輕時就喜歡談論兵法,後因父蔭被任命為蘭州錄事參軍。前人守蘭州幾乎都是依賴於黃河這道天險,每 年黃河冰期可以通行時才會整軍防備羌人來犯。張叔夜認為這不是上策,便採取主動進攻的方式,奪下了羌人每次進犯前的聚集地———天都,設為西安州。從

此,蘭州再無羌人之患。雖然張叔夜在守衛邊疆上立下了不少功勞,但由於他的堂弟張克公彈劾蔡京,被蔡京遷怒,使得他在升任禮部侍郎後也遭到彈劾,遷任海州知州,這才有了智擒宋江的機會。

降服宋江後,張叔夜又在一次與盜匪交戰的過程中成功保衛了濟南府的百 姓,因而被升為龍圖閣直學士。

抵抗金兵 一家父子驍勇善戰

北宋末年,金國不斷侵犯中原。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大舉南侵,宋軍 潰退。次年,宋徽宗引退,宋欽宗即位,改 號為靖康。眼看金兵不斷逼近,張叔夜上 奏朝廷,請求率領騎兵夾擊金兵,但未能 得到及時批覆。

金兵圍攻京師開封期間,張叔夜奉宋欽宗手札,親自統率中軍, 他的兩個兒子張伯奮和張仲熊分別率 領前軍、後軍,和三萬部下星夜兼程入京護衛。途中與金兵相遇,張叔夜率軍 且戰且進,一路殺敵,於當年十一月底到達京都。 宋欽宗親自接見了浴血奮戰前來勤王的張叔夜,並賜予資政殿學士之銜、籤 署樞密院事之職(當時的中央軍事領導機構樞密院的副長官),實際擔負指揮軍 事全局之責。張叔夜原本建議宋欽宗暫時撤離京 師,但由於形勢嚴峻已無法實施,他只好 組織宋軍在京畿地區開展保衛戰,親自率軍與金兵連戰四天,斬殺了兩員金兵 大將。

宋欽宗大喜,派遣使者出京傳遞檄 文,告示全國各地,宣揚褒獎張叔夜的戰 功,並下令各州郡長官率兵勤王。然而, 各地始終無一軍馬來援。由於寡不敵眾, 張叔夜已經無力迴天。

不敵被俘 一心報國絕食而死

京城失陷後,張叔夜依然負傷堅持 苦戰。萬般無奈下,宋欽宗只得向金軍投 降。宋欽宗駕車前往金營時,張叔夜聞訊 前來勸阻,大聲號哭不已,宋欽宗在車上 頻頻回顧,勉勵他道:“嵇仲努力啊!” 張叔夜在金兵的簇擁下被押至金軍 大營。被俘之初,金軍統帥對張叔夜以禮 相待。金人試圖扶植主動投降的宋廷重 臣張邦昌組織偽政權,希望拉攏北宋大 臣支持。但張叔夜誓死不肯在推戴張邦 昌的文書上簽名,反而致信金兵元帥,請求立太子為帝。金軍兩名元帥大怒,下令 押送張叔夜隨被虜的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遷。

在金兵的押解下,宋朝君臣一路北 上,目睹家國破碎。到達宋、金兩國的界 河時,張叔夜朝著南方悲號。自登說界河 北岸後,張叔夜開始絕食,第二天便溘然逝去,終年63歲。 南宋朝廷為表彰張叔夜,追贈開府 儀同三司,諡號“忠文”。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時任宰相李綱奏準敕廣豐縣靈鷲寺西側建立張叔夜衣冠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