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受“寒冬”影響,孩子們過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假期。作為家長,你的首要目標是陪伴、教育和引導孩子的成長。你應該明白,如果你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這項簡單的工作中,會事半功倍,如果做得不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和心理。

被譽為文藝復興發源地的意大利,給他國朋友和本國人民上了一堂生動的家庭教育課。

在意大利與世隔絕期間,無論老少,無論貧富,你只要走上陽臺,你就會成為“音樂人”。

無論是單身公寓還是十八層建築,無論是都靈還是那不勒斯,人們都會自發地到陽臺上引吭高歌或玩樂。這種非比尋常的陽臺音樂會引起了無數網友的瘋狂讚揚。

樂器是音樂人的靈魂,對音樂人來說,只要能奏出美妙音樂的都是好樂器,鍋碗瓢盆又何妨?通過這種方式,他們培養孩子的文藝情懷,教會孩子用藝術心胸面對病毒,面對自身心理和免疫系統的變化。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同樣,各地不能上學的“孤立無援”的孩子怎麼辦?網絡課堂、微信直播、抖音直播等教學方式也可以填補孩子學習的不足。

對於孩子們來說,這只是學習舞臺的位置更換。停課不停學,心在哪,舞臺在哪,孩子全身的“慾望細胞”仍然可以促使他們學習和成長。學習可以穿越星河,連接孩子、老師和家長的心。

面對嚴重的病毒,孩子每次長時間呆在一個特定場所,往往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不良的心理問題,父母的某些不良情緒會在無形中傳染給孩子。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有優於成人的感知力。面對疫情,家長要開導孩子形成積極的情緒,要知道積極的情緒能夠賦能,給人帶來驚喜。如果有優柔寡斷的時候,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面對探究,幫助他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說實話,每天避無可避會和孩子們發生一些摩擦,因為孩子們的一些行為肯定會令家長憤怒。面對這樣的情況,如何多反思,少嘮叨,培養孩子做事的信念,創造成功的環境,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如果能不斷享受學習的成功經驗,就可以避免消極的自我暗示,提高孩子的學習自信心,散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實現成功的良性循環。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音樂、歌曲、體育鍛煉等可以調節人體的緊張。你待在家中無法外出,但你需要學會找點東西來改善你的精神狀態。你需要和孩子多做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比如元寶、小青蛙等,這樣有助於消除負面情緒,陶冶情志,從而提高你心情舒適度,緩和緊張氛圍的消極影響。

不正常的時期,保護兒童的心理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如何幫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緒,調整他們的心理狀態。小編給家長們六點建議: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01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態

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恐懼和焦慮,冷靜面對病毒,相信黨,相信國家,相信我們能戰勝病毒,給孩子一個和平的生活環境。

02制定孩子規律作息表

家長用心與孩子交流,放下手頭的Ipod 、與孩子相伴。合理安排孩子每日學習和休息時間,和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跳小青蛙,一起洗衣服,一起讀《鋼鐵是怎麼練成的》,一起看“喜洋洋”,豐富孩子的生活的同時,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03遇到問題時,父母不應該急躁

父母也會有一些不安的情緒,他們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想長期寬容地對待孩子,我們應該壓住脾氣,給予我們的孩子有更多善意的理解和包容。想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正處於啟蒙和發展的階段,無法承受長時間呆在家中的挑戰。

04父母應該有足夠的心思陪伴孩子

當孩子們不聽話時,不要不耐煩。父母應該和孩子講道理,從制定規則開始,一點一點,不要急於求成。因為培養任何好習慣都需要一個過程。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05父母的笑臉是對孩子心靈最好的安慰

父母溫柔的話語有助於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感。面對病毒,我們應該用強壯的身體保護我們的孩子,用堅強的心為孩子們建造一個和平的港灣,讓孩子們像往常一樣快樂、飛翔。

06適當的戶外運動

春暖花開,滿園春色關不住,家長可以安排一些適當的運動,選在人少的地方,人少的時間,帶孩子做一些運動,比如散步,比如拍照,比如賞春,比如觀察一下花朵和小蜜蜂。

一次疫情,父母被孩子“榨乾”:有效陪伴,其實只在這六點

寒冬即將離去,春天即已到來,春來萬物蘇。好好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們親密的陪伴,給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困難時期如何調節心理,如何提高免疫,為孩踏入社會上一堂完美的家庭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