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看在眼裡,所謂言傳身教就是如此。但是生活中也不乏有一些淘氣包孩子讓人心煩,嚴重的甚至會恨得牙癢癢,但究其根源,還是孩子家長自身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5歲的小男孩兒,名叫天天。天天是家裡的獨生子,在家裡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家長和爺爺奶奶們都是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種錯誤的成長環境導致了天天養成了嬌縱任性的性格,在家是小皇帝,在外是小霸王。即使天天這麼調皮搗蛋,天天的父母卻並不覺得孩子的行為是錯的。他們覺得孩子的年齡還很小,犯下的錯誤都是不懂事造成的,不應該強行用成人的方式來對待他。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週末,天天和他的父母一起到一位親戚家做客。天天親戚家的孩子是一個二次元的愛好者,特別喜歡收藏手辦,就連家中的櫃子裡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手辦。天天第一次見到這些稀奇古怪的玩具,一進屋就開心的到處逛,甚至還會忍不住上手去摸。就在大人們聊天的過程中,突然一聲巨響打破了談話的氛圍。天天的父母和親戚趕忙衝進房間看看發生了什麼,孩子有沒有受傷。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只見天天呆站在一旁望著衝進來的大人,屋內的一櫃子手辦散落一地,摔得粉碎。親戚家的孩子看到自己心愛的手辦就這樣被摔的粉身碎骨,氣的只哭,並且要求天天的父母要賠償手辦十幾萬。天天的父母聽到後瞬間急了,並且表示不服“一些破塑料值幾個錢,你們家分明就想訛錢!”就這樣,天天的父母和親戚的孩子吵了起來,天天父母表示,想要自己賠錢,門都沒有。最後還是親戚站出來,才將這件事草草收場。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顯然天天的父母自身的教育觀存在很大的問題,才會導致天天現在這樣玩世不恭,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正確又科學的呢?

第一,父母們要懂得樹立孩子們做事的底線,樹立相對正確的道德觀。

父母們要讓孩子們明確對於社會的公序良俗,開始懂得讓孩子去接觸一點點關於社會的規則和做人的原則。最簡單的來說就是不可以違法犯罪;不要去欺負別人,要懂得時刻保持善良。父母們可以從實際出發來考慮,然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把這種良性行為慢慢的灌輸給孩子,讓他們去慢慢的接受這個觀點,那麼自然他們就會做出這樣的事。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第二,父母們要懂得在孩子面前扮演一個領導者的身份。

孩子他們是一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的小個體,他們對於很多事情,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思維體系,很多時候她們會不懂得如何去做,而父母們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父母要懂得在孩子面前辦理一個領導者的身份,也就是說父母們要懂得去引導孩子,要懂得去領導孩子走向一個正確的屬於他們的成長道路。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第三,父母們要懂得時刻去檢查自己的教育方式。

天天父母對自己家的孩子非常的溺愛,是他們的縱容讓孩子做壞事。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經常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這個檢查的方法其實是檢查自己的教育方式到底有沒有達到自己預期得對孩子所能達到的作用。換一句話說,其實這個方法也是在提醒父母們,要記得自己最開始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同時也要去注意自己在對孩子教育上有沒有達到自己預期。

熊孩子到親戚家做客摔壞手辦,孩子家長居然概不賠償

我是孟霞媽媽,想要看更多育兒資訊,快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