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权威专家担心中国出现第二波感染

布鲁斯·艾尔沃德在世卫组织总部记者会上。

中国会不会爆发二次疫情?从现在情况看,

决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世卫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兼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在回答《时代》“是否有理由担心中国会出现第二波感染?”的提问时,给出的答案是:

“Absolutely,and China is concerned.”

昨天,有微信公众号发表题为《WHO权威专家艾尔沃德:中国新冠疫情二次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的文章,称艾尔沃德认为中国新冠疫情二次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

今天下午,闪电新闻对此进行了辟谣:中国疫情二次爆发是大概率事件?WHO权威专家可没这么说。

那么,WHO权威专家是怎么说的?

原来,3月23日美国时代杂志以Will the Coronavirus Ever Go Away? Here's What One of the WHO's Top Experts Thinks为题,发表了对布鲁斯·艾尔沃德的采访。

在被问及“是否有理由担心中国会出现第二波感染”时,布鲁斯·艾尔沃德回答是:

“Absolutely,and China is concerned.”

WHO权威专家担心中国出现第二波感染 | 做好防疫是最大的刺激经济

Absolutely ,微信公众号的理解是“绝对可能”,闪电新闻认为Absolutely的翻译应该是“当然”:布鲁斯·艾尔沃德在采访中认为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有出现反复的可能性,但并未表示中国大概率会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二次爆发,文章《WHO权威专家艾尔沃德:中国新冠疫情二次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的表述并不准确。

Absolutely 自然有“当然”之意,但也有“(强调真实无误)绝对地,完全地”的意思,是不是你理解成“当然”,就该把别人理解的“绝对可能”当成“谣”来辟,是不是有点武断了。

WHO权威专家担心中国出现第二波感染 | 做好防疫是最大的刺激经济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多次提出建议,重点“外防输入”,高度警惕输入性病例,对境外输入病例要重视检测。

今天,钟南山又做出了最新判断:

张文宏强调,我们要保持中国疫情防控第一阶段的胜利果实,但在这个时候也必须做好一件事情就是防止输入性病例。当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境外输入性风险,而能否管控好这一风险取决于我们能否筑牢三道防线。这三道防线即海关检疫、社区防控以及各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

李兰娟院士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有两个问题要高度重视:

一是继续做好防控工作防止死灰复燃,继续加大医院的救治力度,挽救患者生命。二是国外疫情输入要严防死守,毫不放松,决不能掉以轻心

北京呼吸内科专家则认为,中国防疫不可掉以轻心,

必须做好长期规划

在过去约24小时内,美国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过17000例,新增死亡病例超过250例。

全美累计感染病例82404例(死亡病例1178例),美国已是全球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

新冠肺炎大流行正以指数级速度增长:

病例数量达到首个10万用了67天时间。

达到第二个10万用了11天!

第三个10万用了4天!!

第四个10万用了2天!!!

如果不是所有国家都采取积极措施,数百万人可能丧生。

这是一场全球危机,需要全球应对!

截至目前,意大利、美国确诊人数超8万。

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英国、瑞士6国确诊人数过万。

全球已有199个国家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

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26日18时(北京时间3月27日1时),全球确诊新冠肺炎465915例,死亡21031例。

WHO权威专家担心中国出现第二波感染 | 做好防疫是最大的刺激经济

钟南山院士表示,目前大多数国家处在疫情传播的第一波,病人的特点是传染性很强,而且在没有症状时就有传染性。

国内再次出现本土病例!

国家卫健委今天(3月27日)通报,3月26日国内报告新增确诊病例55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54例,本土病例1例(浙江1例),新增疑似病例49例。

新增这1例本土病例,与境外输入病例关联。

3月21日,这名25岁的温州永嘉籍男子从北京乘航班CA1716到萧山机场,由其母亲驾车接回位于海宁市斜桥镇的海宁东泰制衣有限公司(为独栋厂房)。22日中午自驾回温州扫墓,25日16时返回海宁,当晚因发热、头痛、咳嗽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等,26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截至3月26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95例

昨天,民航局发布通知,要求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

根据这一措施,每周航班量将下降到130班左右。同时,为防止机上旅客过于密集,我们还要求各中外航空公司需保证抵离我国的航班客座率不得高于75%。经测算,每天通过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目前的2.5万人降到5000人左右。

武汉封城一个月的时候,由WHO(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三名专家到武汉同济医院和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世卫组织流行病学专家兼联合专家考察组外方组长布鲁斯·艾尔沃德在武汉考察后,在多个场合公开表达着对武汉人民的感激和尊重。

2月24日晚,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的新闻发布会上,艾尔沃德报告在湖北武汉的考察结果时表示:

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世界亏欠你们!我想当这场疫情过去的时候,希望有机会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谢武汉人民。我知道在这次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奉献很多。”

艾尔沃德的话,让现场的翻译哽咽了,也引发中外网友刷屏。

2月25日,在世卫组织日内瓦世卫组织总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布鲁斯·艾尔沃德再次对武汉人民表示感谢。他说,疫情给武汉市和武汉市民造成的伤痛“令人心碎”,那些连续几个礼拜把自己宅在家里的人,也是这次疫情中的英雄。

“我觉得全世界真的欠了武汉人民的情,我想让武汉人民知道,世界知道你们所做的贡献,我们正在跟世界分享你们的故事,你们正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

艾尔沃德博士在抗击小儿麻痹症,埃博拉疫情等国际公共卫生和传染病领域拥有近30年丰富经验。现在他又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阻击新冠病毒疫情上了。艾尔沃德博士是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的高级资深顾问。

Q: 是否有理由担心中国会出现第二波感染?

A: Absolutely,and China is concerned.

我上次在中国考察疫情时让我感到令人震惊的事情之一,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我和省长、市长交流时,询问他们那里的病例人数已经直线下降了,甚至已经趋于个位数,我问“你们现在在做什么?” 他们回答说“我们正在扩建病床,购买呼吸机;做好准备。

我们不认为这种病毒会消失,我们希望尽快恢复社会的正常运行,经济的正常运行,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我们不希望再次陷入刚刚过去的窘况”。

WHO权威专家担心中国出现第二波感染 | 做好防疫是最大的刺激经济

DoNews发表《中国新冠疫情二次爆发计算公式》认为,中国会不会爆发二次疫情呢?从现在情况看,当前最大的风险就是境外输入性风险决不可掉以轻心。

一、 各自为政的入境隔离政策

中国各地的入境隔离政策,都是当地制订执行的。上海市卫建委就可以规定谁是重点国家,谁不是重点国家。

而上海市卫建委的标准是各国公布的病例数。这个标准对发达国家有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根本连检测能力都很弱,检测数非常少,这个公布数字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非重点地区,上海一直到3月22日,才要测核酸,之前都是体温一量,流行病一调查就过了。

上海、广州……入境口岸都放走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广州的传染病例,就是广州当时认定的非重点国家,体温正常,自由活动,在广州传播病毒的。

各自为政还有一个问题,是口岸对自己城市管理的好一点,对转机转车管理的送。

陕西发现一个病例是广州入境的,一个病例是上海入境的,甘肃发现一个病例是上海入境的,青岛发现一个病例是北京入境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邢台下车的病例,他从沈阳入境,先坐飞机从沈阳飞到北京,然后从北京坐火车到邢台被找到,带下火车。

期间在北京停留了整整一天,在北京机场、火车站,出租车上活动。

而北京的防疫对这个人一无所知。

就是说,由于口岸入境隔离失败,没有做到全部人员入境就地隔离,而是放走了一批非重点国家的。

对所有转机转车的自由放纵,允许其乘坐飞机高铁出租车。

造成了疫情在中国二次爆发的源头传染源。

二、 健康码互认的隐患

为了加快省际人员流动,国家要求各地互认健康码,只要是低风险地区健康码是绿色,就不用隔离了。

这个措施本来没有问题,但是因为口岸管理不严格,让非重点国家的无症状感染者自由行动,让所有国家转机转车的无症状感染者自由行动。

这就造成了健康码不健康的问题。

一个人在上海有健康码,是健康的,但是他要去济南,只要是乘坐高铁、飞机、出租车、公交车,他就有机会同转机、转车、乘坐出租车、公交车的境外病毒携带者同行。

如果在交通工具上被感染,这个持有健康码,不用隔离,自由行动的人,就会成为超级传染者。

一直到他发病入院以前,整个潜伏期,他可以在承认健康码互认的城市中自由传播。

如果健康码不互认,这个人到了济南还是要隔离14天,就会在隔离期暴露,病毒就传播不开。

所以,交通工具传播和健康码互认制度是中国疫情二次爆发的扩大器。

三、 摘口罩,外出吃饭的问题

对于新冠病毒来说,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而且它的传染力非常强大。

由于在入境检疫漏了传染源,又靠交通工具感染和健康码互认把传染源感染的国内人员大量引入城市。

这个时候,以口罩、不聚集为重要防御点的城市扩散防御,就很重要了。

如果,所有人戴口罩,不聚餐。那么发病的就是境外病毒携带者,交通工具被传染的绿色码中国人,以及他们的亲密接触者。

一个城市引入10个传染源,最后传播数量级可能就是几十个,几百个,发现后可以控制,是个问题,但是问题不大。

而目前一些地区在提倡摘口罩聚餐,那就会引发大量的本地社区传播,类似于2019年12月的武汉。

摘口罩,大量聚集的城市,也引入10个传染源,等到发现的时候,就是传播几千个,几万个,已经到了不封城不能控制传播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就不是一个武汉加油了,而是全国多个城市要一起加油。

所以,口罩和堂食,是一个城市小规模爆发和大规模爆发的区别。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紧急情况和必须佩戴口罩的工种外,原则上不要求师生在校园内戴口罩。”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开学后戴不戴口罩,不该成为摆在师生面前的一道自选题。”“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师生要不要戴不戴口罩,不是教育厅长、局长、校长说了算,而是当地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地疫情防控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并坚持认为,开学后一段时间内,师生在人员集聚的特定场合还是要戴口罩的。

怼的好!事实上,昆明多所中学的毕业班学生到校报到时,师生们都佩戴口罩入校。

四、 做什么才能让疫情不二次爆发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

入境控制失败+交通工具传染健康码互认+摘口罩堂吃=疫情二次爆发。

要控制也很简单。

成本最低的,入境检疫全部封死。

口岸不再各自为政,而是要统一执行。

无论哪个国家,无论目的地是哪里,入境后就在入境地统一14天隔离,测几次核酸,最好照个CT才让走。

第一关把住了,国内就不怕传播了。

但是,目前口岸太集中,航班太多。北京、上海、广州全力以赴也力不从心。

所以,北京把航班分到12个城市,让这个12个城市的机场干活。完成检疫后再飞北京。

但是,北京不知道,上海不防转机的,有一个人坐国内航班去北京再转高铁,北京的防疫还是会被击破。

所以,必须全国入境口岸统一执行。不能让转机转车的人走,要先隔离完了再转车转机。

对于确实只有短期旅行,隔离14天以后什么事情都耽误的情况。

可以24小时两次核酸,一次CT,阴性允许离开,但是要在中国期间每天测一次核酸,汇报一下健康情况。

另外,国内没有入境口岸任务的机场,检验检疫,医生,甚至安保武警,要支援口岸。

要像支援武汉一样,支援北京、上海、广州甚至沈阳、成都的机场。

保证人手和物资足够,隔离的宾馆足够,能够顺利完成隔离和检测。

如果第一关把不住,那就要寄希望于第二关,各地要保护自己,就不能承认其他城市的健康码。

外地落地一律14天,即使他被境外转机转车人员感染了,他也在隔离期间暴露了,不会感染其它人。

如果,压力之下,各国城市不能不认外地健康码,不能不做隔离,哪小规模爆发疫情已经不可避免。

这就需要第三步。要求全体人员继续戴好口罩,不在公共场合聚集,不聚餐。这样可以保证爆发只是密切接触者的小范围。爆发了也可控,不用采用封城等极端措施。

对于个人来说,你干涉不了民航的航班数量,是否断航、干涉不了海关和机场的出入境检验检疫,干涉不了健康码的互认。

但是你能管住自己,戴好口罩,勤洗手,不出去堂食喝咖啡,摘掉口罩。

对各地政府来说,经济账要算长期,要看全球趋势。全球沦陷,你怎么刺激也不可能外贸增长。

做好国内的防疫,彻底隔离境外输入,本市无病例和疑似病例,外地人全部隔离,老百姓才敢于摘口罩吃饭。

做好防疫就是最大的刺激经济。

而从国际视角看,先最好国内的防疫,正常生活消费,养活企业,等到疫情结束再去世界收割,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最好防疫,斩断输入病例,就是最大的刺激经济。

来源:宾曰语云(ID:lzkj328)综合;DoNews、全球医生组织、新华社、闪电新闻、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国家卫健委、海宁发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