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科舉是古代封建王朝選拔官員的主要方式,大部分讀書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的考試中金榜題名,然後從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變成讓人敬畏的官老爺。《儒林外史》中就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小故事,原本處於社會底層的范進,因為考中了舉人,高興的直接瘋了。之前一直瞧不起范進的人,紛紛過來巴結他,直接就成了別人嘴裡的範老爺。在真實的歷史上,也有一個人接連參加四十年的科舉,直到67歲的時候才考中進士開始做官,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卻被剝奪榮譽。

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這個人就是清朝有名的大臣沈德潛,他出生於公元1673年,小時候因為家裡貧窮,也跟范進一樣過得非常辛苦。23歲的時候,沈德潛繼承了父親的事業,靠授徒教館維持自己的生活,就這樣他一連幹了四十多年,經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不過他並沒生活條件艱苦,而放棄自己的學業。從16歲開始,他就已經熟讀了《左傳》和《韓非子》等名著,也算是一個滿腹經綸的人。

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沈德潛一直希望能夠考取功名,實現自己的抱負,可惜他的科舉之路走得並不順暢。接連參加了幾次,都沒有成功考中。沈德潛四十歲的時候寫了一首詩:真覺光陰如過客,可堪四十竟無聞,中宵孤館聽殘雨,遠道佳人合暮雲。”這首詩的名字是《寓中遇母難日》,給人的感覺相當悽苦。沈德潛寫完這首詩之後,又非常狼狽地過了二十年左右。公元1734年,已經61歲的沈德潛遭到朝廷斥貶,其詩作也被禁止流傳。

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大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對自己的未來徹底絕望,直接放棄科舉這條路,安心地留在家裡養老。不過越是困難的情況,越是能夠考驗一個人的意志。衡量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輝煌時所處的高度,而是在低谷時能否堅持下來,並且抓住機會翻身。沈德潛一生遭遇多種打擊,不過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繼續堅持參加科舉。皇天不負有心人,沈德潛多年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

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公元1739年,67歲的沈德潛考中進士,如願進入官場。或許是厚積薄發的緣故,沈德潛在詩詞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進入官場以後,很快就得了乾隆皇帝的重用。公元1742年,沈德潛開始負責翰林院的編修工作,第二年就升職為左中允。後來喜歡風雅的乾隆皇帝,詔令沈德潛前去一起討論歷代詩源。已經年過七十的沈德潛,對各種詩詞佳作都非常熟悉。不管乾隆皇帝提出什麼刁鑽古怪的問題,他都能對答如流。

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因為這次優秀的表現,沈德潛被尊為“江南老名士”,得到了乾隆皇帝和其他大臣的敬重。不久之後,沈德潛的職位接連晉升,成了朝廷裡不容忽視的大人物。公元1749年,沈德潛因為年紀老邁,請求告老還鄉。乾隆皇帝讓他以原品致仕,而且還寫了幾十首“御製詩”給他。在這些詩中,乾隆皇帝拿沈德潛跟李白和杜甫等人相提並論,對他又誇讚了一番。沈德潛八十歲大壽的時候,乾隆皇帝又給他賜了一塊匾。

此人67歲做官獲乾隆敬重,可與李白相提並論,去世後被剝奪榮譽

公元1757年,乾隆皇帝又給沈德潛寫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我愛德潛德,淳風挹古福。”因此,沈德潛的名氣,又被提高了一層。公元1769年,沈德潛去世享年97歲,乾隆皇帝下令追封太子太師,又親自給他寫了輓詩。沈德潛前半生吃盡了苦頭,晚年進入官場之後,也得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恩寵,也算是一個相當傳奇的人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伴君如伴虎,皇帝可以說是古代最善變的人。公元1778年,江蘇省發生了徐述夔詩案,早已死去多年的沈德潛也遭到了牽連。乾隆皇帝親自下令,剝奪了沈德潛生前的所有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