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前所未有的人间乱象,逃避不了的历史循环

大明王朝在轰轰烈烈中走进了历史,也在轰轰烈烈中倒下,朱元璋于1368建立明,历经16位皇帝,时间持续276年,朱明王朝的皇帝挺另类的,一会是明君一会是昏君,各样奇葩事情层出不穷,到了明末,著名的明末代崇祯又做了一件事情,也是这件事情最终导致了明王朝的加速灭亡。

明末,前所未有的人间乱象,逃避不了的历史循环

朱由检的励精图治之举

在1629年,只有19岁的年轻皇帝朱由检进行了一次机构改革,裁撤全国驿站的60%,约2万人失业,目的就是为了节省银子,看来到了明朝末年,明帝国的财政确实出现了巨大危机。

驿站就是邮政,在古代邮政应该是皇家最赚钱的一个部门,邮政一般都是政府包办,这种好差事当然不能让民间涉及,在《大唐六典》里记载了盛唐时全国有1557家水陆驿站,明洪武年对全国的统计约有1500家驿站。看似不起眼的驿站每年为皇家带来很大的好处,但到了明朝竟然成为了政府的一个包袱,崇祯这次裁撤的驿站中就有陕甘的银川驿站,里面有个李鸿基不幸正好在裁员名单中,这个李鸿基后来就是李自成。

明末,前所未有的人间乱象,逃避不了的历史循环

崇祯年间,全国的天灾不断,其实早在万历时期已经为帝国敲起了警钟,在万历早期北方已经开始持续的大旱,甚至瘟疫爆发,这时的明帝国已经千疮百孔,崇祯登基时已经积重难返,从陕西开始连续七年的特大干旱,并从西北开始迅速蔓延到长江以北,伴随着大旱灾的是鼠疫大爆发,老百姓病死者,饿死者数以十万乃至百万计,天灾的持续直接导致了1627年正式爆发了陕北农民起义,最后发展成为导致明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西北农民起义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国内战争中,李自成与张献忠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农民武装,李自成终于在1641年攻破中原军事重镇洛阳,满腔怒火的农民军将士们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开进了这座历史名城,李自成命令在洛阳城中支起一口巨大的铁锅,将锅中食物烧熟后成为一道福䘵宴,请各方百姓以及军中的将士们食用,然而无数的饥民和久经军阵的士兵们面对这样的大餐却难以下咽,因为大锅里煮的不只是几只梅花鹿,还有一位肥硕无比的亲王,他就是福王朱常洵,此时的福王已然不福。

明末,前所未有的人间乱象,逃避不了的历史循环

到底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李自成把福王做成了一锅菜?这是因为明王朝与所统治的人民之间的矛盾已经誓成水火,被统治的这些民众,已经不畏惧死亡,明帝国看似亡于天灾,实则亡于人祸。

自朱元璋登基时鉴于之前封建王朝频繁出现皇族之间的斗争导致内部四分五裂,也由于朱元璋亲眼见到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多死于饥寒交迫,因此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就分外照顾自己这些仅存的亲人,给他们封王的封王,享福的享福。

明末,前所未有的人间乱象,逃避不了的历史循环

王朝二百年的经济祸根

这些朱姓皇族不仅仅自己拿高薪水,更可以世世代代的传袭这种高级福利,明朝这种皇族世袭方式,是历代所没有的。东汉末年的刘备虽然也是皇族,但实际上穷的已经在小区门口给人补鞋过日子,如果刘备以这样身份有幸活在明代,肯定不会这么寒酸,这有个大问题,明初的23个亲王,到了明末

,这些皇族人数经过几何算术级的无限繁衍后已经达到百万之巨。

这些皇族在全国各地占据无数的良田,年年还有大量的国家拨款进他们口袋,而百姓的日子被皇帝压迫要交税,被各级官僚压榨要多出力,更要被这些社会的超级蛀虫吸血,这些皇族在国难当头,还多是一毛不拔,以福王朱常洵来说,他是万历最喜欢的儿子,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万历将他封到洛阳,他在河南变得富甲天下,河南的百姓却在灾年里饿孚遍野,而福王的生活一点没受影响,反而体重达到300斤。朱常洵只是当年农民军大肆屠杀明室宗亲的一个代表,在全国各地有无数个朱常洵,如果有幸在旁观者角度走进那个时代,遍览中国各地,有心人必会发现,各个地区一方面存在着大量富丽堂皇的贵族家宅,另一方面却是更多的遍地饥肠辘辘的流民,一无所有赤贫如洗的农民市民。明王朝到崇祯年间已经彻底的烂到根,到了那时就算换个神仙也救回大明的江山,天灾只是危机爆发的那个导火索。

明末,前所未有的人间乱象,逃避不了的历史循环

福王朱常洵在洛阳即将攻破时和儿子们仓皇逃跑,但朱常洵太胖跑不动,被农民军一举抓获。李自成并不是真要让人们吃人肉,而是以这种方式处决这个王爷并带领民众发泄愤怒。

参考文献:《鹿樵纪闻》卷下,《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传》,《明末农民大起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